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年多前我還是幾乎不會穿高跟鞋走路的弱雞,現在已經可以穿著8公分以上的高跟鞋暴走一天了。
回想起穿著高跟鞋可以自在走路的開始,似乎是有一次參加活動,當時不知死活地蹬上了一雙高達12公分的高跟鞋,結果被困在一艘游輪上兩個多小時,現場既沒有可以坐的位置,也不能下船離開。活動結束后,我是直接脫掉高跟鞋光著腳走回酒店的……
但那次之后我卻感覺,好像是在某種意義上突破了自己的極限,我開始變得可以輕松駕馭高跟鞋了。而且越來越知道如何選擇更舒適,更適合自己的鞋子了!
雖然大家家里總有幾雙高跟鞋,但真正熱衷穿高跟鞋的女生并不多。
其實除了你懼怕的恨天高,高跟鞋中還有很多好看又好穿的類型,完全可以根據你需要的場合進行選擇!
下面我會根據不同階段、高度和鞋型,
來跟你們系統(tǒng)的講一下高跟鞋到底可以怎么選、怎么穿,
還有文末驚喜,別錯過哦!
從去年開始小貓跟就徹底大火起來,3.5cm~4.75cm的小高度 標配的尖頭鞋,簡直舒適與時髦感并存,很多人都感嘆它為什么才火起來。
但其實貓跟鞋這次算是回潮,它在1950s的時候就火過一次,而且還成了奧黛麗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里的最愛。
她最經典黑裙配小貓跟的look
小貓跟不止是休閑,搭配正式場合也很合適。如果是日常,簡單穿一條緊身褲就OK,會顯得人很利落。
但如果偏正式一點的場合試試搭配裙裝,像奧黛麗赫本一樣能提升氣質感。
小貓跟為了跟腳在買時一定要自己上腳試,或者選一些帶綁帶元素的容易固定。
1939年后綁帶鞋的出現時,可以說是高跟鞋歷史上一個重大突破了。這類鞋因為腳跟露在外面,為了保持平衡鞋跟大多都不高(也有偏高的,所以舒適度扣半星)。
我平日很愛穿這種帶綁帶的,因為普通高跟鞋走快了會掛不住鞋尾。但綁帶反而固定性超強,會緊貼在腳后,健步如飛也沒什么問題。
這類鞋雖然也可以職場穿,但嫂更建議日常穿啦,不然太正式有點老氣。
搭配一個普通的牛仔褲就OK,總有種悠悠的effortless chic感。
雖然都是綁帶,但踝帶鞋的綁帶是在腳踝處固定的,這類鞋鞋跟大多會偏高一些,利用腳背的高度和綁帶的配合打造美感。
20世紀初鞋匠開始用綁帶做設計,所以當時的靴子、高跟鞋上都有系帶的設計。而踝帶高跟鞋真的很幸運,因為??這個時候正好趕上女裝革命,所以女生的衣服、裙子變的越來越短,可以把腳露出來了,踝帶鞋就成了第一批看得見的潮流款!
因為亮點在踝帶上,所以這類鞋設計不會太夸張,日常、職場都能穿。昨天的職場穿搭上,我就穿了一雙綁帶鞋,配合著闊腿褲穿,夠正式卻又有時髦的小心機。
但如果日常穿一定要注意了,綁帶和褲腳其實是矛盾的東西,所以要選9分以上的能露出腳踝的褲子,看起來更輕便(不會懟在一起)。
不然就直接露出小腿,綁帶本來就有顯瘦的效果,顯得腿的線條更精致些。
法式高跟鞋像一個漏斗形狀上寬下寬中間細,這樣的鞋跟反而高度有限。而且因為根部著力點大,會比較穩(wěn)走的時間長了也不會太痛。
之所以叫法式高跟鞋,是因為這類是古時法國貴族的最愛,但直到路易十五時期才被他的情婦蓬帕杜夫人命名。看電影《絕代艷后》里的鏡頭就知道,所有鞋的鞋跟都是這款。
但現在很多鞋其實會簡化法式的鞋跟,變成這樣??。我卻覺得還是原來的鞋跟更有復古味道,也特別些。
這類高跟鞋因為本身會有一定的厚重感,所以在下裝選擇偏材質輕盈的款,或者設計單一的款才不會笨拙。畢竟鞋跟已經夠搶戲了!
細高跟這種偉大的設計還要多謝Roger Viver啊!當初還在為Dior工作時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款細跟高跟鞋,但只是被稱為針頭。
而這類鞋一般會配合特別細長的尖頭,所以穿起來特別颯!也是我參加活動時的最愛,怎么搭配氣場都很強。不過舒適度可以說是沒有……但對于穿高跟鞋的高手來說,也沒什么關系啦!
細高跟真的是一個和什么都百搭,只要閉眼穿就行的存在。可以配牛仔褲
闊腿褲
休閑褲
等等……
對于Mules大部分人的嘗試都是平底鞋,但其實最初Mules可是從高跟鞋開始的。
世界上第一雙Mules是被路易十四穿上的,后來開始在法國宮廷里流行起來,慢慢的穿的多人就更多了。
最初Mules為了方便行走,鞋跟做的都不算太高。但如今為了追求美感,卻做的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么舒適度打低分的原因,真的很疑惑博主們走路是怎么掛住的!反正我只敢嘗試低跟款哈哈,他們真的很棒棒哦。
Mules之所以會一到夏天就很流行,是因為鞋頭的地方包裹的很厚重,要穿的輕薄露出腿才夠好看。所以不管是什么場合,盡量穿一些能露出小腿的搭配準備錯啦!
記得之前Tom Ford先生說過:“穿上高跟鞋,很難不性感。”高跟鞋是讓你從外在上變得更成熟的第一步,而這份性感對我們來說就是讓自己驕傲的自信和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