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男人和女兒談性怎么開的了口啊?”當聽說我對女兒的教育中還有性教育,一些人問我。
是啊,在我國,性教育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對孩子或學生都缺乏必要的、科學的、全面的性知識教育。即使是在一些大城市,很多人對“性”這個字眼還是羞答答,家長對性問題本身就抱有某種偏見,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引導教育孩子。
“您會和孩子討論性問題嗎?”當東子詢問幾位家長時,很多人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也有的表示“很想對孩子說,但不知怎么開口。”
家庭,本應是性教育的第一課堂,但現實的中國家庭性教育幾乎是空白。
去年的一天,我的一個女性朋友,驚恐地向我講起,她最近遇到的困惑:11歲的兒子要看看她的下體,想了解一些女性的生殖結構……
在東子的十幾年心理咨詢工作中,類似的案例有很多,都關乎青少年性教育問題,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大多驚恐不已,不知所措。其實,孩子提出性問題,做家長的要大大方方回答,有了性困惑,要及時幫助解決。在孩子即將出現性生理變化前,就要告訴他們下面會出現什么情況,如何應對,這樣孩子才不會出現性困惑,性恐慌,才會健康度過性發育期。
比如我的那位朋友,面對孩子的要求,首先,不要恐慌也不可斥責孩子,孩子性開始發育,自然對異性充滿好奇,并不是有什么色心,只是好奇,想知道一下女性的生殖器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樣。其次,要為孩子的進一步成長感到高興,要分享孩子的健康成長。最后,要溫情地與孩子交流男女生殖的差別,告訴他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是有別的,隱秘的部位是不可以向異性敞開的,哪怕是最親近的父女或母子也不可以……
走過青春期的成年人,是否還記得當年我們的“性無知”。
記得小時候,我問媽媽:“我是怎么來的?”媽媽答:“是揀來的。”再問從哪揀的,說是從柴禾堆揀的。以至于此后多年,我經常到柴禾堆邊轉悠,期望也揀個孩子。直到十幾歲,自己看了些生理衛生方面的書,對于這方面才終于“無師自通”了。
后來,我做了父親,當4歲的女兒也問起了同樣的問題時,我回答:“是天使將你放到媽媽肚子里,等你長大了些,醫生開刀將你取出的。”這并不是我滿意的答案,原因那時女兒還小。
有一次,女兒非要站著小便,理由是幼兒園男同學都站著尿尿。我明確告訴她:“男生和女生長的不一樣,所以男生尿尿時要站著,女生要蹲著。”女兒恍然大悟:“對了,男生有小雞雞。”從此,她再也沒有要求站著小便。我對孩子的性問題不回避,女兒遇到什么問題我就給她解答什么問題,女兒再大些,性教育就列入她的健康成長計劃之中了。
依依五六歲的時候,我領她到自然博物館觀看人體展,讓她了解男女人體結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再后來,等孩子長到七八歲時,理解能力又強了一些,我就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開始,把孕育生命的故事講給她聽。
而我由于幼時沒有接受任何有關“性”方面的教育,所以自己的第一次遺精使我驚恐萬分,以為自己得了什么病,那段時間寢食難安,又不敢與別人說。又過了N年我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想,等我做了爸爸后,一定要事先告訴孩子青春期的變化,使孩子幸福快樂的度過青春期。
又過了很多年,女兒10多歲了,我除了在女兒的床頭放置幾本有關青春期的書籍外,還給她介紹了相關知識,并且告訴孩子等來了月經后,爸爸要為你做慶祝。
當12歲半的女兒,迎來了她人生中的初潮,由于之前的教育很到位,女兒面對身體突然的變化沒有措手不及,而是向迎接老朋友一樣把一切都做的井然有序。我還和她姐姐為她舉行了小型的家庭慶祝,祝賀她的進一步成長。
孩子10多歲以后除了性教育,我還不時的對其進行愛情觀教育。
其實,作為健康的正常人都不同程度的有過“早戀”的行為,當然了這里的大多數是“暗戀”“單戀”,我在年少時也曾暗戀過班里的漂亮女生,而且只是簡單的想,將來如果討個這樣的媳婦該多好。由于是暗戀,所以即沒有影響對方,也沒有影響自己,走過那段年少懵懂時光后,一切都煙消云散。
后來18歲我參軍到部隊,也曾暗戀過來連隊看望哥哥的戰友妹妹,我也不曾向那個女孩表白過,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喜歡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就這樣,早戀、暗戀伴我一路成長,直到成年后,事業穩定,開始戀愛、結婚、生子……
我曾給多次給女兒講過自己的“早戀”故事,同時我告訴她,愛戀不僅僅是喜歡那么簡單,因為還有責任和義務,一個少年是無法承擔這樣的責任和義務的,孩子就這樣認識了“早戀”。
依依14歲那年,我突然發現孩子在網上查詢豐胸的信息,得知這一消息,我及時與女兒做了溝通。依依羞澀地告訴我,她的很多同學胸部發育的都很好,就是自己的顯得小,所以有些著急,就想看看有沒有辦法,也讓自己的胸部豐滿些。
我和孩子說道:“首先爸爸為你高興,因為這說明,你知道追求美和注重健康,但是爸爸要告訴你,你的同學都比你大幾歲(依依上學早,又跳了兩級,班里孩子平均比她大三歲),所以現在看來發育的比你好,過幾年你也會和他們一樣,如果那時不理想再想辦法也不遲,再說了,只有身體健康,胸部發育不理想也無妨,哪有什么都那么可心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有個平和的心態。”
“爸爸,我知道了。”孩子笑了笑離去了。
可有些家長一跟孩子涉及性的問題就特別敏感,什么都不跟孩子說,還防著孩子。甚至擔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有負面作用,怕孩子知道多了會出事。
一次,我在天津衛視《溝通》欄目,做一期關于青少年性教育話題的節目。現場觀眾中有一位中年婦女,她是一個18歲女孩的媽媽,一位從事20多年護理工作的白衣天使,可是非常遺憾的是她從未與女兒談及有關“性”的話題。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醫務工作者,而且還是面對同性別的女兒,竟然不曾對其有過任何性教育,可見中國的家庭性教育缺失到什么程度。通過了解得知,不是孩子沒有問過,而是她從沒有正面回答過。
那么,如果是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如果是其它職業,如果是面對異性子女,又將如何呢?
我們的家長,是否問過自己這樣一些問題:孩子的一生要學多少知識?哪些知識對于他們獲得幸福至關重要?答案首先是謀生的知識,因為它能保證孩子們一生中的物質生活,就是得有吃有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知識對他們也至關重要,因為這些知識是保證人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感的,比如健康知識、為人處世的知識等等,性知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
我們也許忘了:我們的孩子不僅要成為一個什么“家”,他(她)更要成為一個好男人(好女人),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而且他要同異性的親人、朋友、上司、下屬相處終生。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將決定他們能否獲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