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這種病癥,在臨床中往往和其他疾病同時出現,因此,醫治的時候需要多方兼顧。
我曾經接診過一名頭暈二十多年的患者,病情非常之復雜,接下來我就將這個病案分享給大家。
頭暈二十余年,多方問診無果
樓女士(化姓)四十二歲,卻已經有了二十余年的頭暈病史,占了她現階段已經度過的人生的一半時間還多。
如果不是親耳聽見樓女士口述,我絕對想不到,她竟然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頭暈的癥狀,并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頭暈二十多年,樓女士當然去醫院看過病也治過病。十幾歲剛出現頭暈癥狀的時候,她的家人就帶她去醫院檢查過,當時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頸椎病,頸椎病引起的頭暈。
醫院給出了診斷結果,也給出了治療方案,樓女士也按照醫囑進行了治療。結果顯而易見,沒治好。
后來樓女士多方尋醫問診,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都是頸椎病引起都頭暈,也都是按照頸椎病來進行治療,可是每次效果都不好,樓女士一直都沒有好轉。
隨著年歲漸長,樓女士的頭暈癥狀漸漸變得嚴重。樓女士二十多歲的時候做過幾年微商,需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因為這個原因,她的頭暈癥狀在那幾年明顯加重了不少。
三年前,樓女士三十九歲的時候,她有一次騎摩托車沒有注意保暖防護,吹風受寒后頭暈的癥狀驟然加重,那之后的半年時間,她的身體狀況特別差,情況嚴重到只能在床上躺著。
樓女士在病痛的折磨下,覺得自己完全不像一個正常人,而是一具行尸走肉,一個活死人,甚至一度喪失活下去的動力。
半年后樓女士的情況有所好轉,這才慢慢地恢復了正常生活,只是頭暈的情況依然存在,還偶爾出現左手中間三指麻木、左肩睡覺壓痛的情況。
期間樓女士的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醫問藥,并在朋友的推薦下,帶著樓女士來到我這里就診。
病情過于復雜,多方合用治療
經問診,我得知樓女士除了上述癥狀之外,還怕風怕冷,一旦吹了風就頭痛;肌表酸痛,容易便秘,有時候4~5天才大便一次。樓女士還生育了5個小孩,曾經做過3次人工流產。
通過舌診,我發現樓女士的舌尖顏色稍紅,舌苔顏色偏白,小膩,舌頭下方經絡稍微有些瘀阻。
把脈發現樓女士的脈象為滑脈。
舌苔白膩,脈滑,均為脾虛生痰的表現,脾虛才會生痰,肝風內動才會導致風痰上擾清竅發為眩暈。
患者頭暈史多年,且生育、流產次數過多,導致氣血虧虛,再加上騎車時受到了風寒濕邪得侵襲,同時又經常低頭看手機導致頸椎氣滯血瘀,腦部氣血供應不足加重頭暈。
患者脾虛生濕,濕聚成痰,氣滯血瘀,引動肝風,風痰上擾同時外感風寒濕邪所致。這種內外因兼有,虛與實錯綜復雜的證型在臨床屬實罕見,因此在治療上治如果按照平常思路恐怕很難起到療效,只能多方合用,臨證加減。
因此用的方子也比較大,足足要用六個方子加減化裁合治,包括雙活除痹湯、桂枝加葛根湯、半夏白術天麻湯、升清降濁湯、除濕胃苓湯、孔圣枕中丹。
開方如下:
羌活15g、獨活15g、防風15g、桂枝10g、生白芍10g、炙甘草6g、法半夏15g、白術15g、蔓荊子10g、天麻15g、澤瀉20g、茯苓15g、葛根30g、大棗20g、蒼術10g、麩炒蒼術10g、薏苡仁30g、雞血藤15g、伸筋草15g、桑枝15g、石菖蒲15g、龜板15g、遠志15g、龍骨15g、牡蠣15g、厚樸15g、枳實10g、藿香10g(后下)、陳皮10g、薄荷10g(后下)、升麻6g、菊花10g,7付。
方解·藥解
半夏燥濕化痰,藿香、厚樸芳香化濕醒脾,白術、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濕,陳皮、枳實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大棗補中益氣又養血,共同治療生痰之源;
天麻平肝息風,龜板滋陰潛陽,龍骨、牡蠣、菊花平肝潛陽;葛根、升麻升舉陽氣;菖蒲、遠志祛痰開竅、醒神益智;蔓荊子、薄荷清利頭目且薄荷質地輕性質升散,可將諸藥引至頭部,諸藥合用共同止頭暈;
澤瀉利濕化痰從而利小便,使濕邪從小便排出,同時加入厚樸行氣幫助腸道蠕動,使濕從大便走,兩者相互配合達到降濁的功效;
雞血藤、伸筋草、桑枝通經活絡,同時雞血藤活血補血;羌活、獨活、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桂枝溫補脾陽、發汗解肌而不傷陰,白芍柔肝止痛、斂陰而不留邪,桂枝白芍一收一散,相互制約從而起到調和營衛、補益氣血的功效;炙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共同起到醒脾化痰,平肝潛陽、升清氣降濁氣,醒神開竅、祛風除痹的功效。
我給樓女士開了7付藥,沒想到樓女士才服用3付,就興沖沖地給我發消息反饋,說她20多年的頭暈已經好了八九成!
雖然我給她開藥的時候,盡量全面針對她的癥狀,各方面兼顧,但也不免為這個效果感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