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酸菜的日子》
作者:大漠湖 主播:林會玲
小的時候,生活在陜北榆林市古城墻里,每到深秋落葉的時候,天就逐漸變冷,家家戶戶就要腌制很多過冬的酸白菜。我家腌菜多是利用禮拜天,那天爸媽會想辦法借人家的一個架子車,我和哥哥妹妹們要一同去周邊菜農地里購買一大車的白菜回來,腌制兩大缸酸白菜,維持我們冬季過冬時吃,一直要吃到開春4-5月,酸菜都要起白花了,變得更酸難以下咽的時候,有得人家實在是不能吃了,就倒掉了。腌菜時的情景歷歷在目,今天記來懷念。
洗大缸。那時候覺得父親很厲害,那雙大手麻溜的把一個個和我一樣高,我都推不動的大缸,吱溜溜地就旋轉著挪出了家門,里里外外地洗的錚亮錚亮的,又輕松的旋轉著挪回家,兩個黑油油的大缸靜靜地排在那里,等待著腌白菜的到來。
洗大白菜。東家借一個洗衣盆西家借一個盆,一排排地放好,一家人分工負責開始腌菜。父親切掉菜根后,我和哥哥妹妹們就像流水線作業一樣,在排排盆里洗菜,洗凈的大白菜送到廚房母親那里,在開水鍋里煮燙殺菌,白菜--是那種長腿大白菜,綠菜葉很長,煮過的菜葉軟了下來,繞一圈像纏頭一樣纏裹緊菜頭,擺在塑料薄膜或面板等器物上,等待腌制。
腌菜。等所有的菜洗好、煮燙過后,爸媽就開始腌菜了,主要是用鹽技術了,到這步,是父親的活了,他常夸自己腌的菜好吃,實際上我看是他比我媽個子高,頭和身子能伸到甕里,撒鹽撒的均勻罷了。用的是那種顆粒狀的大鹽,一層大白菜后撒一大把鹽,為了酸菜更好吃,還有辣子花椒等輔料也一層層地撒入,到最后,水澆滿,再取一塊壓菜石重重的壓上,算是完成了腌菜。等吃過飯,天也很黑了,感覺這一天是那么的漫長,平時貪玩的我們也就早早的睡了,估計也是累的來著。
說起我們家酸白菜的吃法,那也得說道說道了。到霜凍的時候,父親秋末買的幾大袋子的茄子、豆角,也就要吃完了,該是吃酸菜的時候了。酸菜燴面要說是比較好的了,就是把酸菜與土豆炒過后與下好的白面條燴在一起后,再把新鮮豆腐煮入,臨出鍋時,再將剛熗的籽麻油"吱溜"一聲澆上,舀一碗吃,嘿嘿,好吃!香!。其他的吃法就是土豆炒酸菜了,而且有時不是白面饅頭,雜糧饃,那只有酸菜味真不好吃;如果有豬肉,那感情好咧,盛一倆碗豬肉熬酸菜還不覺得夠;我媽常說我們嘴饞,每當有肉時,爸媽總是說他們不愛吃肉,我們都眼巴巴的盼著父母把自己碗里的肉挑給我們四個家伙呢,我是排行老二,能分的一塊肉自然是高興了。現在才知道,那時候的父母是舍不得吃,都留給我們吃了,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每當憶起童年、少年的時光,更體會"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了。年過半百的我經常回憶過去的事,看來是真的老嘍……
----2018.07.01周日下午海鵬于家里閑來無事記少年事作日志
作者簡介:
欒海鵬,網名大漠湖。自曰:平日偶有感觸,手機文字記錄,三言五語,自娛自樂,并無文字功底,權當日志留念,以備暮年回憶。
主播簡介:
林會玲,網名秋葉飄然。喜歡文字,用心靈的素筆,輕描流年的芬芳;喜歡朗誦,用真摯的情感,訴說生活的點滴;喜歡傾聽,用內心的淡定,傾聽美妙的聲音。
圖文編輯 |雨晴
圖片來源 | 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