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朋友在后臺給我發消息:“可以為廣大的高中教師,做一做代言嗎?我們高中教師起早貪黑,周六周日、寒暑假工作,已經失去做為一個人的正常權利。”
忽然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師,他整整帶了我們三年,天天和我們一個作息時間——不,比我們的作息時間更緊張,因為他要比我們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對于老師的付出,做學生時感覺不到什么,但等自己長大成人、成家,才知道如此大的時間投入,意味著對個人家庭生活的巨大犧牲。
當老師累,當高中老師,那是累上加累。我身邊有很多高中老師,他們一年到頭,真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學校,給了學生。
所以,有感而發,寫了那篇《有一種累,叫高中老師》。
02
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閱讀量也相當大。
但同樣,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網友的留言:
“在哭訴老師辛苦嗎?那就別干了。一年上半年班,每月還有八天休班,還有小長假十三個月的工資,既然覺得累就不要干了,你們還想怎么樣才覺得滿足,為什么不看看每天四五點起床的人他們有多累多辛苦,為什么不看看工地干活的人,背井離鄉四處奔波打工的人,最惡心那種又想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的假人”。
不知道哪個地方的高中老師一年只上半年班,還能有雙休日、寒暑假和十三個月工資,我真的沒聽說過。
反正,在我們這兒,如果高中老師一年只上半年課,恐怕家長都不干。
想給作者回復交流一下,結果卻發現“TA暫未關注你”。公眾號是設置為只有關注才能留言的,也就是說,人家辛辛苦苦上來就是為了罵你,罵完就走了,根本就不給你解釋的機會。
03
其實這種人,不理也罷,因為他的邏輯根本禁不住推敲。
還有比自己辛苦的工作,于是就不能抱怨累,這是哪門子道理?
照這么說,那些四五點起床的也不能抱怨,因為還有三四點起床的;在工地干活的也不能抱怨,因為還有討飯的;討飯的也不能抱怨,因為還有一輩子臥病在床的;臥病在床的也不能抱怨,因為還有死了的。
在網上,從來不缺“杠精”。
但為了抬杠而抬杠,真的好么?
教師的工作是什么性質,算不算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這一點從官方到民間都有定論,你非得讓他們和更辛苦的工作去比,有意思么?
04
確實,跟凌晨三四點掃馬路,一個月掙著最低保障線的清潔工大爺比起來,教師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一個月掙好幾千塊簡直是在天上。
如果讓他們交換,告訴大爺一個月有好幾千的收入,有五險一金,有雙休日寒暑假甚至十三個月工資,大爺肯定愿意和教師換。
但讓小學文化的清潔工大爺教你的孩子,你愿意嗎?
勞動無貴賤,職業無貴賤,人格無貴賤,我們無意輕視任何工作、輕視任何人,可更多的時間與智力投入應該換來更多的回報,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否則,我們讓孩子努力學習還有什么意義?
05
其實近年來,教師因為待遇不好而辭職的情況不是沒有,而是越來越嚴重。
去年的《錢江晚報》就曾報道說,杭州出現了公辦教師辭職潮,很大一部分辭職教師去了民辦學校或培訓機構,一部分自己單干,這些老師大部分都是學校里的骨干。
杭州某城區教育局人事科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以前學校招聘老師,只要發一條通告就可以了,不愁招不到人,“這幾年招聘,有些崗位甚至出現了報名不足的情況。”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安徽,在今年6月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報名的第二天,居然“全省638個職位無人報名,1504個職位未達到開考比例,1201個職位資審合格為零,501個職位資審合格只有1人,1943個職位無人繳費,3135個職位競爭比小于3,其中329個職位競爭比為2:1,另162個職位剛好達到比例3:1……”
另一則來自安徽的消息是,為了彌補教師的缺額,安徽省計劃定向培養2500名鄉村教師。中考成績330分以上(除去體育和實驗成績)的考生就有資格被師范類專科學校錄取,5年后就能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以前是最優秀的初中生才能上師范,現在是連高中都考不上的初中生就可以報師范,而且據說還報名者寥寥。
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一個令人擔心的傾向,就是公辦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正在下滑,而優秀的人才正在流失。
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像有些國家一樣,有錢人家的孩子花高價去上私立學校,那里聚集了高薪的優秀老師,平民或窮人的孩子上公立學校,大家快快樂樂地進行素質教育,長大后給人家打工。
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06
尊師重教,不能只掛在嘴上。
“覺得當老師辛苦就別干了,有的是人干”,這樣想的人多了,我們的教育就完了。
在教師中確實有一些責任心差,能力不強的人,但這不是我們對教師這個群體口誅筆伐的理由。
我們應該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來做教育,優秀的教師多了,那些不好的教師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反之,如果好教師會越來越少,差教師就會越來越多,被坑的還是我們的下一代。
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理應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