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時
這里不僅有鄉土味
微信公眾號:鄉土寧海
原標題:楊廣的多面人生
——讀《資治通鑒》之隋煬帝楊廣
本文分上下兩集發布
敬請關注
編者按
《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史學巨著,問世以來,不僅成為歷代帝王的必讀之書,而且也是值得社會各階層人們閱讀的一本歷史著作。吾鄉鄉賢胡三省說過:“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鑒序》)在胡三省的家鄉寧海,提倡閱讀《資治通鑒》,于快餐文化風行之時,或許不無意義。“鄉土寧海”平臺轉載《同樂園》報的《資治通鑒》閱讀專欄,就是為了提高大家的閱讀興趣,交流讀后心得,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與支持,歡迎文末留言。
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帝王之一。人們歷來對他的印象是窮奢極欲、荒淫昏庸的亡國之君,并不了解此人能文能武,頗有才能,奪嫡即位,極有手段。在位14年間,修運河、巡西域、游江南、征遼東,既有所作為,又濫用民力,將一個結束了長期戰亂的、經濟發展、人口劇增、社會安定、國庫充盈的隋皇朝,迅速地推入覆亡的深淵!那么,楊廣究竟是如何自取滅亡的呢? 他的多面人生又給后人什么樣的警示呢?二十歲前后的楊廣是個聰明多智、能文能武的年輕才俊。公元588年,隋文帝興兵征討南陳朝的陳叔寶,動用的總兵力是五十一萬八千人,共有行軍總管九十位,都受晉王楊廣的節度指揮。征討開始后,吳州總管賀若弼從廣陵率先渡過長江, 隨后攻克京口;廬州總管韓擒虎則率領將士五百人從橫江浦夜渡采石,迅速攻占姑蘇;接著,賀若弼從北道,韓擒虎從南道,齊頭并進,夾攻建康;蘄州總管王世積以舟師出九江,破陳將紀瑱于蘄口,陳朝沿江的守軍望風潰敗,楊廣很快率軍進入建康。此時的楊廣剛二十歲,雖然這一次平陳的策略出自左仆射高颎,領軍打仗有賀若弼、韓擒虎等一批戰將,但是楊廣畢竟是這五十余萬大軍的主要統帥,要協調好九十位行軍總管,使這次平陳之戰有條不紊、快捷順利地推進,無不表明年輕楊廣帶兵指揮的才能。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說他“少長兵間,小有才而戰屢克”(《讀通鑒論》卷十九) 這是確實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楊廣進入建康后,認為陳朝中書舍人施文慶接受委命,卻不忠心國事,反而諂媚為奸,以蒙蔽天子耳目; 前中書舍人沈客卿重賦厚斂,盤剝百姓,以博取天子歡心,二人與太市令陽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景等人都是禍國害民的奸臣,于是楊廣斬五個佞臣于石闕下,以謝三吳地區的百姓。此時的楊廣是非分明,很得民心。加上他又讓高颎等人收繳南陳地圖和戶籍,封存國家府庫,金銀財物一無所取,因此當時天下人無不稱頌楊廣的賢明。公元590年,楊廣被任命為揚州總管,鎮守江都。在其后的十年間,他大量擢拔南人中有威望者,實施文化羈縻策略,利用江左士族信仰佛教的特點,通過高僧大德的威望加以安撫,以消除江左士族對關隴貴族的抵觸情緒。楊廣喜好讀書寫作,在任揚州總管期間設置的王府學士多達百人。他經常讓這些人進行修撰工作,從經術、文章、兵、農、地理、醫、卜、釋、道以至賭博、鷹狗等無不羅列,共編成書三十一部,一萬七千余卷,直到他登上帝位,前后近二十年時間,修撰工作從未停止。《資治通鑒》說:“晉王廣美姿儀,性敏慧,沈深嚴重;好學,善屬文。”(《資治通鑒》第179卷)楊廣不僅風度翩翩、性情沉穩、好學善文,而且寫的詩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詩的清麗與北方詩的雄放兩種風格,開魏晉以來一代新的詩風。他在西巡時寫下《飲馬長城窟行》,開頭四句詩:“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意境雄邁高遠,渾厚凝然,頗有魏武之風。又如他寫的《春江花月夜》兩首,其一曰:“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寫春夜潮生,繁花盛開,江波激蕩,月星交輝,后人評曰:“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描寫春江花月夜景,無疑是從楊廣這首詩中得到了啟示。
矯情飾行 奪嫡即位
楊廣在皇位面前,則顯露出巧于偽裝、工于心計、誣陷誹謗、手段兇狠的另一面。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次子,但他早就覬覦太子之位。當他得知楊堅對太子楊勇的恩寵開始衰落,獨孤皇后更是經常派人去東宮窺伺探查,找楊勇的過失和罪過時,于是加快了奪嫡的步伐,所用手段頗不光彩。
彌自矯飾,竭力偽裝。為了討好楊堅和獨孤皇后,楊廣只和蕭妃住在一起,對后宮所生子女都不去撫育,獨孤皇后因此多次稱贊楊廣有德行。對于朝廷中執掌朝政的重臣,楊廣都竭力恭敬結交,禮貌謙卑。文帝和獨孤皇后每次派身邊的人到楊廣的住處,無論來人的地位高低,楊廣必定和蕭妃一起在門口迎接,為來人擺設盛宴,并厚贈禮品,于是來人沒有不稱頌楊廣為人仁愛賢孝的。楊廣深知隋文帝是個注重節儉、嚴禁鋪張浪費的人,所以在楊堅與獨孤皇后駕臨他府第時,他就將他的美姬都藏到別的房間里,只留下年老貌丑之人,身著沒有文飾的衣服出來服侍;房間里的屏帳都改用樸素的幔帳,斷絕琴瑟絲弦,不讓拂去上面的灰塵。文帝看到這種情況,很是高興,以為楊廣不好聲色。從此,文帝喜愛楊廣超出別的兒子。(見《資治通鑒》第179卷)無中生有,肆意誣陷。楊廣被任命為揚州總管,他進宮向獨孤皇后辭行時,跪在地上流淚說:我性情見識愚笨低下,常常顧念平時兄弟之間的感情,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皇太子,他常常滿懷怒氣,想對我誣陷殺害。我常常恐懼讒言出于親人之口、酒具食器中被投入毒藥的事情發生,因此我非常憂慮,念念在心,憂懼遭到危亡的命運。太子楊勇雖然生活不很檢點,但是性情寬厚、直率任情、從無弄虛作假的品行,對于楊廣也根本沒有誣陷誹謗、投毒陷害的事情發生,楊廣這樣一番似是而非的哭訴,無一件事實依據,竟然引得獨孤皇后大動肝火:我給他娶了元氏的女兒,他竟然不以夫婦之禮對待,卻特別寵愛阿云,使元氏生下了這么多豬狗一般的兒子。先前,兒媳婦元氏被毒害而死,我沒有特別地加以追究,為什么他對你又生出如此念頭!我還活著,他就如此!我死后,他就該殘害你們了!楊廣跪在地上,嗚咽不止,獨孤皇后更是下決心要廢掉楊勇而立楊廣為太子。收買權貴,沆瀣一氣。楊廣先是拉攏安州總管宇文述,通過宇文述再收買大理少卿楊約及其兄長楊素。所用的辦法是:宇文述邀請楊約和他一起暢飲、賭博。每次宇文述都裝作賭輸,把楊廣所送的金寶輸給楊約。楊約因此向宇文述表示謝意,宇文述就趁機轉達楊廣的意思,說道:恪守常規固然是人臣的本份,但是違反常規以符合道義,也是明智之人的期望。宇文述所謂恪守常規,是指恪守嫡長繼承的常規;所謂違反常規,是指不按嫡長繼承的常規傳承皇位。明智的人臣既要恪守常規,又要違反常規以符合道義,說得何等振振有詞!你們楊氏兄弟執掌大權多年,得罪人無數,皇太子又切齒痛恨當政的大臣,你們這些人真是前景堪憂;而現在皇太子不為皇后所喜愛,皇上平素就有廢黜皇太子的意思,這是絕好的機會,如能把握機會,建立大功,便可以去掉累卵之危!這一番話更是直擊楊氏軟肋,楊素果然聽而從之。楊廣的上述三步,精準而且有效,在楊素和獨孤皇后的夾攻之下,隋文帝楊堅很快就下定了廢太子楊勇的決心。先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等人交付有關部門進行審訊,然后由宰相楊素舞文弄墨,羅織罪名,以構成楊勇下獄之罪,把楊勇和他的幾個兒子都拘禁起來,并逮捕了他的部分黨羽。不久,楊堅正式立楊廣為皇太子,并把楊勇囚禁在東宮,交給楊廣管束。到了楊廣即位之后,楊廣不僅立即派人縊殺了楊勇,而且對其他子侄幾乎是斬盡殺絕,暴露出極其兇狠的嘴臉。王夫之在比較楊勇和楊廣之后說過:“勇雖不德,然知廣之陷己,終未嘗求廣之過暴之父母之前”,又說:“勇無言,而廣亟于譖,勇猶自處于厚,而廣之不仁不可掩矣。”意思是楊勇雖然不檢點,但知道楊廣陷害自己,卻始終沒有收集楊廣的過錯向父母報告,直至楊勇被廢,他也終于沒有訴說被楊廣誣陷并指責和揭發楊廣的隱惡,而楊廣卻多次誹謗楊勇,所以楊勇還算厚道,但楊廣的不仁卻是不可掩蓋的事實!楊堅原是個洞察人情的人,此時卻完全昏了頭。上柱國、尚書左仆射、齊公高颎與高左衛大將軍五原公元旻、文林郎楊孝政、洗馬李綱、大理卿梁毗等朝中大臣,都反對廢長立幼,竭力勸說楊堅,全都被拒絕,而且高颎被免去官職、元旻和梁毗被投入監獄、楊孝政遭到鞭打。就這樣,言路被堵,讒言蜂至,楊堅要逃脫被陰謀篡權者利用的可悲下場,已經完全沒有可能!【欲知后事如何,下周一再分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