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過去,作為騰訊推出的新型公眾平臺——QQ公眾平臺,依然處于限量公測中。
這個號稱要與微信在移動領域相抗衡的產品,如今已被打上“雞肋”的標簽。
作為微信公眾平臺的復制品,QQ公眾平臺到底是騰訊內部競爭的需要,還是布局未來的搶灘行動?
默默無聞的QQ公眾平臺
一年多過去,QQ公眾平臺依然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宛如泥牛入海。
2015年9月16日14點到18點,QQ公眾平臺實行限時公測。
很快人們發現,這個對ID有著嚴格要求,并且一個QQ號只能注冊一個公眾號,沒有認證的賬號名稱才允許重名的公眾號平臺,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
與微信公眾號一樣,QQ公眾號的注冊類型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訂閱號主體,則可以分為媒體、企業、個人三種形式。個人只能注冊訂閱號,企業可以注冊訂閱號和服務號。不同于微信公眾號的是,一個手機號碼可以注冊5個賬號。
到目前為止,QQ公眾號的注冊,可以通過企業邀請、企鵝號同步注冊以及QQ公眾號q碼注冊等方式進行,但通過這些限額內測的方式獲取申請QQ公眾平臺的注冊資格并非易事。
雖有小異,但大致情況與微信公眾號一毛一樣的QQ公眾號,被很自然視做是后者的復制品。
QQ公眾平臺到底是個什么鬼?
按照QQ公眾平臺自身的說法,這里聚合著無限可能?!皯{借16年來積累的8億用戶資源,依托強勢平臺技術、數據沉淀和社交關系,QQ公眾平臺將有效聚集品牌和消費者,以開放合作的姿態與你一起打造未來?!?/p>
在導流上,QQ公眾號無疑有著很明顯的先天優勢,據了解,截自今年初,QQ月活用戶為8.77億,同比增長幅度保持在5%左右。鑒于QQ積累的用戶數,QQ和QQ空間所覆蓋的本地生活服務也被視為商機巨大。
QQ公眾號的出現,還被視作是借鑒了微信公眾平臺良莠不齊生態的教訓,其限量公測,提高了門檻和審核機制,有利于篩選更優質的媒體或自媒體,從而產生更優質的內容和更利于整個QQ生態系統的運行。
不過,對于很多用慣了微信公眾平臺的人來說,對鵝廠的這一款基本功能和界面類似的公眾平臺可能都不會很感冒。
既然已經有了微信公眾平臺,為什么還要有QQ公眾平臺?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兩者其實并不沖突。
“微信更多的是成年人的社交,是相互認識的人之間社交的一個渠道,但在QQ上你可以認識很多陌生人。兩者的社交渠道不一樣?!睒I內人士告訴藍媒匯,相比微信,QQ相對來說是一個外向開放的渠道,你可以隨便加人,通過也很容易,但微信不一樣,因為微信涉及到隱私。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微信里發的東西和你在QQ空間里發的東西肯定不會一樣。
“QQ空間更多的是一個對外的展示,微信更多的涉及私密,大家是這樣來區分的?!?/p>
在移動互聯時代,QQ的影響力相較以前,已經有所下降?!癚Q更多的是PC版的產物,受到移動互聯時代的影響。”尤其是成年人,現在用微信的時候比QQ更多,很多社交功能,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解決。用QQ的時候大概也是看看有沒有人給留言,但用QQ上社交已經很少,這是成年人的思維。
但從現有的數據看,QQ依然在數據上一直堅挺。尤其是95后、00后年輕小孩們,還是喜歡用QQ來進行社交。
QQ公眾號是為彌補微信的不足?
根據百度發布的《95后生活形態調研報告》中對95后“手機一代”的用網現狀顯示,95后不常用微信,更多的使用QQ,以及駐扎貼吧、玩團隊游戲……這些被稱作“手機一代”的95后,有著全新而獨特的用網習慣。
根據騰訊微信的相關報告顯示,在微信的用戶群體中,60%以上的年齡超過25歲。與此相對應,在QQ的用戶中,60%以上的用戶年齡低于25歲。使用QQ的人群里,95后、00后是主力。
年輕人不愛用微信,更喜歡QQ,除了微信具備極強的私密性,還跟微信的功能相對較少有關,尤其是娛樂游戲功能。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微信群是有限制的,一個群加到500人就沒法加了。
可是QQ群不一樣,你可以隨便留到任何地方,論壇、貼吧,都能留,也可以隨便加,QQ有QQ秀、QQ表情、以及各種廣場,甚至在沒封聊天室之前,陌生人之間還可以隨便聊天,因而深得年輕人青睞。這些都是微信不能實現的。
與微信公眾號相比,QQ公眾號的用戶定位更年輕。這些年輕群體廣泛分布在一、二、三線城市,他們有著豐富的興趣愛好,不排斥陌生人,喜歡聊天、分享和群聚,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年輕群體已悄然成為移動互聯網使用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將影響到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發展。
比較兩者的理念,一個是更加個人化、更隱私的社交,一個是更多朋友間的社交;一個是有著各種設定的平臺,一個更開放、更低端化,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平臺。兩者使用的人群,必然分流。
總體上說,就是你可以在QQ上實現各種東西,但在微信上有限制,這是張小龍在設計微信時就早已設定好的,在業內人士看來,微信更多的是把大家限制在自己的框架內,按照自己的游戲規則來運行,這樣的結果,當然也更易于把控你。訂閱號每天只能發一條,就是源于這樣的設定。
一位頭條號作者、前編輯告訴藍媒匯,就目前來看,微信公眾平臺與QQ公眾平臺確實越來越像,雖然都屬于騰訊公司,但微信與QQ已經形成了整個平臺的競爭。之所以這樣做,在他看來,是騰訊為了一網打盡的需要。
在坐擁6億用戶,并且每個季度以5000萬速度增長之后,微信的月活量已經可以與QQ相當。而一網打盡的目標,必然不能落下青少年群體。
據了解,作為盈利模式成熟且收益高的QQ,還有著廣泛的增值服務,例如會員、黃鉆、綠鉆等,這些都是騰訊的收入來源。但微信的盈利模式,依然在摸索之中。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沒有QQ的持續供血,微信很難有良好的成長生態。
微信公眾號之外,做QQ公眾號,也是為了鏈接全部用戶。說白了,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或者換句話說,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
沒有想好怎么辦的搶灘行動?
如果說騰訊在微信公眾號之外做QQ公眾號有自己覆蓋全部人群的打算,那么,作為用戶,憑什么會對這類同質化的東西產生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