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貞祐三年即公元1215年,蒙古軍包圍了中都,當時金國皇帝宣宗萬般無奈之下,向成吉思汗乞和。除去大量的奴仆、金錢、財物之外,還愿意將金國沒有出嫁的公主獻給成吉思汗。其實,這也就是漢族人的“和親”政策,是千百年的老花樣。此前,蒙古人再兇悍,金國也沒有出此下策,山窮水盡之時,也不得不權宜從事。國與國之間,實力代表了一切。
然而,當時金國之內,有七位未出嫁的公主,到底選哪一位呢?這個選擇權交給了成吉思汗,他卻毫不猶豫地向金國使者完顏承暉回答:就要岐國公主!
作為敵國的首領,成吉思汗肯定得到了金國的許多情報。但是,在宮闈之中的信息,他為何如此清楚呢?而且,金國公主之中,岐國公主雖然聰慧,被人稱為“東海郡侯少女小姐姐”,然而她的容貌并不算最佳的,成吉思汗為何精準地選擇了她?
歷史沒有給出過明確答復,小玨認為,這可能與岐國公主的父親完顏永濟有關。因為這位故人,曾經給成吉思汗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只不過,這種印象完全是反面的,不但激怒了成吉思汗,還催生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完顏永濟是金世宗完顏雍的兒子,他的哥哥金章宗完顏璟首先當上皇帝。為了避免猜忌,完顏永濟裝作庸碌無能,這也讓他得以封為衛王。衛王平時在朝中表現得與世無爭,老成持重,沒想到出使蒙古時,卻惹出大禍。
當時,蒙古部落還臣服于金國,忍受金國無窮無盡的勒索。衛王完顏永濟就是作為上國使臣前去接受貢品的,成吉思汗當時還沒有公然與金國決裂,安排了盛大的歡迎宴會。然而,完顏永濟代表了金國貴族集團,看不起更為野蠻的蒙古人,時常露出鄙夷的神色,這讓成吉思汗非常不爽。
兩人甚至在言語上有沖突,這也成為日后蒙古起兵反金的一條理由。完顏永濟也不是善茬,回國后力主討伐蒙古。只不過金國當時內憂外患,無暇北顧,只能眼睜睜看著蒙古坐大。后來,金章宗駕崩時,并沒有兒子繼位,他傳位給看似老實忠厚的衛王完顏永濟。
按照規矩,完顏永濟當上金國皇帝后,便讓人帶著詔書前往蒙古,要求成吉思汗臣服自己。得知新任皇帝是結下梁子的完顏永濟,成吉思汗極為鄙視地表示:“我以為中原皇帝是上天派下的使者,怎么是這樣的庸碌之輩!”說完,他騎著馬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完顏永濟聽說后,當然懷恨在心。當時蒙古并沒有實力反抗,還得老老實實納貢,完顏永濟設計在成吉思汗出行的道路上截殺,結果消息走漏,兩國徹底翻臉,成吉思汗也第一次起兵攻打金國。
金國氣數未盡,還是拼死抵抗了幾年。然而,完顏永濟個人就沒有那么好運,他不理朝政,結果被權臣胡沙虎所廢,后來被毒死。金國皇位傳到了金宣宗完顏珣手中,剛剛繼位是,金章宗不得不按照胡沙虎的要求,將完顏永濟貶為庶人。等到胡沙虎被殺后,他又追復永濟為衛王。
這就是岐國公主父親完顏永濟的一生,因為父親的關系,岐國公主本身也起起落落。曾經無憂無慮地度過了童年時光,又曾經從親王之女變成帝國的公主,還曾經淪為階下囚。在成吉思汗兵臨中都時,她又被金章宗記起,封為了岐國公主。
也許,這就是成吉思汗點名要她的理由。在他的一生中,沒有能力完全征服金國,但能夠獲得仇人的女兒,獲得這樣的高級戰利品,也算是心理上極大的滿足。
這其中的糾葛,近千年后的我們都很清楚,更何況當時的岐國公主?她去蒙古時,一定是提心吊膽的,雖然是和親,她實際上卻是敵國公主和仇人之女的雙重身份。
然而,成吉思汗還是心胸寬闊的。他并沒有為難岐國公主,反而將其封為公主皇后,專門為她設立了一座翰兒朵,并且成為第四翰兒朵的首領。雖然北地苦寒,岐國公主畢竟離開了金國的是非之地,得以善終,也許這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