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大家知道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也有地方稱清明節為鬼節,因為清明節也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由于民間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俗語,所以大部分人會帶著自己的孩子提前去掃墓,它的傳統活動也為掃墓。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說到清明節,不得不提它的幾個習俗。首先,當然是掃墓和祭祀祖先,大多數地區的人們在這一天焚香和祭祀祖先。第二種是斗雞,第三是拔河,拔河剛開始流行于軍中,然后慢慢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了風俗。最后一個是一種訓練射箭技巧的游戲叫射劉。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其他的習俗嗎?不少人打算清明節能有一個愉快的假期,但這次2021年的清明節放假聽說有變,到底放多少天?點擊下方視頻看看吧!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清明節是24節氣當中的一個,也是我國祭祀逝去之人的節日。
右下角你點一個“在看”
小編工資漲2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