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又添了病,食道癌晚期!姑姑提起來眼圈紅紅的,唯一的兒子遠在國外,這么多年,都是姑姑在照顧患病的老伴。
看著七十多歲的老人弓著腰費力的攙扶著老伴,心理很難受,姑父患病多年,先是腎炎綜合征,后來又得了大小腦萎縮,智商還不如個五六歲的孩子,十幾年了,姑姑無微不至的照顧著他,沒有人可以替換。
表弟一直很優秀,是姑父姑母的驕傲,考大學,考研究生,一直考到出國留學并且娶了英國妻子,并在國外定居。
姑姑提起來一臉的驕傲,可是,我們總在討論,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全家的驕傲,可是,做父母的,又能得到什么呢?老無所依!
沒有人照顧,不能在身邊盡孝,除了錢,他什么也做不了。
有人說他們可以用兒子給的錢請保姆,可是,保姆可以代替親情嗎!可以讓老人忘記思念之苦嗎?
前幾天,表弟輾轉幾天回來了,可是,他告訴姑姑,他只能呆三天,他也很無奈,他得上班,得養家糊口,在英國,他只是一個窮人,一個不好,就會失業。
那三天,他帶著父母去了醫院,做了全面檢查,醫院確診姑父是食道癌晚期,表弟哭了,哭的一塌糊涂,可是,昨天,他還是得走,他沒有辦法伺候老人,沒有辦法在床前盡孝!甚至,老人去世,他都不一定能回來看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
我們總巴望孩子成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一飛沖天,總在說“只要你們好,我們不指望占多大光,你們幸福就好!”可是,我們忽略了,我們會老,會需要他們的照顧。
曾經,村里有一個高考狀元,被大家羨慕夸獎,他的父親無論見了誰,都會自豪的提起他,后來,他在北京上完大學,直接留在哪里發展,事業單位,待遇優厚,他成了家,有了寶寶。
他母親帶著大包小包滿心歡喜的打算去照顧月子,可是,城里媳婦告訴她,家里請了保姆,不用她費心,東西嘛,農村的不衛生,要不你帶回去,要不就丟了吧!
老太太第二天就回來了,從此再沒去過。
老頭生病了,也是癌癥住進了醫院,兒子回來了,請了一星期假,后來,老人去世了,兒子不再身邊,兒子對母親說“暫時不出殯,我的假期用完了!”半年后,兒子回來帶走了父親的骨灰,說要給父親買一塊好的墓地!
鄰居們都在唏噓,都在說,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才是不是錯了?
反觀那些不優秀的孩子,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總會陪在父母身邊,陪著看病,陪著遛彎,陪著說話,即使正在工地干活,父母一個電話,也會扔下活立即趕回來,難道大家都錯了。
也許,這個想法很自私,可是,怎么做才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