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盤點那些天下聞名的戰場名將,和他們手中殺傷性驚人的冷兵器

水磨竹節鋼鞭——黑臉門神尉遲敬德揚名立萬的武器(兵器出處:興唐傳、隋唐演義)

鋼鞭屬于十八般武器“九長九短”中的短兵器,在雙方交戰中具有出奇制勝的作用,鋼鞭勢大力沉,對臂力要求頗高,而尉遲恭使用的水磨竹節鋼鞭,長約四尺半,底部有圓結可握,鋼鞭前細后粗,如竹子節節攀升,在黑臉門神手里一揮,真有點道教里四大天王的霸氣。

尉遲敬德面黑心紅,鋼鞭無敵,驍勇剛毅

尉遲恭性格倔強,是個一根筋的直腸子,秦王李世民為了收服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他降唐后忠心不貳,御果園單騎救主,在建立唐朝的歷次征戰中勇猛殺敵,戰功赫赫。后來李建成與元吉屢次重金拉攏尉遲恭,但他在玄武門之變中立場堅定,幫助李世民最終奪得主動權。

尉遲敬德與秦瓊棋逢對手,最終雙雙成為門神代言人

尉遲敬德是鐵匠出身,投軍之前打造了一對竹節鋼鞭,因妻子懷有身孕留下一支便于父子相認,多年后終于等來雙鞭重逢的一幕。這位面如鍋底的黑面老將在秦王帳下一直扮演急先鋒的角色,并憑借精妙絕倫的武藝成為唐軍的定海神針。

在門神的崗位上,尉遲敬德是資深最老的名將之一

當李世民登基后夢見涇海蛟龍襲擾夜不能寐,這位赤膽忠心的老將又與秦叔寶組成護甲門神,幫助秦王渡過難關,久而久之,尉遲恭與秦瓊成了門神的代言人,千年之后,那一對勁挺剔透的竹節鞭也飛躍五河四海,紛紛貼在千家萬戶的門前,成為老百姓最熟悉的古代兵器。

秦瓊表現完美,是隋唐英雄不可超越的標桿

瓦面金裝锏——濟南府第一條好漢秦瓊的祖傳寶貝(兵器出處:興唐傳、隋唐演義)

無論是《隋唐演義》《興唐傳》等評書演義還是古代史書的留存史料,隋末唐初的秦瓊都堪稱山東歷城(今濟南)知名度最高的英雄好漢,而跟隨他建功立業的,除了坐下良駒黃驃馬,便是他身背的一對瓦面金裝锏,據傳是秦瓊祖輩秦彝所用寶器,采用熟銅鍛造鎏金而成,重約120斤,實乃家傳之寶。

雙锏是秦瓊后發制人的秘密武器,出手必然有所斬獲

秦瓊為人豪爽,仗義疏財,喜愛交接江湖好漢,接濟窮人,盡管身為班頭人微言輕,卻因武藝高強贏得“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叔寶”的美名。秦瓊是瓦崗軍中從普通頭領身經百戰成為三軍大帥的標桿性人物,秦瓊精通韜略,文武雙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最后成為人生贏家。

秦瓊锏法傳自祖輩名將,所以一亮相就出手不凡

由于出身寒微,秦瓊這對瓦面金裝锏也隨著秦瓊命運的波折沉浮不定,當年秦瓊押解到潞州天堂縣投文,窮困潦倒,落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地步,不得已將祖傳兵刃瓦面金裝锏到當鋪以鐵條的價格當了幾兩銀子聊以糊口,正所謂“運氣黃金失色”之時,真正到了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戰場上使用奇特武器的戰將往往身懷絕藝

久經曲折后,秦瓊的人生一路開掛,對陣尉遲敬德三鞭換兩锏平分秋色,在對陣勁敵裴元慶時,更是使出了看家本領“撒手锏”,將銀錘將裴元慶收付,這對兵器為他賺足了面子。

從戰術角度分析,把造價不菲的金裝锏采用孤注一擲的方式撒手扔出,如沒有必勝的把握必然損失慘重,秦瓊做事沉穩,考慮周到,愈是俠之大者愈能兵行險招,更說明好漢秦瓊的心理素質強大,和對取勝信心之足。

獨腳銅人是類似降魔杵的武器,在三國演義中典韋曾經使用類似武器

獨腳銅人——來自突厥被武俠小說家寵愛的獨門兵器(兵器出處:興唐傳)

《興唐傳》是童年時最愛看的連環畫之一,除了關心隋唐英雄的排名,最好奇的就是戰場廝殺時千奇百怪的獨特兵器,獨腳銅人首當其沖,根據評書演義描述,這是一種來自北方突厥民族的重型打擊鈍器,用紅銅摻以純鋼鍛造,形貌與人形無異,頭部的金剛杵上雕刻著猙獰可怖的人頭,就像降魔杵一樣令人膽寒。

在羅通掃北演義中,獨腳銅人這種武器曾經出現過

它第一次出現在李元霸與瓦崗軍會兵四明山時,口北王福克宗坦手執獨腳銅人迎擊戰神李元霸,結果可想而知,無論銅人金人,全部被第一猛將秒殺。這次出師不利的首秀之后,獨腳銅人此后卻成為演義小說中的常客,在《羅通掃北》中,鐵雷八寶的“獨腳銅人娃娃槊”成為名將羅通天下無敵的銀纓攢竹梅花槍的唯一克星。

而到了《明英烈》中,神勇無敵將常茂也是使用“獨腳娃娃槊”大殺四方。究其原因,這件武器的奧秘在于它恐怖的外形和獨特的氣場,加之不按套路出牌,因此每次出現都有爆冷的效果。

每次獨腳銅人的出現都能引起戰將們高度關注

到了現代,獨腳銅人的傳說威力依舊,無論是武俠巨擘金庸還是武俠小說家梁羽生,都在小說如《俠骨丹心》、《云海玉弓緣》描繪了這件異域武器的獨特威力。綜合而言,這是一件具備神秘法力的武器,恰如銅制的人像被施展了魔法的咒語,讓對方產生心理陰影,最后在恐懼中自亂陣腳吧。

穿云箭——薛仁貴締造傳奇的神奇弓箭(兵器出處: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

薛仁貴是唐初名將,其軍事生涯真正實現了從士兵到元帥的傳奇飛躍,在評書小說中更是經歷多重波折,張世貴屢次阻撓,使薛仁貴立下汗馬功勞卻一次次被冒名頂替,最終白袍救主才真相大白。

唐初名將薛仁貴是百步穿楊的神箭手

在評書《薛仁貴征東》中,學藝下山的薛仁貴在九天玄女那里獲得了震天弓和穿云箭,并在征東過程中大發神威,箭射飛刀,殺死遼東第一勇將蓋蘇文。

在史書記載中,箭法精妙的薛仁貴同樣是人生贏家,當年唐高宗欲試驗薛仁貴是否真有神力,結果薛禮猛拉寶雕弓,一箭射去,竟將五層重甲穿透,眾人皆驚為天神。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締造傳奇

后來薛仁貴率兵在天山迎戰襲擾邊境的九姓鐵勒,面對兇悍的騎兵勇士,薛仁貴單挑敵酋,弓如滿月,箭無虛發,三箭射出后敵將應聲倒地,其余騎兵望風歸降,薛仁貴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此戰之后,全軍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成為戰爭史上以一當百的典型案例。

穿云箭并非穿云破霧,具有激光制導能力的飛行武器,而是小說家在古代弩箭基礎上臆造出來的神奇箭矢,其在戰爭中的威力取決于射箭人的剪法是否精準,而號稱“白虎將星”下凡的薛仁貴有此能力。

薛仁貴與薛丁山都是百發百中的神箭手

而到了另一部評書《薛丁山征西》中,穿云箭蟄伏數年之后再次出現,薛丁山師傅王敖老祖在他學藝下山時同樣贈他穿云箭和寶雕弓,并有破解各種法器的神奇功效。果然,薛丁山征西時用穿云箭先后破掉蘇寶通和蘇錦蓮的飛刀、飛鏢和火葫蘆,立下奇功。

然而這件制導武器畢竟沒有熱成像和人臉識別的功能,當薛仁貴被楊凡困在白虎廟,生死一線之時,兒子薛丁山救夫心切,在云霧繚繞的戰場上瞄準楊凡射出穿云箭,卻陰差陽錯射中了薛仁貴的元神白虎,鑄成了終生遺憾,這穿云箭竟然幫了倒忙。

到了今天,自從星爺周星馳在《功夫》中那句經典臺詞“一支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走紅后,穿云箭竟然成了直播打賞工具,神奇武器的身份變化如此玄妙,真有點匪夷所思。

盤龍棍——宋太祖趙匡胤始創的新式兵器(兵器出處:趙匡胤演義)

棍又稱棒,位列“百兵之長”,又有“棍掃一大片,槍挑一條線”的俗諺,是武術套路中最常見的武器之一,然而盤龍棍卻造型奇特,來歷自是不凡。

宋太祖趙匡胤是被載入歷史的著名馬上皇帝,盤龍棍橫掃沙場

根據演義小說描述,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擔任北周大將鎮守西林川,鄰國御前大將劉定國率兵來襲,戰場上免不了一場惡斗,那劉定國刀法精奇,泰山壓頂般劈將下來,把趙匡胤虎口震裂,武器齊眉棍也斷為兩截,敗下陣來。

此后趙匡胤在集市上受到老百姓農具連枷(農民拍打谷粒的工具,用一條長棍和長方形木板用鐵環連接而成),隨后安排鐵匠將齊眉棍改造成用鐵環連接、一長一短的兩截棍子,為振軍威,特取名為“盤龍棍”。

據傳盤龍棍由宋太祖趙匡胤發明,并演化為雙節棍的形式

次日繼續鏖戰,趙匡胤手托盤龍棍心中忐忑,劉定國故伎重施,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激戰中趙匡胤大棍掄下,對方用刀一擋,卻被盤龍棍捎正中鐵盔,打得他暈頭轉向。

趙匡胤占了先機,信心倍增,揮舞長棍上下盤旋,劉定國被打的滾鞍下馬,仍被棍捎命中后腦,尸橫當場。盤龍棍就此一戰成名,成為武器庫的大殺器。

隨著歲月的變遷,盤龍棍逐漸由兵器演化成武術表演器具,并且遠渡重洋,分別傳播到東南亞的菲律賓和隔海相望的日本,兩截棍子長度也由長短不一變為鐵鏈連接的兩節短棍,各長30公分。

功夫之王李小龍的雙節棍耍得出神入化,變化無窮

隨著功夫之王李小龍在影壇上締造傳奇,他雙手揮舞雙節棍的颯爽英姿更是成為經典一幕,就像歌星周杰倫的快歌金曲“我揮舞雙節棍,呼呼哈嘿……”

金刀令公楊業因刀法精奇,戰無不勝被稱為“楊無敵”

紫金刀——楊家將老令公楊業威震北國的兵刃(兵器出處:楊家將演義)

在整部評書小說《楊家將演義》中,老令公楊業紫金刀的威名四海皆知,據傳楊業刀法傳自第一代金臺侯楊會,這口寶刀凈重82斤,乃是魏文侯曹丕所制,具有吹毛利刃的效果。

張令濤、胡若佛的把楊繼業的形象刻畫得十分生動

楊業的授業道士原為三國名將的后代,并將秘藏《關家刀譜》、廉頗的《廉家刀法》及東漢馬武的《馬家刀法》融會貫通,傳授給楊業,果然是名師出高徒,此后楊業忠勇剛烈,智謀雙全,一口紫金刀擊敗無數敵將,并贏下了“楊無敵”的威名。

描寫楊業戍邊的經典連環畫《楊家將》

然而由于楊業早年追隨北漢劉崇守衛邊疆,在他歸順北宋后始終未能獲得宋太宗趙光義的充分信任,當遼國進犯時多次以副將身份出征,也為最終他悲劇性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紫金刀隨楊老令公征戰沙場,最終在李陵碑盡忠

在演義小說中,楊繼業兵困兩狼山,被圍得鐵桶一般,楊業血染征袍殺敵無數,無奈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剩楊延昭孤軍突圍而去,老令公寧死不降,頭碰李陵碑壯烈殉國,留下千古佳話。

關于潘仁美與楊家的公案在歷史上得以澄清,但自楊業殉國后,楊家后人忠勇報國,卻無人再用紫金刀斬將殺敵,除了長槍作為宋代流行武器更加普及之外,楊業寶刀在戰場上失蹤后,祖傳刀譜的湮沒無聞也有一定原因。

降龍木——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秘密武器(兵器出處:楊家將演義)

在古代演義小說中,有件兵器僅僅出現過一次,但它卻威力無窮,并且名揚天下,還成就一段天造地設的好姻緣,起到紅娘牽線的作用,它就是降龍木。

穆桂英的故里穆柯寨已經難以找到降龍木,但這種稀有木材確實存在

降龍木如此奇效,因為它并非傳說,而是生長于山東泰安、張家口蔚縣、保定淶源的一種稀有樹種,因為豎長六道棱條,也叫六道木,這個樹種脾性奇特,只有在靠近山頂的上坡部位,且必須是山的背面才會發現,存世量極少,應屬于陰沉木的一種。

在評書《楊家將演義》中,遼國大將韓昌請來世外高人精心擺下機關重重、殺機四伏的天門陣,楊六郎屢次沖殺,卻被陣中毒氣困擾,而唯一破解迷局的法寶則非降龍木不可。

穆桂英是演義小說中著名的女將軍

因為楊宗保尋找降龍木而在穆柯寨招親,為大破天門陣贏得轉機

此后降龍木成為故事暗伏的一條主線,先是楊宗保受命去穆柯寨尋訪降龍木、穆桂英擒獲楊宗保上山招親、楊六郎以違反軍規之名欲殺楊宗保,此后小夫妻戴罪立功,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等經典橋段逐一登場,這降龍木就像藥引子不可或缺。

穆桂英身背降龍木大破天門陣,楊家將締造傳奇

拋開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真偽性,從楊六郎的角度分析他為什么選擇穆桂英指揮攻破天門陣,穆桂英是女流中的魁首,女性為陰,而穆桂英手使那條降龍木法力神奇,判斷應是受過雷擊的降龍木,這種至硬的陰沉木自然具有百毒不侵的法力,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天門陣最終被穆桂英沖擊得土崩瓦解也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降龍木,自從大破天門陣一炮而紅,此后更是身價百倍,雖然它獨門武器的身份不被認定,卻因為木質堅韌、性如牛筋被稱為“牛筋樹”,用它制作的珠子價值昂貴,有招財珠的美稱,而珠子中帶有四只“龍眼”的,其價值甚至超過黃金。

楊志寶刀——青面獸楊志保存楊老令公的遺物(兵器出處:水滸傳)

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有三把知名度最高的寶刀,分別為林沖被騙到白虎節堂時帶的寶刀、行者武松的鑌鐵雙刀以及青面獸楊志保存的楊老令公的寶刀。這種短柄的單刀,在宋代宋代《武經總要》里又稱“手刀”,是戰將們廝殺時隨身攜帶的防身武器,多為精鋼鍛造而成,鋒利無比。

青面獸楊志的標志性形象,楊志賣刀

青面獸楊志上梁山之前命運多舛,處處走背字,盡管他中過武舉,卻因押運花石綱黃河翻船,四處逃亡,為謀個一官半職花光了積蓄,卻被高俅掃地出門,流落街頭,為了一口飯吃只好變賣家傳寶刀。

水滸傳連環畫之《楊志賣刀》

楊志賣刀的經歷與秦瓊賣馬何其相似,同樣是將門之后,同樣是囊橐皆空,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為了活命只好變賣軍人們視為生命的祖傳單刀,寶刀對他而言不僅僅是防身作戰的武器,而承載著家族的榮譽,代表著三代將門之后的尊嚴,寄托著他封妻蔭子,報國盡忠的一絲希望,這把寶刀使他最后的救命稻草,計劃賣掉的那一刻,楊志就像一個孤注一擲的賭徒。

手握寶刀等待識家,卻等來了潑皮無賴牛二

楊志遠沒有秦瓊那樣幸運,盡管他信心十足的宣傳自己寶刀具有剁銅錢而不卷、吹汗毛輕松得過以及殺人不見血的神奇特點,但他唯一潛在的買主是號稱“沒毛大蟲”的潑皮牛二,俗話說“貨賣與識家”,楊志的悲劇在于在一個無賴面前展示自己祖傳寶貝的功效,這無異于在強盜面前證明收藏品的真偽。

楊志向眾人展示自己寶刀的兩大神奇之處

牛二胡攪蠻纏試圖搶刀,楊志忍無可忍,出刀自衛

牛二的步步緊逼和胡攪蠻纏讓楊志的忍耐到了極限,英雄可殺不可辱,將門之后那股血性不容褻瀆與輕視,在生死關頭,楊志忍無可忍拔刀出手,結果顯而易見,牛二命喪刀下,刀刃上果然滴血不沾。

楊志因賣刀而殺人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此后他從囚徒到戴罪立功的副將,然后二次押運生辰綱,到逼上二龍山成為草莽英雄,賣刀失利讓他放棄了最后的幻想,忍讓無法解決一切問題。

狼牙棒——梁山好漢霹靂火秦明專用的進攻兵器(兵器出處:水滸傳)

狼牙棒是一種頭部棗核形狀,密布鐵釘的作戰武器,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采用形似棒槌的野鹿下頜骨制成狩獵的為武器,因它帶有鹿的后槽牙稱為鹿牙棒,又因古代麡狼與鹿外形神似,狼牙棒因此而來。

手持狼牙棒的霹靂火秦明是五虎上將之一

狼牙棒是一種重武器,因它密布倒刺對身披重甲的武將殺傷力極大,在戰場上揚名立腕,北宋時期被少數民族軍隊帶入中原戰場。

因使用狼牙棒最著名的猛將當屬梁山好漢霹靂火秦明,原為青州指揮司統制,負責青州城的軍事防御,秦明武藝高強,手中一柄狼牙棒使得虎虎生風,威風凜凜,宋江、花榮等為收服他傷透了腦筋。

霹靂火秦明的形象特征鮮明,性如烈火,鋒芒畢露

秦明的一生就像他手中的狼牙棒同樣命運,秦明性情暴烈,有勇無謀,沖殺戰場時勇往直前,不懼生死,像狼牙一樣銳不可當,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僅具匹夫之勇的狼性太過激進,雖然位列五虎上將之一,卻無統帥三軍的能力,只好以開路先鋒的身份在前面殺開一條血路,危險系數無出其右。

在畫家的生花妙筆下,秦明的形象呼之欲出

秦明歸順宋江充滿戲劇性,當他被擒上清風寨后,被宋江、花榮等好漢推杯換盞灌個爛醉,頗有心計的宋江卻用一個山寨秦明去罵城挑戰劉高,害的秦明妻小被冤殺,走投無路只好歸順。作為補償,宋江做主將花榮之妹許配給秦明,此后花榮就成了秦明的大舅哥,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秦明此后一心在梁山效力。

狼牙棒鋸齒密集,殺傷力十足

作為梁山先頭部隊首領秦明打仗從不含糊,無論征戰遼國抵抗敵兵還是討伐田虎王慶,秦明殺伐驍勇,戰力十足,然而急先鋒性如烈火的脾氣和作為先鋒危機四伏的崗位責任最終使他遭遇重創,在與方臘皇侄方杰作戰時,秦明被對方的飛刀分散了注意力,最終為國捐軀,成為身死南國的英烈之一。

花和尚魯智深是讀者觀眾最喜愛的梁山好漢之一

水磨禪杖——從寺廟用具成功轉型的新式武器(兵器出處:水滸傳)

禪杖本為高僧們坐禪時用來警睡的用具,上有錫環和各種裝飾,用來作戰堪稱玩笑,而影視劇和小說中魯智深的水磨禪杖,則重達62斤,用精鋼鍛造精細打磨而成,“頭尾長五尺”,杖身兩頭有刃,一頭形如新月,小孔綴有鐵環,另一頭形如斧鉞,內窄外寬,長約七寸,這和西游記中沙僧使用的月牙方便鏟別無二致。

魯智深的水磨禪杖是他的標志性武器,打抱不平的化身

自從大鬧五臺山后,魯智深為方便行走江湖,打造了這件趁手兵器,此后激戰瓦罐寺、施救野豬林、聚義二龍山,直至后來跟隨梁山英雄南征北戰,這一條粗壯的禪杖可謂立下無數功勞。

雖然魯智深喝酒吃肉,葷腥不忌,但他畢竟久居大相國寺,深諳佛性,從不輕易殺生,即使在戰場上多為點到為止,打到對方心服口服即可,從不多做殺業,所以最后安然坐化,修行圓滿,他比高僧更像高僧。

電視劇《水滸傳》魯智深的形象深入人心,水磨禪杖十分搶眼

梁山好漢的武器往往隱喻著人物的命運,魯智深的水磨禪杖,一頭圓如新月,象征著魯智深粗中有細的性格和他大智若愚的寬闊胸懷,當年拳打鎮關西,魯達發現手重出了人命,馬上高呼“你這廝詐死”,乘人多嘴雜邊罵邊走,反應能力可謂神速;野豬林救助林沖后,魯智深害怕獄卒再行加害,便隨身護衛,直到城郊,看出大塊頭心眼不少。

是武器也是法器,是好漢也是和尚

而月牙鏟彎月般的尖刃,恰似魯智深嫉惡如仇的性格,專管江湖不平之事,該出手時就出手,毫不含糊,管它清律戒規,我行我素,遇見惡霸鎮關西、兇僧丘小乙、相國寺的混混、搶親的小霸王,魯智深一律開打,毫不手軟。

他喝酒吃肉、醉鬧五臺,寧可行走江湖也不愿青燈古佛隱居世外,這是一個真性情、大智慧、通佛性的明白人。

魯智深的姓名起得最絕,外表魯莽但智慧高深深藏不露,背部滿繪青花刺繡但心懷坦蕩,對山寨忠、對朋友義、對弟兄真,活出人生精彩。

圖文分享自:圣手愛剪紙

注: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兵器名:匈奴武器    戚家軍    明朝火器    西方長矛    槍和矛    盾牌文化   刺刀     方天畫戟    馬鐙    中國騎兵    保安腰刀    白起    戰車     鐵尺   軍刀   八面漢劍    日本軍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冷兵器時代猛將們的著名武器盤點,誰的戰斗力最為驚人?
傳統演義里的兵器譜大盤點:誰是槍王,誰是刀霸,誰是戟神?
趣讀丨在這些長相奇葩的兵器面前,手持繡春刀的男神也會笑場!
隋唐好漢及原型
從門神秦瓊戲說雙锏的前世今生
古代奇門冷兵器考 | 考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平阳县| 齐河县| 平果县| 泰兴市| 镇雄县| 柳州市| 宁安市| 凤翔县| 丹巴县| 固镇县| 沾化县| 石林| 襄樊市| 南召县| 卫辉市| 吉林省| 外汇| 嘉义县| 洛川县| 廊坊市| 乐山市| 泰来县| 洛阳市| 泰和县| 交城县| 明水县| 东阳市| 古蔺县| 城步| 三河市| 新兴县| 松阳县| 乡宁县| 洛阳市| 雷波县| 兰州市| 高密市| 沾益县| 霍林郭勒市|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