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
康輝是央視《新聞聯播》當紅主播,外形俊朗帥氣,臺風穩健大氣,是深受億萬觀眾喜愛的“國臉”。
他多才多藝,還4次主持央視春晚,全球華人見證了他的另一種風采。
生活中的康輝是一位大孝子,2018年母親帶著遺憾離世。為此康輝有了心結,并一次次落下愧疚的淚水,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康輝祖籍河北保定,1972年出生于石家莊市,父母都在郵電系統工作。康輝上面有個姐姐,他在家里排行最小。
康輝與父母和姐姐
父親寡言隱忍,母親沖動急躁,康輝身上綜合了父母的性格。他堅強、好學,性子又有些急。
小時候的康輝濃眉大眼,虎頭虎腦,長得像電影小明星。在他童年的記憶里,生活點點滴滴都是美好。
父親用肩膀馱著他去買冰棍兒,托著他的腰部學游泳,成了康輝記憶里最美好的畫面。
康輝上小學三年級時,母親遠赴四川出差,輾轉四川、湖北等幾個省份,為他背回了一把竹躺椅。
夏天的夜晚,康輝躺在涼爽舒適的竹躺椅上看書、聽音樂、背唐詩,內心感懷母愛的恩典。
中考時,康輝的成績排在石家莊市前5名,順利升入省重點——河北師范大學附中。
高中時代,有個師姐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受她影響,康輝也萌生了考北廣的念頭。
因康輝的成績非常優秀,父親希望他考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堅決反對兒子考北廣。在父親看來,播音員不過是念念別人的稿子而已,沒有什么出息。
叛逆的康輝與父親陷入拉鋸,父子矛盾一度非常尖銳。母親對父親說:“我們不能左右兒子的人生,他的路得靠自己走。”最終父親妥協了。
1989年,康輝高中畢業,填的唯一志愿就是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當時他與河北省的其他兩位考生,都過了北廣的錄取分數線,但他的專業和文化成績最好。
按理說,北廣播音系沒有理由不錄取他。然而,康輝等了20多天后,卻收到了其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這讓他非常痛苦和困惑:自己這么好的成績,為什么沒有被錄取?
父親意識到,兒子很可能被人頂替了,他一路追查下去。原來康輝的成績被一位競爭者的父親,以職務之便瞞報了,康輝的檔案根本沒有送到北廣。
康輝的父親只是普通職工,沒有任何背景和關系。為還兒子一個公平,他在高校和各相關部門之間來往奔走。
他拿著兒子的成績單,說好話、賠笑臉,受盡了冷嘲熱諷。最終在父親的努力下,北京廣播學院給康輝寄送了錄取通知書。
02
當父親將錄取通知書交給康輝時,他發現父親眼眶潮紅。父親內向、不善言辭,雖然從未向兒子講述個中艱辛,但康輝能體會到父親的不易。
所謂的父愛深沉,父愛偉大,大抵就是這個樣子。
高中時代,康輝自認為普通話很好。誰知進入北廣后,老師卻說他的舌位不對,發音不準,簡直被批得一塌糊涂。這對康輝的自信心是極大的打擊。
他一度后悔不該考北廣。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康輝靠自己的好學、聰明和勤奮,僅用一年多時間,就達到了一流播音員的標準。
大學期間,康輝一本正經,不茍言笑,做事特別認真,成了播音系里的另類。平時除了學習,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看電影。因此,在大學里康輝顯得有些不合群,一直沒有談戀愛。
1993年大學畢業,康輝被分配到央視新聞中心。與他一同入職的,還有同班同學方靜、施翌。
1994年,康輝擔任《世界報道》的首任主持人。他帥氣清新的形象,讓人眼前一亮。
央視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為站穩腳跟,康輝一心撲在工作上,決定30歲以后戀愛結婚。
哪知這年秋天,朋友給康輝打電話,讓他穿正裝,說請他吃飯。康輝趕了過去,發現有個陌生女孩與朋友在一起。
朋友介紹說,這個女孩名叫劉曉潔,南京人,是北廣播音系的,比康輝低兩屆。康輝這才明白,朋友約他出來是相親。礙于面子,康輝請他們吃飯,選的是一家淮揚菜館。
劉曉潔點了一道西湖莼菜湯,康輝說這湯不好喝,絲毫不顧及劉曉潔的尷尬。吃完飯,朋友借故走了,將空間留給康輝與劉曉潔。
當時康輝要買個禮物給朋友過生日,讓劉曉潔幫自己選。他都沒順便給劉曉潔買個小禮物。劉曉潔說渴了,康輝給她買了根冰棍。
兩人從商場出來,康輝將劉曉潔送上開往北廣的公交車。她轉身想對康輝說聲“感謝“,誰知康輝早走了。
一般女孩碰到這樣不解風情的直男,肯定一票否決。也許前生有約,劉曉潔偏偏喜歡他的率真。她覺得,這樣的男人不會花言巧語,不會哄女孩,安全。
于是,劉曉潔將康輝這個缺點,反而當成了優點,看他渾身上下都是光環。
03
這年夏天,劉曉潔大學畢業,進入央視《正大綜藝》當了一名編導。
面對她的柔情和包容,康輝打破了30歲以后戀愛結婚的規劃。1997年,兩人低調領證結婚。
因為買不起婚房,康輝在央視后面租了套小兩居。結婚伊始,小兩口免不了拌嘴。夫妻倆一吵架,康輝就犯困,倒頭便睡。
那時都是康輝照顧劉曉潔,隨著康輝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劉曉潔反過來照顧丈夫。以致幾年間,康輝沒有開過一次洗衣機。
2002年,康輝30歲了,父母希望早日抱上孫子,開始催生。父母見他一次催一次:“什么時候生孩子?”
康輝實話實說:“爸爸媽媽,現在我和曉潔還年輕,要以工作為重。生孩子的事,過幾年再說。”
康輝與母親
父母想想也是,而今職場競爭如此激烈,壓力山大,晚點生孩子也情有可原。于是,孕育寶寶就被康輝夫婦一年年擱置下來了。
2004年,康輝的父親被查出晚期肝癌,他將父親接到北京治療。那段時間,康輝與劉曉潔在醫院和央視之間來往奔波。他晚上不回家,而是在醫院陪床。
劉曉潔每隔兩天,就將丈夫換下來的衣服、襪子帶回家清洗。
父親病情穩定后,康輝將他送回石家莊。2005年2月3日,康輝正在臺里錄制節目,突然接到姐姐的電話,說父親病危,他冒著大雪開車趕回家。
一路上,他的眼淚一直沒有停過。劉曉潔擔心丈夫開車走神,一直在副駕駛座位上安慰他。康輝見了父親最后一面后,父親帶著眷戀與不舍離世了。這年他才63歲。
父親走了,康輝一家陷入悲痛中,尤其是母親,內心的傷最重。康輝提出將母親接到北京生活。母親說:“我還是住石家莊,長期與兒女生活在一起,會在感情上產生依賴。你忙你的,媽媽會好好的。”
康輝清楚母親的性格,她生性好強,也很堅強,沒有勉強。其實尊重才是最大的孝順。康輝的姐姐也有自己的家庭,母親平時一個人生活。
康輝
擔心母親孤單,康輝每年會接母親過來小住。母子倆性格都有些急,有時母親一嘮叨,康輝就會與媽媽辯論。每當這時,賢惠的劉曉潔就兩邊開導,兩邊哄。
04
2012年,康輝40歲了,母親又開始催生:“你們年紀都不小了,該做爸爸媽媽了。”這時劉曉潔也30多歲了,懷孕生子會很痛苦,康輝心疼妻子,決定今生做“丁克夫妻”。
剛開始母親催生時,康輝還搪塞,后來他干脆實話實說:“媽,我與曉潔商量好了,這輩子不生孩子。”
康輝是家里的獨生兒子,母親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現實。她流著淚說:“不行,我沒法向你爸爸交代。”
與海霞主持《新聞聯播》
康輝說:“如果爸爸還健在,肯定會理解我。孩子不是幸福的唯一標準。”母親哭了。
此后,母親見康輝一次就催生一次。康輝反過來勸母親,他列舉一條條“丁克”的好處,將母親的理由蓋了下去。
康輝還說服姐姐,兩人結成同盟勸說媽媽。如此一來,母親不再催生,但內心始終難以釋懷。每次康輝回石家莊看望母親,母親雖不再提生育的事,但眼里有憂傷,冷不丁就是一聲嘆息,這讓康輝心里別有滋味。
2018年11月,母親病重住院。為不影響兒子的工作,她沒有告訴康輝。結果康輝準備與母親視頻時,連接家里的攝像頭,發現客廳一片漆黑。
康輝與母親
他馬上給姐姐打電話,這才了解到媽媽住院了。再過兩天,康輝就要因公出國。他匆匆趕到石家莊看母親。
母親說:“你工作忙,別來看我了,我沒事的。”康輝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離開石家莊時,他對著母親的耳朵說:“等我回來,再來陪你。”
11月15日早晨7點15分,康輝在首都機場的候機樓準備登機,突然姐姐打來電話:“媽媽走了。”康輝含淚說:“姐,我們都成了孤兒。”
康輝難掩心中悲痛,眼眶紅了。同事問:“你怎么了?”康輝說:“我媽媽走了。”說完他躲進衛生間哭。
在飛機上,康輝幾次在衛生間流淚,在淚水和心碎中懷念媽媽。
05
康輝
三天后,母親的告別儀式在殯儀館舉行。康輝仍然在國外。他朝著故鄉的方向,含淚給母親磕了三個頭。
一個星期后,康輝回國才趕回石家莊,見到的是媽媽的遺像和墓碑。
在姐姐的講述中,康輝才了解到,母親這些年因病情的折磨,有些脆弱和無助。其實她一直渴望做奶奶,一直到去世都對康輝的“丁克”耿耿于懷。
直到這時,康輝才意識到自己的“丁克”,給母親帶來的傷害和遺憾。漫漫長夜里,母親一定心有不甘,一定流過很多眼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自己一定會孕育寶寶,讓母親享受兒孫繞膝的晚年生活。
劉曉潔
康輝將母親養的富貴竹、蘆薈運到北京,以示對母親的懷念。母親小時候給他買的竹躺椅,他也精心收藏,像收藏一份濃烈母愛。
2020年6月,母親走了兩年多了。在康輝心目中,母親仿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在時時撫摸兒子的靈魂,就如同小時候撫摸康輝的身體一樣。
許多次,康輝在夢里夢到媽媽,說:“媽,我想吃你做的醬牛肉。”母親爽聲說:“我給你做。”他經常從夢里哭醒。
康輝
康輝還夢到媽媽穿著漂亮的衣服和高跟鞋,臉上帶著少女般的嬌羞,說自己參加一個舞蹈班。
這次從夢里醒來,康輝眼里沒有淚。他想:媽媽在天堂里,一定生活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