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力量詩歌聯盟”(微信公號:聯盟力量)第129號會員平臺,熱愛文學是文字友情團隊(微信ID:wenziyouqing)的責任和使命。作為文字友情的小編,凝聚文友智慧、壯大文字友情更是小編的應盡義務!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三月,經常活躍在各大文友群的小編最近感受到了濃濃的詩情畫意。是啊,春天到了,“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聽著啼鶯舞燕、看著小橋流水飛紅,少了詩詞,豈非美中不足?
那就讓我們一起,凝聚文友智慧、詩話文字友情吧!今天,小編整理了幾篇與春天有關的詩文,一古一今,互相對照,佳詞麗句,以饗讀者,愿這些經典作品能帶你走進詩歌的春天、心靈的春天!用一首Music,迎接今天的佳作:
先看古人寫的《調笑令》:
調笑令·胡蝶
唐·王建
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注釋:
調笑令,詞牌名的一種。有多種格式。源自中唐。是當時宮廷中或宴會場中作拋打游戲時供演唱之曲。始見韋應物詞。單調,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三次。第四、五句從仄韻轉平韻,從第六句起又由平韻轉仄韻。第六、七兩個二言疊句,必須用第五句的末二字倒轉使用,這是此調一名《轉應曲》的由來。北宋以后,此調只用仄韻,不再轉韻,字數和句式亦有變化,是此調的變格。
再看今人寫的《調笑令》:
調笑令·窈窕垂柳
當代·五色軒主(楊輝)
垂柳,垂柳,搖曳春光依舊。
燕子不解新愁,錯剪東風繡球。
酥手,酥手,一縷青云出岫。
注釋:
出岫,即出山,從山中或山洞中出來。
先看古人寫的《太常引》:
太常引·甘棠春色滿南豐
南宋 ·劉塤
甘棠春色滿南豐①。春好處、在黌宮②。
宮柳映墻紅。對墻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詞華哲匠,人與易居東。
攀戀計無從。判行省、重臨舊封。
注釋:
《太常引》,詞牌名,又名《太清引》。又因宋代韓淲詞有“小春時候臘前梅”句,故又名《臘前梅》。正體為雙調四十九字。
①甘棠,棠梨樹,別名野梨、鹿梨、鐵梨樹,分布在長江流域各省。南豐,即今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劉塤(xūn ,1240-1319)字起潛,號水云村。江西南豐人。宋末元初學者、詩人、評論家。
②黌,古稱校舍為黌(hóng)。黌宮,即學宮,該詞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與后世經常使用的"辟雍"一詞意義相同,是周天子設立的大學,專門教授國子和貴族子弟的場所。這里指學校。
再看今人寫的《太常引》:
太常引·春愁
當代·五色軒主(楊輝)
綠楊煙里話春愁。檻外小銀鉤①,無力上樵樓。
拂紅袖、冰肌醉眸。
西園折柳,東山沽酒②,不忍發蘭舟。
極目水空流,鮫綃③透,魚腸渡頭。
注釋:
①小銀鉤,因彎月似銀鉤,故以此比喻彎月。北宋秦觀《浣溪紗》:“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②西園、東山:出自《詩經·豳風·東山》里的“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③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是一種獨特的衣服,特質“南海出鮫綃紗,入水不濡。”亦泛指薄紗。南宋陸游《釵頭鳳》:“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感謝石家莊啟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有夢想,有技術,就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