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大家誰的書法最值錢,可能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王羲之的名字,可惜王羲之沒有真跡傳世,他的《平安帖》(唐摹本)在2010年時賣出3.08億元。同樣在這一年,書法拍賣史上最貴的作品誕生,它的作者比較出人意料,是“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
2010年,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舉行,由于這是保利拍賣會五周年的特別活動,主辦方極為用心,搜集海內外珍貴藏品,其中就包括黃庭堅這卷《砥柱銘》,起初它的底價是8000萬元。
但隨著競拍者一次次加價,它很快破億,起初加價500萬一次,后來更是到了1000萬。最終《砥柱銘》以加傭金4.368億元成交,成了書畫拍賣史上最貴作品,至今依然保持。為了讓買家安心,黃庭堅第三十五代孫黃君,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證明此作是貨真價實的真跡。
《砥柱銘》正文82行、407個字,長8.24米,單字大小約7厘米,如果再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這是黃庭堅大字行書里程碑之作,代表了他的巔峰水平。黃庭堅書法受到蘇軾影響,并從李邕、徐浩、顏真卿、“二王”以及《瘞鶴銘》中學習用筆與體式。
黃庭堅極為推崇張旭、懷素,也像他們那樣從日常生活場景悟出書法奧秘,他的“蕩槳筆法”就來自于常年觀察船夫搖槳。宋徽宗趙佶評價黃庭堅書法:“如抱道足之士,坐高車駟馬之上,橫鉗高下,無不如意”。
《砥柱銘》筆法豐富,值得玩味。以“之”“道”“威”三字為例作一分析,黃庭堅逆鋒起筆、中鋒右行,摻以顫筆處理,行至盡處轉向左上收筆,沉著勁挺、骨力豪邁,還有幾分立體感。不同的字,橫畫也有尖鋒、提筆的區別。寫撇畫時,則是邊行邊提、快速出鋒,所以有“長槍大戟”的暢快感。
捺畫有平捺、斜捺、反捺等,時而行至捺腳時稍頓,然后向右出鋒,時而折筆向左下出鋒,形成鉤畫。黃庭堅的字,筆筆都有來處,字字蘊含豐富的處理,深諳古人成法,又有個人風格,所以有人評價“宋四家”只有蘇軾和黃庭堅到達了“開宗立派”的高度。
《砥柱銘》結字開張、落筆奇崛,是書法史上大字作品的一座高峰,彌補了“二王”筆法難寫大字的不足,不僅前無古人,時至今日也無人能超越,值得好好臨摹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