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
在了解骨盆前傾之前,首先復習和骨盆周圍一系列的主要肌肉。
這些是腰部的腹肌,主要以腹直肌為主,它起于恥骨聯合上緣與恥骨肌,止于第5至7節肋軟骨外面以及劍突。
然后是背部的腰大肌,起于腰椎體側面和橫突,止于股骨小轉子。
臀部肌肉以臀大肌為主,起于髂骨翼外面后部、骶骨背面、骶結節韌帶,止于臀肌粗隆及洽脛束。
大腿前側肌以股直肌為主,起于髂前下棘及髖臼上緣,止于脛骨粗隆。
簡單的了解這4個代表性的肌肉,它們是下交叉的4個關鍵部位。下交叉可以理解為一個“X”,左上是腹肌,左下是腿部肌肉,右上是腰部肌肉,右下是臀部肌肉。
下交叉綜合征最主要表現就是常見的骨盆前傾。當骨盆往前的時候,那腹肌則是被拉長,腰肌縮短,臀肌拉長,大腿前側縮短,理解起來其實也挺抽象。
骨盆前傾從側面看就是肚子很大,臀部很翹。也可以讓人站在墻邊看腰與墻的距離,如果大于一個手掌厚度,基本是骨盆前傾;如果手指都放不下,那就是骨盆后傾。
骨盆前傾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主要是這樣站的時候也省力,但是本該腹肌用力的時候卻讓腰部代償了。還有坐姿不正確的時候容易出現后傾的現象。
這個原理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剛開始看的一個課程把思路給我帶偏了,本來簡單直觀的一個癥狀,被他廢話一個多小時,最后聽到我是云里霧里。
用下交叉這個理論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要拉伸和按摩那些縮短的肌肉,主要是腰部和大腿前側這些肌肉是緊張的,所以一些拉伸的動作很有必要,以及用泡沫軸滾壓大腿前側起到松懈的目的。其實腰大肌也可以按壓,不過也要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用呼吸的方法也能松解到它。
還有需要強化的就是腹肌和臀肌,當然既然是骨盆前傾的問題,無論是拉長還是縮短,都要強化這些肌肉。不過練習的順序是以拉伸為先,后是力量建立。
比如瑜伽中的戰士系列、三角式、起跑式都可以拉伸到腰大肌和股直肌,還有蝗蟲⑩類的后彎等等,動作真的是很多很多。力量的就更多了,最經典的就是卷腹了。
值得注意是輕微的骨盆前傾影響不大,最多就是站久了腰酸一點,休息一下就是了。如果是前期比較久了或者比較嚴重了,那對身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多的。
身體是整體,骨盆前傾時相應肌肉的力量不行,那就會有代償的肌肉,比如臀肌力量不行,那大腿內側的肌肉就會代償了,這樣就會把膝蓋拉向內側,也就是西膝內扣形成X形腿。但在生活中我們也很常見的是骨盆前傾時也有O型腿的。
身體的癥狀很復雜,也不可能有一套理論就能解釋,我的分析只是基于理論的推測,還沒有真正遇到過案例佐證。所以連自己都有些心虛。
還有骨盆間接對肩膀有什么影響呢?用上交叉推測腹部拉長,那上背部肌肉就會縮短,胸部肌肉就會拉長,這導致的是背部過直。但在生活中既駝背又骨盆前傾的人又有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