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龐氏中醫
本文為《老龐白話傷寒論》視頻講座文稿,視頻連接在文章底部,結合文字與視頻一起學習,事半功倍。
本節條文內容:
35、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36、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37、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8、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39、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40、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41、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太陽病不必說了,項背強幾幾這幾個字,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首先想到的我告訴你,你最起碼首先應該想到葛根,我們桂枝加葛根湯專門講了項背強幾幾,你不知道葛根你前面都白學了,你不用看了。然后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無汗、惡風啥意思呢?無汗就是有寒了。惡風,怕風,這兩個情況就說明他現在不是一種邪,是風邪和寒邪,兩種邪氣了,兩種邪氣怎么辦?還有項背強幾幾,那么又要祛風又要祛寒,然后還要改善項背強幾幾的癥狀,這就是葛根湯了。葛根湯來看看。
先看后面這幾個,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這5個。那么這5個是什么呢?這5個就是桂枝湯。為什么說桂枝湯是萬方之祖?傷寒論里面大部分的方子跟桂枝湯都有一些聯系,都是桂枝湯加加減減。桂枝湯我們就不必說了,桂枝湯專門治什么的呢?就是把這惡風就給它搞掉了。麻黃來干什么的?搞定無汗,無汗就是寒,把這寒搞掉了。
那么葛根干什么的呢?項背強幾幾,三個箭頭把這些癥全包括了,把他們統統的都去掉了,就是葛根湯的用意。咱們如果說按照教科書上來講怎么講?葛根,它不講升水提水,咱們講葛根升水,桂枝發散,麻黃發表。
我們上學的時候這么樣講的,一個葛根湯出來了,葛根湯出來了之后每個藥是什么作用?然后又告訴我們君臣佐使,哪個是君,哪個是臣,哪個是佐使,你就是聽了一大堆,你還是搞不懂他到底是怎么把這個病治好的。
咱們這么樣說相對來說就比較形象了,一對一,三個箭頭把這三個癥狀全都搞掉,就完事了。看下一章,下一章說什么?
傷寒論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陽明。啥意思呢?太陽表證,陽明是里證了,就不是表了。
這兩個合病為什么會下利呢?為什么下利了?首先這個是太陽,太陽表證在這兒,有表證了,水被寒束縛住了,往外跑,他跑不出去怎么辦?往里跑。走到小腸的位置,寒擋住了,水出不去,走到小腸,小腸是丙火,火和水是什么關系?火水它不相容,水跑到火里面去,火和水是不相容的。
所以說小腸丙火它不受水,水就要從下面跑,隨著大便一起跑,就會出現什么呢?出現下利了。下利了怎么辦呢?葛根湯主之,咱們剛才講過了,葛根、麻黃、桂枝。這幾個藥首先你要把水給他發出去,把寒解決了,把風解決了,然后葛根把水上提,從下面提到上面去。
葛根怎么長的,咱們講過了,下邊是一些像地瓜一樣的,隨著一個藤慢慢漲上去,把這個小腸里面的水給他升提上去,升提上去以后,通過麻黃桂枝的力量,再把它從身體給他發出去。
我們再來看下一張,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太陽陽明合并。不說了,然后上一條也是太陽陽明合并,沒啥好說的。不但下利,還是有下利,增加了一個什么癥狀,增加了一個嘔,而嘔者有啥呢?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就是剛才咱們講的葛根湯里面加上了一個半夏,張仲景用的半夏呢,它大部分都是用生半夏,生半夏的作用,它主要有一個什么呢?降逆止嘔的作用,而且效果很好。咱們現在用半夏,大部分都是用的法半夏,我們醫院藥房也沒有生半夏,法半夏的降逆止嘔的作用就比生半夏要差一些。
葛根湯里面是有生姜的,有生姜的情況,如果說我們現在用法半夏,生姜就不要把它去掉,要保留。
如果說你平常用的姜半夏,生姜可以不加,姜半夏也就是說生姜制過了,用姜半夏里邊已經有姜了,生姜可以不講。(本處視頻有錯誤)
好,咱們再來看一看下一條,第38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太陽病不用說了,桂枝證不用說了,這個朋友們應該都反復的聽,聽也聽煩了,是不是?醫反下之不用說了。還是下了嘛,哪碰到一個庸醫又開始給它攻下了。張仲景講的庸醫就是各種攻下,太陽表證就不要攻下,但是還是有各種人給它攻下,所以說反復告訴我們下之怎么辦?下之了之后利遂不止,硬拉嘛?收不住了。而且脈促喘而汗出,脈促和喘而汗出,這個是這一條里面需要注意的。
促脈就是跳的快而時有一止,這就說明這個人它已經是出現了里熱的情況。表未解,同時還有里熱,怎么辦?告訴我們了,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黃連。黃芩和黃連這兩味藥。功用它主要是解腸毒,腸毒是什么樣的呢?腸毒是熱毒。說簡單一點,也就是清熱。如果說西醫來講,說白了消炎的,消哪里的炎呢,腸子里面的。黃芩黃連主要是清腸里面熱,然后葛根下痢不止,葛根把水升提上去,這個方子要先煮葛根。
平常我們用葛根芩連湯,我們主要用在什么地方?主要用在濕熱下痢。濕熱下利什么叫濕熱下利?就是說它下利,大便不成形,而且味道很大,特別的臭,同時有里急后重感。什么叫里急后重感?就是你拉完了之后特別的不爽,感覺拉完之后還想拉這種感覺,但是你不一定有東西拉,始終有這種便意,叫里急后重感,同時大便很黏,這樣就屬于濕熱下痢的情況。我們可以用葛根芩連湯。
好,我們看看39條,麻黃湯要出來了,和桂枝湯齊名的麻黃湯終于出現它的真面目。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這一條看見的最多是什么呢?就這個字,痛、疼、痛、痛。全是個疼,各種各樣的疼,它為什么出現各種各樣的疼?就是因為寒邪束表了,這個表被寒邪束住了,寒邪束表了以后,沒有辦法發汗,這樣的情況都是無汗,這樣疼的情況大部分都見于無汗,你看怎么告訴我們的,惡風無汗。
無汗,水從體內往外走,走不出去,被寒邪束住了,束住了以后,水停在肌表,瘀而產生疼痛,主要是水停了以后瘀而痛。如果說它能發出去它就不會痛了。像桂枝湯證有汗,它就沒有那么疼。麻黃湯癥。寒邪束表。渾身疼,周身疼痛的這樣,無汗而喘。為什么喘?這個水哪個地方水最多,就是我們肺。肺是水液最多的地方,肺這個水被郁閉住了,給瘀住了,所以說會出現喘的情況。
咱們看一看,麻黃湯中配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脈緊宜。麻黃是什么作用呢?我們取麻黃主要取它發陽的作用,桂枝我們取它的解肌,解除肌表的束縛,而且麻黃主要是入肺,桂枝入脾,麻黃把肺的淤積給他發出去。咱們這個方子你這么樣理解就能記住的簡單一點。
首先是桂枝和甘草,桂枝和甘草這兩味藥,他推動著麻黃,推動著麻黃達到表皮,達到皮表以后,把汗發出去。你像桂枝湯,如果這種寒癥如果你單純的一個桂枝湯,假如說桂枝喝到這里面了,他開始發表,桂枝湯走到皮表的時候,走到皮下的時候就沒有力量了,它沒有辦法把寒邪再發出去,他沒有力量。
為什么要用麻黃?就是桂枝和甘草一起往外發,桂枝也是個發陽的藥,一起往外發,但是他們發到這的時候沒有力量了,沒有力量不要緊,他們帶著麻黃,帶著麻黃,帶著一些手榴彈,帶著一些手榴彈來到皮表的時候,我沒有勁兒了兒,不要緊,桂枝沒有勁了不要緊,但是他有勁拉弦啊,把麻黃的弦拉開。
麻黃把皮膚的肌表給它炸開,炸開以后寒邪就從這發出去了。所以說桂枝和甘草帶著麻黃走,桂枝的發陽的力量就能到皮表,麻黃到這來發揮自己的作用,把皮表的毛孔炸開,把寒邪發出去,這么樣大家記起來就比較容易,麻黃湯就記住了。
如果我們平常出現感冒、發燒的時候,有周身疼痛,然后無汗,發熱,有這樣的癥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麻黃湯,仲景先師告訴我們了,麻黃湯主之。所以說冬天感受寒邪了以后不出汗,渾身疼的這樣的。麻黃湯一般來說一副就好了。
好,我們看下一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又是太陽和陽明了,啥意思呢?太陽表證在這,陽明腑實在腸,這兩個證,同時有了怎么辦?應該先怎么辦?能夠先攻下嗎?不能。咱們反復的說了嘛,不可攻下。有表,有里的時候,張仲景告訴我們了,要先解表,先用麻黃湯解表。麻黃湯表解了以后,可以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再攻里。如果說你直接攻里的話,會出現什么情況?會出現結胸的。
我們后邊會講什么叫結胸,這一條就是張仲景反復告訴我們,表證里證都有的時候,一定要先發表,千萬不要先攻里,這是錯誤的。這一條一定要記住了。
我們看下一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啥意思?啥叫浮細?細啊。津液少了,浮呢。我們都知道浮是表證,同時它津液少了,而且又出現了胸滿脅痛,胸滿脅痛是什么樣呢?是少陽證,我們只要記住有胸脅苦滿這樣的情況,都考慮少陽癥,要是有往來寒熱就更典型了。用什么?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是個和解劑,專門和解少陽,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清溫消補,和是其中的一種治法。小柴胡湯是和解劑的代表。
如果說脈只是浮著,只有浮脈用啥?用麻黃湯,那就說明還是只有表證,還是麻黃湯把這個表發出去了。張仲景在這一條里面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根據脈象來判斷它是不是還有表證,告訴我們有浮的情況,還有表證,這一條主要是這個意思。好好的,我們今天就到這里。下一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