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常明:強盜與佛(《水滸璅語》之十)

魯智深在《水滸傳》里有兩種形象:

方成繪魯智深

一種是膽大心細,這在他救助金翠蓮時故意拿一個長凳坐著不讓人靠近、野豬林救林沖時不讓董超薛霸盤問姓名、在梁山上反對招安時提出非常理性的反對意見都可以看出,這個個性是一貫的。

另一種是大膽卻胡作非為,大鬧五臺山一節他不將金剛放在眼里,不將佛祖、關公放在眼里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擾亂佛堂、醉酒打山門,別人不賣給他酒,他便一腳向那人的胯下踢去——分明是個強盜。

作出家人的時候當強盜強迫別人賣酒,但做了強盜、到二龍山落草以后反倒替別人扶危濟困,有一些出家人的風骨——本該作佛的時候做了強盜,本該做強盜的時候卻做了佛。

當然,如果純粹從文學史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認為魯智深在五臺山上這兩回是雜糅了其他的傳說、故事的,但《水滸傳》作為一部文人參與程度相當高的小說,作者為什么不將兩處情節統一起來,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

孫忠會繪魯智深

何況,五臺山上的情節我們可以用作者忘了統一情節來解釋,那么魯智深的坐化則應該屬于作者的有意為之了。

那夜,魯智深聽到潮信響,想起了師父“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子,便問其他僧侶道:“既逢潮信,合當圓寂。眾和尚,灑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一個和尚非但不懂佛經、佛理,便連“圓寂”這樣的佛家用語也不知道,可見他在五臺山上時連一些正經話也沒有跟那些和尚說起過。

魯智深這一生為俠、為盜,是臨死才做了和尚的。他在圓寂前寫的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反倒有些禪意。

他一生行俠,自打鎮關西、救金翠蓮時開始,上山為僧只是避免人命官司的權宜之計,作為豪俠魯智深是不愿居于人下,無論是長老、關帝還是佛祖,當然也不受規矩的束縛,這就要有意打破佛家的清規。而后救林沖、打周通、火燒瓦罐寺,直到殺鄭龍、奪取二龍山,強盜之行也無一不是行俠。

顧炳鑫繪魯智深

他雖然剃度在出場,卻在結束才入空門,他的真正出家是在打方臘之后告訴宋江說:“灑家心已成灰,不愿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無他,魯智深行俠一生,發現行俠靠一人不濟事,救得了金翠蓮卻救不了玉嬌枝,靠梁山也不濟事,群雄的最終結果無非是死且星散,靠朝廷也不濟事,忠心的戰死沙場,奸佞的作威作福。

世界上的俠是有限的,而冤屈是無限的,這才心灰意冷——以前做和尚是避禍,現在做和尚是避世。但避世依然是當和尚的初等境界,因為和尚不是為了躲避而是為了迎接,不是回避世界,而是要回向世界。

所以他臨終時反而醒悟,認可了“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的“我”才是真我。這就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回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這也是我們常人能夠理解的佛法最高境界。

武松的一生,至少從《水滸傳》的文章看,其境界不如魯智深。他的星號是“天傷”,“傷”即為人所騙、為人所誤。

他原本相信法律,在兄長武大被潘金蓮殺害以后,武松原意通過法律來解決,但左右不是辦法,最后只能用私力救濟的方式來解決,可見法不可信。他被張督監留用,卻轉瞬被誣陷為盜賊,這和林沖誤入白虎節堂的方式是一路的,可見人也不可信任。何況在這個故事里還有玉蘭以情人的名義參與,于是情也不可信任。

自然的,金圣嘆早已指出:“張都監令武松在家出入,所以死武松也,而不知適所以自死。”作為都監,要弄死武松,實在是有很多辦法。

但武松醉打蔣門神雖然不過是黑吃黑,但因為他打虎、殺嫂而被綁上了道德名義,所以張督監不但要在肉體上把他消滅,還要在精神上把他弄垮,因此必須誣陷武松是賊,才能讓他死也抬不起頭來。

而這就必須先要對武松禮賢下士不可。武松之所以對他們殺盡滿門,不是因為自己險些去死,而是因為名頭受到了侮辱。

連環畫《武松》

再遇到宋江時,宋江只是勸武松不要落草,“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相比于柴進莊上宋江依依不舍、又送銀子又百般囑咐,中間差得多了。

可見宋江標榜的“忠義”也不可靠——后來宋江提出招安,武松站出來反對,未必不是此時就落下的心病。所以“眾虎同心歸水泊”時,武松只引薦了魯智深和楊志,并沒有和宋江多敘舊的話。

往后的武松有時和魯智深一道作為悍將出戰,有時單靠自己一人迎敵。除了反對受招安一節尚且有他的思想之外,其他的地位只是一個殺人的工具。所以武松因絕望而至于無情,是特別符合古人“無欲則剛”的思想的,所以金圣嘆屢屢稱他是“天神”,恐怕就是看中他沒有情感的緣故。

顏梅華繪武松

武松辭別宋江時沒有像魯智深對宋江那么多解釋,只是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愿赴京朝覲。”宋江明白武松的心意,只說:“任從你心!”這是懂得武松的。但武松的“無情”并不是“空”,仍然是執迷于背叛、殺戮,仍然在懷疑甚至懷恨這個世界,而不是愛這個世界。

所以他仍然執迷,仍然不悟,并沒有真正像魯智深臨終時一樣放空,只是心有怨恨,有求于佛,更談不上大徹大悟。到了《水滸后傳》里,陳忱安排武松回憶自己一生經歷,說自己景陽岡打虎“算不得英雄,不過一時粗莽。若在今日,猛虎避了他,張都監這干人還放他不過”,這才是真佛。可惜在《水滸傳》的本文當中,我們是看不到這一層次的了。

朱興華繪公孫勝

與魯智深、武松不同,公孫勝一出場便是道士,但出場的時候也是要劫生辰綱的強盜。道士與強盜這兩個身份在公孫勝身上并不矛盾,他的徹悟比魯智深和武松都要早。

其實,建立道教的時候張道陵本就有離開朝廷、自行救助萬民的意思,那個時候是反抗朝廷的行俠仗義,也是布道者的慈悲為懷。后來張角黃巾起義,張魯割據一方,按當時的判斷,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大盜,但張魯占據政權卻還是施舍糧食、用法寬恕民眾,未必都是盜賊的行為。

公孫勝看中宋江的勢力,借下山接引老母的理由離開山寨,這是故意引起宋江的注意。但他只有重新站隊的世俗心,卻并非為了富貴的名利心。公孫勝的權力欲望并不強烈,宋江授予他掌管機密軍師的職位,但他無心決策。

他幾次為梁山出征都是破敵人的法術,而不是在戰爭策略上對梁山群雄有所幫助。他自居于術士而不涉于機密,所以能夠在政治中全身而退。他作為俠客知道行俠的尺度,所以平定遼朝以后立刻離開梁山大軍,不與方臘做龍虎之爭。

相對于魯智深,公孫勝對于行俠的目的、手段和俠客對社會的能力有更為清醒的認識;相對于武松,盡管兩人都是冷眼看世界,但公孫勝多了一點熱血,他的思維是理性而不是絕望。

李逵下山迎接公孫勝時遇到了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羅真人將梁山之事定性為“此非出家人閑管之事”,其境界與公孫勝相比遠遠不如。道家一向崇拜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為“三清”,而公孫勝的道號是“一清”,可見作者對其期許亦不在小。

如果從這個角度考察公孫勝,其智取生辰綱正是佛道兩家講究的回向,就是從世俗的苦難中超脫之后又跟著世俗的人一同經歷苦難,最終把世間的人都渡入極樂真地,才是佛與道的成功。

公孫勝的道行雖然未必到至真至美的境界,但是他的回向,追尋的真理與正義則也是任何一個有良知英雄的本分。因而作為俠客的公孫勝非但不是強盜,反而是英雄。在任何一個時代,把英雄認作強盜或者把英雄逼為強盜的事情太多了。

公孫勝的學生有樊瑞、朱武。

孫敬會繪樊瑞

樊瑞出場時也是一個江湖術士,但剛出山時欲望極重,揚言要吞并梁山泊大寨。但樊瑞終究是術士,而非道士——自古道術有別,“道”是境界、是精神,而“術”不過是方法——“術”被稱作“小道”,又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混世魔王”遇到了“一清道人”,當然只能服膺,拜為師父。

而且終一部《水滸》,樊瑞沒有再用過法術,只是作為步兵頭領領軍作戰而已。把術去了,只留下人,當然也是成仙、成佛的一種路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煜暉老師:水滸僧道形象之比較
趣話《水滸》之最
水滸中,為何阮小七鄙視宋江,武松輕視宋江,公孫勝無視宋江?
梁山只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嗎?其實還有降龍伏虎羅漢
梁山108好漢,以一敵百的好漢只有3人,其他人都辦不到
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33部書籍:24 義旗奮英雄淚血染水泊——《水滸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漳州市| 志丹县| 弥勒县| 珠海市| 西畴县| 广东省| 余庆县| 兴业县| 阳朔县| 高青县| 将乐县| 正镶白旗| 莱芜市| 青阳县| 中牟县| 昌宁县| 南岸区| 潮安县| 正定县| 普宁市| 东丰县| 灵石县| 乡城县| 淅川县| 高台县| 海门市| 湾仔区| 巢湖市| 平谷区| 天等县| 西丰县| 聂荣县| 浦东新区| 若尔盖县| 双辽市| 宜昌市| 斗六市| 正阳县| 平果县|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