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現在互聯網的發展迅猛,不管你想查什么資料,到網上一搜全部都能查出來,什么都依靠網絡,那我們人類豈不是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雨果獎”得主郝景芳也曾說過:“真正的創作力是在豐富知識基礎上的靈活思維,肚子里沒貨,創意也只是胡思亂想。創作力是知識峰頂的一抹白雪,晶亮靠白雪,高度靠山峰。”這些都說明,知識只有存儲在自己的大腦里,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學會思考,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強調學和思是相輔相成的,那怎么樣才能學會思考呢?《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就是幫助我們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思考,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養成的。“Thinking”思維是美國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思維,美國人相信,良好的思考能力可以啟發孩子由內往外地探索和發現。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是由育兒達人楊瑜君和Thinking Maps培訓老師萬玲共同完成,他們通過觀察美國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情況,結合中西方教學的差異,著成這本幫助孩子提升思維能力的書。
在美國評分較高的學區,從幼兒園到高中,不管是老師還是管理者,幾乎都在大力推行和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這本書在國內也同樣適用于5~12歲的孩子,學會它不管是在閱讀、寫作、講演、課堂學習中都會取的質的飛躍。
什么是思維導圖?1988年美國教育博士David Hyerle(大衛·海勒)在語義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用來建構知識、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工具—Thinking Maps,即思維導圖。它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把人類在思考問題時的八種基本思維過程,用八個對應的圖來表達,思維導圖的八個圖示分別為:圓圈圖、氣泡圖、括號圖、樹形圖、雙氣泡圖、流程圖、因果圖和橋形圖。
思維導圖的八個圖示
每個思維圖示作者都從情景導入、怎么畫、思維導圖三要素、應用場景、知識拓展、挑戰任務這幾個部分來進行講解,簡單易學,如果家里正好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邊看邊實踐,在實踐的過程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會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比如:閱讀、寫作、英語、數學、化學、物理、放學以后的時間規劃、旅游攻略等。下面讓我們來看下思維導圖用于數學的例子。
雞兔同籠共35只,有足80只,問:雞兔各有多少只?
在這題中可以用流程圖和因果圖結合,假設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假設條件“35只動物,假如每只動物都抬起2條腿”下,結合隱含已知條件“兔子4條腿,雞有2條腿”,可以推算出一共抬起70條腿(35×2=70),并且推算出一個新的隱含已知條件“籠子里剩下的腿,全是兔子的腿”。根據這個新的已知條件,我們就更加接近最后答案,直接算出兔子的只數就很簡單了。
值得注意的是:Thinking Maps和Mind Map在國內都被譯作“思維導圖”,人們誤以為它們是同一種思維工具,但事實上,這兩種思維導圖不僅起源不同,而且在圖示特點、應用場景上都有較大的差異。
Mind Map起源于英國,是由東尼·博贊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一種思維工具,它的圖只有一種,同一個圖可以表示多種思維類型,例如發散聯想、分類、順序等,Mind Map一般適合大齡孩子及成年人的學習。而Thinking Maps有八種思維圖示,可以循序漸進的學習思維導圖,適合低齡兒童的思維啟蒙。
Mind Map 思維導圖
沒有天生的學霸和學渣,只要方法適當,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么來訓練一下孩子的思維能力吧,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思維習慣,將是一生的財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