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綜藝限薪令”落地,
“躺著賺錢”能否終結
●(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一次幾十分鐘的出鏡,就要數千萬元的報酬,明星大腕上綜藝節目,就是這么牛,電視臺為了收視率,也會十分大方。但是,這個好日子可能要過到頭了。
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通知,明確綜藝節目嘉賓片酬。通知稱,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嘉賓總片酬的70%,電視綜藝和網絡綜藝都需符合上述規定,且節目上線前要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
雖然從通知規定來看,似乎有點不太符合市場要求,采用了比較嚴厲的行政管制手段。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管制”是完全必要的。不然,綜藝節目的嘉賓片酬,也完全脫離了市場規律,成為少數人牟取利益,甚至腐敗的手段。
事實也是,目前的綜藝節目,很多都把請明星大腕作為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的主要手段,由于請的地方多了,明星大腕也是水漲船高,出場費越來越多,節目片酬越來越高,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數千萬。一位明星嘉賓,幾乎占了節目總成本的大半,導致很多電視臺也承受不了,播出成本越來越高。但是,如果沒有明星大腕捧場,又無法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視率,陷入惡性循環。
從演員片酬到綜藝片酬,明星大腕完全成為了市場的掠奪者。而隨著影視拍攝和電視綜藝節目對明星大腕的不斷追捧,也使得這些明星大腕的身價越來越高,不僅影視拍攝承受不了,電視臺也承受不了。更重要的,綜藝節目的成本越來越高,還嚴重影響其他節目的制作和播放,影響電視臺的正面宣傳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明星大腕參加的節目太多,類似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與眾不同,很多電視臺都在絞盡腦汁地編造節目,導致綜藝節目的格調越來越低,有的甚至十分低俗。其直接后果,就是對觀眾產生嚴重的視覺傷害,甚至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如果再不對明星大腕的片酬等予以約束,限制明星大腕過多地參與綜藝節目,電視臺的綜藝欄目將越走越偏,越走越沒有宣傳效果。譬如某電視臺在有關方面限制韓國明星參與中國電視臺綜藝節目的情況下,竟然準備工作照做,待一開禁,立馬就把韓國明星請上電視臺做綜藝節目,且片酬很高。如此地追求收視率,怎么能不走偏呢?
所以,廣電總局的嘉賓限酬政策,是非常及時的,也是完全必須的。需要把握好的是,會不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電視臺會不會與明星大腕串通起來,明里執行政策,暗里繼續以高片酬請明星大腕。即便如此,能夠出臺這樣的政策,仍然會對不正常的綜藝節目高片酬等形成有效約束。所以,新規是一種非常及時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從影視圈到綜藝市場,限薪令是對圈內明星整體高片酬的一種管控。雖然可能并不能根治薪酬亂象的問題,但至少對整個行業都會有極大的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