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似乎正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繼阿里、騰訊之后,百度也開始了對它的“圍剿”。
頻頻“背叛”東家幾乎四面樹敵的美團點評,看上去已經下定決心要走自己的路。
但同時惹惱移動互聯網的巨獸BAT,美團的日子還會好過嗎?
百度開始圍剿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又“惹事”了,這次要對它進行圍剿討伐的,是百度。
據了解,百度糯米日前已經停止了自營酒店的業務,改由完全接入攜程和去哪兒的相關業務,這是近期攜程與美團點評開戰白熱化以來,百度用實際行動支持攜程圍剿美團點評的一次重要決策。
自從成為攜程第一大股東以來,為避免內部競爭造成資源浪費,百度選擇暫停自營酒店,一致對外——專心于與美團點評的戰爭。
在兼并去哪兒和藝龍后,攜程已經在機票、酒店領域擁有了很大的優勢,并且與去哪兒已經在酒店領域有了明確的分工:攜程負責高端酒店,去哪兒網負責中低端酒店。而美團點評也對于發力高端酒店很感興趣。
對于這樣搶飯碗的舉動,攜程當然不爽,圍剿美團點評,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作為團購、外賣、酒旅等細分行業的“獨角獸”,美團點評這些年來,業務板塊不斷擴張,競爭對手也似乎越來越多,以團購為例,它面臨著口碑網和百度糯米的競爭,外賣業務則有百度外賣和餓了么的圍剿,酒店業務,則直接與攜程去哪兒拼刺刀,可謂四面楚歌。而其競爭對手的背后,卻都是互聯網領域舉重輕重的行業巨頭。
在中國的O2O領域,美團點評經歷過諸多過山車似的發展歷程,包括所謂千團大戰、IPO折戟、資本寒冬等大浪淘沙的過程,從一家單一的團購網站,發展到復合型團購交易平臺,確實有其過人的優勢所在,但還沒有發展到逮誰滅誰的地步。
早在2013年,百度就宣布為糯米網戰略投資1.6億美元,成為糯米網第一大股東。2015年6月,李彥宏更是親自為糯米站臺,豪言“百度賬上還有500億現金,先拿200億元來把糯米做好。” 百度副總裁曾良在2015年的一次采訪中曾透露:年內超點評,兩年內超美團。
看上去,美團點評與百度的矛盾,似乎“由來已久”。
但有關美團點評之所以在不斷強勢的同時四面樹敵,還跟其對阿里騰訊的“背叛”息息相關。同時與BAT“結怨”,新美大到底是要干什么?
先與阿里鬧掰再斷騰訊財路
今年一月,阿里巴巴不再跟投新美大的最新一輪融資,轉而全力扶持口碑網。而美團點評則要求商戶全面停用支付寶,否則將提高商戶的提成比例。
其實,有關雙方不和的傳聞,早已滿天飛。
有分析認為,在2011年阿里巴巴入股美團后,不排除因為太強勢,讓美團CEO王興難以接受,而從阿里巴巴全面扶持口碑網的行動看,與美團的合作,已經不是他們的選項。
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之后,O2O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從原來的美團(背靠阿里)、點評(背靠騰訊)、糯米(背靠百度)之間的對抗,演變成了美團點評(背靠騰訊)、口碑(背靠阿里)、糯米(背靠百度)之間的對抗。對于兩者合并的動向,阿里巴巴起初并不贊成,甚至威脅要退出美團點評的新公司。但王興希望可以保持獨立發展,以及對公司的控制權,這對于一慣尋求絕對控股權的阿里巴巴來說,不能接受。
在接盤的騰訊身上,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今年年初,騰訊領投了美團點評的33億美元融資。不過,經歷了大半年之后,美團點評在支付上的“自起爐灶”,9月26日,美團點評宣布全資收購了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這次花費10億元拿到的第三方拍照,成了雙方關系破裂的直接導火索。
在互聯網圈,這次事件也被稱作新版“農夫和蛇”。
對于美團點評來說,沒有自由的支付功能,是其自身的短板,但在美團點評的支付環節,早已存在微信和銀行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尤其是微信,是美團點評支付環節的最大通道商,每年有上億的通道費。
美團點評使用自有的支付手段,預示著騰訊原本上億的財路被斷,對于投資者騰訊來說,這當然是公然的背叛。
美團點評在回應此事時,表示獲得第三方拍照,有利于為商戶和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服務。有分析認為,在BAT三分天下的情勢下,王興并不甘心人下,希望成為互聯網第四級。而要建立互聯網帝國,當然要將第三方支付拍照搞到手。
不過,為了自主發展,不惜“背叛金主”,以至于四處樹敵,將會對新美大產生什么影響?在BAT兵臨城下的美團點評,又將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