一,姜黃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姜黃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出自《中藥志》,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學名為Curcuma longa Linn.,是在1753年正式命名發表的;別名還有郁金、寶鼎香、黃姜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姜科姜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姜黃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省區,為栽培植物,喜生于向陽的地方。
3,外形特點
一是為多年生草本,高度1-1.5米,根莖很發達,分枝多,成叢,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成塊根。

二是葉通常基生,每棵葉5-7片,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0-90公分,寬15-18公分,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20-45公分。

三是花葶從葉鞘內抽出,總花梗長12-20公分;穗狀花序圓柱狀,長12-18公分;苞片卵形或長圓形,長3-5公分,淺綠色,頂端鈍,上部無花的較窄,頂端尖,白色,邊緣有淺紅暈;花萼長8-12毫米,白色,有鈍3齒;花冠淡黃色,管長3公分,上部膨大,裂片三角形,唇瓣倒卵形,淡黃色,8月開花。

二,姜黃的主要用途
第一,姜黃的根莖可加工姜黃粉,它是很好的食用色素和香料。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制作多種多樣的菜肴,如姜黃炒飯、姜黃瘦肉湯、

橘絡姜黃湯、姜黃熗蓮藕、姜黃豆腐涼拌魚腥草等;也可制作姜黃花卷、姜黃餅等面食及醬包用。

第二,姜黃的根莖藥用,把根莖除去泥土,用水浸泡,撈起,潤透后切片,晾干即可;

其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破瘀、通經止痛功效;主要含有姜黃素、揮發油(姜黃酮、二氫姜黃酮、姜烯等)、少量脂肪油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三,姜黃還可以對未改性纖維織物、改性棉針織物、真絲織物進行染色,具有均勻性、透染性好的特點;姜黃還用于化妝品和功能食品的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