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百合科,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合,其中蘭州百合極甜美,纖維很少,又毫無苦味,其生產的百合個頭大、味極甜美、色澤潔白如玉,蘭州百合屬山丹類,是百合中的上乘極品,是全國唯一食用甜百合,跟蘭州拉面一樣的地標產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小魚家里種過百合,煮粥喝一級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大家可以試一試。
而在藥用植物學中,要認出百合科原植物僅憑對食用百合的印象可是不行的,我們這就來探究百合科植物的顯著特點以及與相近科的區別。同時小魚也會說一說,許多大家很熟悉的植物類藥材,其實也是百合科的植物。
百合科科普
小魚老規矩加專業性提升——
百合科拉丁語:Liliaceae
特點1:具有根狀莖、球莖或鱗莖d1多年生草本
百合鱗莖相當有特點
易錯點1:百合科都是鱗莖。
由于日常生活常見的百合就是具有鱗莖的,所以不少人先入為主認為百合科就是以鱗莖為特點。其實百合科中只有蔥屬、貝母屬和百合屬具有鱗莖。
對,日常見的蔥也是百合科植物
貝母屬里各種貝母也是很有名,浙貝、川貝、伊貝和湖北貝母,如果有很多朋友想了解各種貝母的區別的可以留評叫小魚出一期。
貝母藥材
貝母原植物
易錯點2:以鱗莖特征來辨別百合科。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擁有鱗莖的植物都是百合科。像石蒜科、鳶尾科也有部分植物具有鱗莖。
鱗莖為地下變態莖的一種。變態莖非常短縮,呈盤狀,其上著生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適應干旱炎熱的環境條件。鱗莖也具頂芽和腋芽,可從其上發育出地上的花莖,開花結實。從鱗莖盤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從腋芽中形成一個或數個新的鱗莖,稱為子鱗莖,可供繁殖用。鱗葉的寬窄不一,洋蔥的鱗葉較寬,百合的鱗葉較窄。隨著鱗莖的生長,外鱗葉變得薄而干,有時呈纖維狀,可保護內鱗葉不致枯萎。百合科、石蒜科的植物,如洋蔥、百合、貝母、蒜、水仙花等都具鱗莖。
以鱗莖的外皮分兩種:
有皮鱗莖:外被紙質外皮,如:郁金香、水仙。
無皮鱗莖:沒有外皮包被,如百合。
以鱗片狀葉子的形狀分,又分為:
環狀或層片狀:如:洋蔥。
鱗片狀:如:百合。

石蒜科植物鱗莖

鳶尾科植物鱗莖
易錯點3:蘭科植物部分植物假鱗莖與百合科植物部分植物鱗莖。
其實重點就是蘭科植物沒有真正的鱗莖,這里小魚就科普一下假鱗莖和鱗莖的區別。
假鱗莖pseudobulb,指蘭科(Orchidaceae)植物變態的莖,通常卵球形至橢圓形,肉質,綠色或有時為其他色澤,是貯存養分和水分的地方。
假鱗莖就是蘭科植物適應這種特殊生境的儲藏組織,綠色的還能營光合作用。它通常無節,亦即只含1個節間,頂端生葉,較少具2至數節,節上生葉。假鱗莖之間通常由根狀莖相連接。
假鱗莖短莖肉質化;如下圖,葉片基部短莖膨大。

鱗莖僅僅葉肉質化。如圖膨大的是變態的鱗片葉,包裹住非常短的變態莖。

特點2:常含黏液。葉常為弧形平行脈,花常為輻射對稱。
考慮到科普并不需要專業到生澀,小魚也就提下百合科植物中軸胎座的特點,而著重科普百合科比較顯著,不需要專業工具就可以觀察到的特點。
百合科植物具有許多黏液細胞,這個特點不算是百合科植物特有,像是天南星科植物也常含黏液。
像上期科普的菊科植物就常常含有乳汁管或樹脂道。
常見的百合科植物藥材:黃精、玉竹、知母、麥冬、川貝母、蘆薈、天門冬

黃精弧形平行葉脈

玉竹

知母和貝母區別還蠻大的

貝母

蘆薈
欸小魚也沒想到蘆薈也是百合科植物,學到了學到了,給自己點個贊,那大家也沒有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