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現在賣掉房子聰明還是愚蠢?房價會迎來下跌嗎?
(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房價的話題又多了起來,特別是開發商開始借助“金九銀十”之機,大打降價促銷之牌,帶來房價下跌預期之后,一些購房者在問,如果此時將房子賣掉,好還是不好,是愚蠢還是聰明呢?房價會迎來真正的下跌嗎?
顯然,這是一個沒有前提、也就不太好回答的問題,亦即所賣掉的房子是什么性質的房子,是用于投資的房子,還是多余的房子,抑或是自己居住的房子。是炒作的房子還是改善居住條件以后多出的房子,抑或是不能對外說明其真實情況的。不同性質的房子,適用的解決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投資的房子,且是用杠桿資金來投資的,現在賣掉,可能不算是一個最聰明的舉動,但至少不是一個愚蠢的舉動。要知道,按照目前的樓市調控政策,特別是中央明確指出,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也就意味著房價繼續快速上漲的空間已經沒有,繼續快速上漲的希望也將徹底破滅。房價不漲了,或者上漲的幅度很小了,對用杠桿資金投資的人來說,當然是不劃算的了。如果不把房子賣掉,就有可能出現虧損。相關機構甚至說,現在有一半持有房產是虧錢的。所以,投資房產的人,現在確實應當考慮是否將房子賣掉了。賣掉或是止損的一種方式,也可能是減少收益的一種手段。
而要賣掉投資的房產,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十分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有人接手嗎?能賣得出去嗎?賣不出去,就算愿意賣,也是一句空話啊。千萬不要以為,房地產一直是賣方市場,一定條件下,也會轉化成買方市場。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慢慢地向買方市場轉變,由購房者決定市場的走向。因此,不僅要取決于房產擁有者想不想賣,還取決于購房者想不想買,房產能不能賣得出去。這對投資房產的人來說,是一種考驗。
如果是多余的房產,也就是說,并不是刻意投資的,或者說是改善居住條件后多余的房產,到底該賣還是該留。我們覺得,賣和留都沒有什么問題。原因就在于,所持有的房產,并不是靠杠桿資金等投資的,而是在改善居住條件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如果沒有房貸什么的,繼續持有房產,并找好機會將房子出租出去,還是比較可行的,也是必須的。畢竟,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租賃房產將來還是趨勢,如果把多余的房產轉變成租賃房,或許會是一種比較好的投資機會。所以,沒有必要將房產賣掉。就算房價下跌,也可以持有。從長遠考慮,房價還是會漲的,只是上漲的幅度比較小、價格比較平穩。
居住房要賣還是要留,這個問題,不必考慮。除非是為了改善住房條件,籌集新房購買資金,需要賣掉現在的房子,再去購買新房,可以賣掉。不然,沒有任何條件將房子賣掉。賣掉以后再租嗎?這就變成了變相投資了。如果確實預料到房價會跌,當然可以將房子賣掉,先租房,再等待房價下跌后買回來。問題是,這樣折騰的時間成本、勞動成本、心理成本也很大,考慮過嗎?除非為了孩子上學等,原本就要在學校附近租房幾年。否則,真的沒有必要將房子賣掉。
未來的房價,短期穩定中下跌,下跌幅度不會很大。長期穩定中上漲,上漲的幅度也不會很大,主要是通貨膨脹式上漲、購買力上升式上漲,而不是炒作式上漲。炒作式上漲現象,今后還有可能出現,但決不會太多,且一出現,就會受到政策的嚴厲調控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