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失眠患者的治療
中醫執業醫師:宋永正
失眠患者治過不少,但吃安眠藥無效,已連續7個晚上整晚不能入睡的情況卻是第一次遇到。
患者66歲,失眠困擾10多年,主要表現是:難入睡,多夢,好不容易入睡后一有輕微響動就會醒來。易驚易恐,膽子極小,看不得恐怖片與動作片。脂肪肝。高血壓,睡不好血壓就快速升高、心慌心悸,第二天會手腳無力,腦袋脹,記性差。平時手腳冰涼,但不怕冷,晚上無名指與小指常發麻。腰酸。大便溏稀。焦慮、常嘆氣、脾氣很大、易怒。易出汗,眼睛每天充滿血絲。胃口好,晚上口很干。在湘雅醫院與南方醫院看過,也找過不少中醫開過方,酸棗仁湯、溫膽湯、苓桂術甘湯都吃過,解決不了失眠問題。
9月6日我在九芝堂醫館坐診,患者前來面診,說近半個月內,有連續七個晚上通宵不能入睡,吃安眠藥也起不了作用。他面容憔悴,兩眼充滿血絲,失眠的痛苦從臉上可以窺見。
《黃帝內經》云,心主血脈,神舍血脈,汗為心之液,手少陰心經走小指。患者失眠、心悸心慌、焦慮、易出汗,小指麻……種種癥狀,都說明他病根根在心。不僅心陰虛,還心氣虛,需從心治。9月6日我開處方如下:
炙甘草25克,人參10克,桂枝10克,生地50克,麥冬30克,麻仁10克,生姜15克,阿膠12克,葛根30克,丹參15克,茜草10克,黃連10克,大棗30克。7付。
此為醫圣張仲景炙甘草湯加入葛根丹參茜草與黃連。炙甘草湯是個補益方,主治陰血陽氣虛弱以致心脈失養的疾病。方中人參、甘草、大棗益心氣;生地、阿膠、麥冬、麻仁滋養心陰養心血;桂枝、生姜溫心陽通血脈。加味之藥,其中葛根丹參茜草涼血化瘀降血壓,黃連入心降心火。
9月13日下午,患者反饋信息,說服藥的這七天,沒有通宵不眠的情況了,但睡眠淺,似睡非睡。另外口總感到干,夜里醒后手指感到麻。經詢問,患者剛吃藥時一天兩次大便,便稀,后來每天只一次大便,仍稀。
從反饋看,處方有效。9月13日,我開出第二次處方:炙甘草30克,人參10克,桂枝10克,生地60克,麥冬10克,麻仁10克,生姜15克,阿膠12克,葛根30克,丹參15克,茜草10克,黃連10克,大棗30克。雞蛋黃2個(每次1個,去蛋白,不煎,入熱藥湯中攪拌)。10付。
效不更方,我僅將生地改為60克,麥冬減為10克,炙甘草改為30克,另加入雞子黃。雞子黃,血肉有情之品,擅養心滋腎,需生用。醫圣張仲景《傷寒論》中有黃連阿膠湯,為安神劑,交通心腎,可治腎陰虧虛心火亢盛所致的頑固性失眠和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官能癥等疾病。
患者在當地抓藥時,藥房工作人員從未見過生地用這么大量的,以為是醫生寫錯了數字,患者于是專門給我發信息確認。因為生地增加了10克,我將炙甘草增加5克。生地滑腸,加量后可能腹瀉,故將麥冬減量,炙甘草加量,甘草既通利血脈,又緩急迫,這樣就不用擔心腹瀉了。
從未遇到如此嚴重的失眠患者,我比患者更加關注處方效果。9月23日應該是10付藥吃完的時間,見患者沒反饋信息,我主動發信息詢問。
患者說,這10付藥,還只吃8付,要到9月24日才吃完。吃了這8付,患者感覺好。一是入睡的時間縮短了。二是深度睡眠的時間每晚有三四個小時了。三是這10天時間里,手只麻木了一次,之前每晚麻兩三次。四是白天腦袋沒有那么脹了。但口仍干,仍喜嘆氣,每天拉肚子三四次。
9月25日周一,我在百杏堂名醫館坐診,患者早早從縣城趕來面診。
國學大師南懷瑾每晚的睡眠時間就四個多小時,他認為每晚只要深度睡眠四個小時就可以了。現在患者每晚可深度睡眠三四個小時了,這個失眠的改善是巨大的。證明所用處方非常正確。第二次方加了生地后又加了炙甘草,我以為不會腹瀉,但事實是每天拉肚子有三四次。
我為患者開出的第三次處方是: 炙甘草30克,人參10克,桂枝10克,生地60克,麥冬10克,麻仁10克,生姜15克,阿膠12克,葛根30克,丹參15克,茜草10克,黃連10克,大棗30克。雞蛋黃2個(每次1個,去蛋白,不煎,入熱藥湯中攪拌),炒白術15克,木香9克。7付。
與第二方比較,此方只加炒白術與木香二味,溫中健脾理氣以止瀉。
10月1日,患者反饋,這7付藥已吃了6付,病情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入睡時間大大縮短,七天只手麻了一次,膽子大些了,口也沒那么干了。
我問現在可睡幾個小時了。回答說深睡三四個小時,總共有六個小時以上。
從9月6日開方至10月1日反饋,調理時間還不足一個月,一個吃安眠藥無效、已連續7個晚上通宵不眠的患者,已經可以睡六個小時以上了。六個小時以上,這是無數失眠患者夢寐以求的睡眠時間。
調理仍在進行中,只要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在生活習慣上足夠配合,完全治好他的失眠頑疾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