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講開肩的文章,有的地方我并不認同,感覺是邏輯難以自洽。不過給我對肩胛骨的解剖也提供了一些思路,值得寫一下。
平時我們手臂動作是不僅是盂肱關節的參與,盂肱關節就是指肱骨和肩胛骨的連接。這里還有另外兩個關節,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這屬于是輔助關節。
不過今天的重點是肩胛骨的運動,也就是肩胛胸關節,肩胛骨和胸骨之間的這個關節。同樣也有6個方向的運動,分別是:
肩胛骨的上抬和下降,這個過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慫肩膀和肩膀遠離耳朵的兩個運動。上抬主要是用到的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大肌上束。下降主要用到的是背闊肌、斜方肌下束、胸大肌下束。
肩夾骨的前伸和后拉,前伸主要用到的肌肉是前鋸肌、胸大肌,后拉主要用的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
下旋和上旋,這兩個方向的運動就是常說開肩的關鍵,不過這兩個關節也不是獨立運動的,它的動作是由手臂帶來的,也是被動的。下旋用到的是菱形肌。這里就和今天的文章存在分歧的地方,作者把肩胛骨上旋無力歸因于前矩肌,把下旋無力歸因于胸小肌緊張,這著實是有些牽強。
最后還是說一下我的觀點之所以稱下旋和上旋是開肩的關鍵,這也是和瑜伽中常說的肩膀下沉一個原理。可以用反正法試想一下,如果是肩胛上提也就是聳肩的練習開肩,這樣只會讓斜方肌更寬厚。
總結寫到這里我也已經邏輯混亂了,因為我的思維被局限在作者的思維中,所以要跳出來整理自己的思路。
補充一下,肩胛骨上旋和下旋就是手臂向上抬和下降,這就是外展和內收。當外展超過30度就需要肩胛骨的參與,外展60度時鎖骨也會參與出來,外展超過90度時肩胛骨和鎖骨都必須參與。似乎了解這些也沒有太大用處。
我現在對解剖知識算是比較了解了,接下來就應該是更多的案例分析,這算是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
關于開肩的話題,要打開的關節和拉伸的肌肉有很多,整體的說就是胸部肌肉和關節。而關節的打開更多取決于肌肉的韌性,所以開肩說到底還是拉伸胸部的肌肉為主。還有要注意的是開肩一定不能聳肩縮脖子,這只會導致頭伸,自我感覺是胸腔打開,但本質上只是脖子在往前伸。正確的唯一的做法就是讓肩膀下沉遠離耳朵,無論是手臂上舉的開肩,還是手臂下將的開肩都是如此。
今天的文章寫的很水,原因也是對動作、關節理解不到位,所以以后就是更多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