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難,普遍難再管理,難在業務,如何才能發揮大家的力量,實現銷售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又到底該怎么做,才能真正把一名員工從一個被動執行者轉變成一個主動創造的經營者?
胡八一博士的從管理走向經營中,結合中國的企業特點和員工特點出發,給出了操作方案。
胡八一:伯明頓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
國內也有蠻多的企業通過借鑒阿米巴的成功之處,通過向稻盛老人學習,然后結合本身中國企業、中國市場、中國文化、中國員工的人文特點,做得比較成功的。
比如說,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阿里,它在2013年的時候就已經分成了二十五個巴,你叫事業部也好,叫BU也好,就是相對獨立核算的這么一個單元。
馬云當時也講過,下一步可能要細分成更多獨立核算的經營單元,這就是很好的學習阿米巴,實踐阿米巴的一個案例。
如果你要去問馬云,你說你對經營哲學掌握了多少,你沒有掌握經營哲學,為什么就敢采用這個阿米巴的實學呢?
那馬云肯定會告訴你說,哲學相對來講是空的,實學相對來講是實的,空的我們也要學,實的更要努力去干。
海爾也一樣,海爾我們知道在2014年的時候,海爾的營業額增長了11%個點。
在年會上,海爾的張瑞敏就特別強調過,我要把企業做成平臺化,把員工做成創客化等等。
聽說現在整個海爾,已經分成了三千多個自主經營的這么一個單元。
那么他們也是一樣的,在踐行阿米巴的實學,在借鑒阿米巴的哲學,所以不要有這種邏輯,說沒有學好哲學,就不能使用阿米巴的實學。
我的朋友當中,當然也有不少人在講阿米巴的哲學,他講的也蠻精彩的。
有一次我們在一塊調侃,很不客氣的講,我說因為你是沒有做過企業的,你只能講哲學,因為哲學比較虛比較好講。
你要講經營會計,你自己連一張資產負債表都看不懂,那你當然不好講,所以你們就到處講要先學好哲學再來做實學。
千萬不要這樣去毒瘤我們的企業家,學多少用多少,好過你學一大堆一點都不用。
那我們自己,我胡八一本人,和我的顧問團隊,也為國內不少的企業做了一些阿米巴的咨詢項目,我所講的,其實都是我在做顧問當中總結出來的。
再結合我們的其他的一些優秀的阿米巴的理念和它的做法,形成了我的一些觀點和一些做法。
而且我們做完阿米巴之后,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其中有一家客戶,這個是它們原始的數據,營業額同比增長了2.6倍。
去年假設是一百萬,現在就是二百六十萬,而利潤翻倍就更多,去年假設是一百萬的利潤,今年就差不多是四百萬的利潤,這個是有后面的數據作為支撐的。
阿米巴它不是一個可以包治百病的藥丸,但是的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經營模式。
當然務必的前提是,要結合咱們自己的中國的情況、中國的社會情況、中國的企業情況、中國的員工的特點。
否則依葫蘆畫瓢,畫出來的一定不像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