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我寫了一篇小文章,介紹希臘可再生能源的情況:
2019年,希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例是19.677%,略低于歐盟的平均水平,在歐盟國家中排名第13名,高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國家。由于地中海氣候和山地、島嶼地理因素的影響,希臘擁有發展風能和太陽能的獨特優勢。過去十年來,雖然希臘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泥沼之中,但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資源在希臘得到快速發展,占希臘能源消費的比例不斷增加。到2030年,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資源占希臘能源消費的比例,很可能達到50%以上,希臘將成為歐盟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霍慶川,公眾號:我們在希臘希臘的再可生能源,比例有多少?
那篇文章發布之后,有讀者朋友給我留言,問我希臘有沒有核電站,我告訴他說希臘沒有核電站;他接著問我,希臘為什么沒有核電站。我告訴他說,我需要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今天,我帶著答案走來了:
一、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底,在全世界范圍,只有32個國家和地區建有核電站。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核電站,從某種意義將講,具有科技發達和經濟發達的雙重意義——換句話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是沒有核電站的。
二、由于擔心核泄漏、核電站投資巨大等多種原因,核能在全球商業總發電量中所占份額繼續緩慢而穩定地下降,從1996年17.5%的峰值降至2018年的10.15%;2018年,14個國家的核能發電量增加,12個國家下降,5個國家保持穩定;2018年,六個國家(中國、匈牙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核能發電量。
2020年11月
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獲得了歐盟EUR認證證書
三、在歐盟27個成員國當中,有13個歐盟成員國擁有核電站,名單如下:
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德國、西班牙、法國、匈牙利、荷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芬蘭、瑞典。
四、英國脫歐之前,歐盟14個國家的核電占歐盟發電總量的28%(2018年數據),為歐盟貢獻了50%的低碳電力,核電是歐盟最主要的電力來源——英國脫歐后,上述比例會有所下降。在歐盟13個擁有核電站的國家中,核電比例最高的五個國家分別是:
1、法國,占發電量的72%;
2、斯洛伐克,占發電量的54%;
3、比利時,占發電量52%;
4、匈牙利機組,1占發電量51%;
5、瑞典,占發電量40%。
如果按照核電發電量來排名的,法國核電發電量排名第一、德國排名第二、瑞典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四。
中國企業正在進軍歐盟核電市場
五、包括歐盟在內,在全世界范圍內,核能都被視為一種低碳能源——核能雖然是低碳能源,但終歸不是可再生能源。在歐盟內部,不同成員國對核能(核電)的態度區別很大。
2019年,可再生能源占歐盟總用電量的34%,略高于2018年的32%。2019年,在歐盟的可再生能源,35%來自風能、35%來自水能、13%來自太陽能、8%來自固體生物燃料。
六、在英國脫歐之前,在28個歐盟國家中,擁有核電站的國家有14個,沒有核電站的國家也有14個,各占一半;英國脫歐后,在27個歐盟國家中,擁有核電站的國家有13個,沒有核電站的國家也有14個,沒有核電站的國家超過了擁有核電站的國家。過去10年來,由于核電站設備老化和對于核泄漏(核安全)的擔憂,歐盟國家核能發電量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而且,歐盟各個成員國在核電政策上分歧越來越大……在歐盟,經過幾十年來的發酵和積累,反對核電的力量越來越大,發展核電成了一種“政治不正確”,民選政府很難做出上馬新核電站的政治決定——換句話說,包括希臘在內,沒有核電站的歐盟國家幾乎不太可能在未來成為有核電的國家。
七、希臘沒有核電站,主要原因有兩個:
1、核電站對投資金額和技術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希臘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再次強調一下,核電站是一個科技含量極高的系統工程,不是什么國家都能擁有的“大寶貝”。
2、希臘的褐煤很豐富,用褐煤發電就能滿足希臘的電力需求。歐盟的核電站,大部分建于2000年之前,在2000年之前,歐盟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要求很低,希臘采取褐煤發電就足以滿足需求,沒有必要上馬核電站。
1990年以來,煤炭發電量占希臘全國發電量的比例,一路下降,在2018年迎來拐點——2018年,天然氣發電量超過了煤炭發電量。 霍慶川,公眾號:我們在希臘「原創」希臘用什么來發電?
八、隨著中國與歐盟完成投資協定的談判,為中國企業進軍歐盟核電市場掃清了障礙。中國核電企業具有技術、成本等多種優勢,未來很可能會在保加利亞、捷克、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獲得核電訂單——2016年,中廣核于公司與法國電力集團組成聯合體,獲得了英國核電站項目。希臘雖然沒有自己的核電站,但有可能用上來自保加利亞等歐盟國家出口的核電。
霍慶川
2020年1月9日于希臘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