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段子,新人剛入職,在走廊里同時碰見了姓傅的老總和姓鄭的副總,不知道該怎么打招呼。姓傅的人總不喜歡別人整天叫他傅總(副總),因為無論做得再優秀,總有一種千年老二的感覺,傅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以前在奇虎,雖然由傅盛領導的360安全衛士取得了巨大成功,卻無奈還是干不過上頭的紅衣大炮;周鴻祎認為他是叛徒,他自認為是委屈的功臣;后來到了金山網絡,人們則給他打上了“雷軍小弟”的標簽。
總而言之,這兩個人就是擋在他面前的兩座大山,而移山的最好辦法就是拿實力說話,微博簡介的:“人生在世,總要做出一些讓自己覺得NB的東西。”是一句座右銘,刻在了傅盛的心尖上。
3月21日的水立方發布會上,全場關注的焦點似乎不是獵豹最新發布的5款機器人,而是他縱身一躍跳進了泳池的背影。
“誰不想要詩和遠方,但有時恐懼才讓你不停前進”,如果說跳水是在對抗恐懼順便吸引眼球,“造機器人”到底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還是不得不在資本面前畫一張好看的大餅呢?
1.存在感和宿命感
“我真的是流著淚離開的,不想和老周發生沖突。”不管傅盛對于3 6 0是否有感情,他對周鴻祎一定是真愛。
周鴻祎曾經表示如果傅盛不提他不提360,就沒有存在感,2014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傅盛對此回應稱,“我的存在感已經不需要依賴于360,這是一個恰當的比喻,我們有抗日戰爭,我們不需要回憶抗日戰爭而活著,但是如果有人說沒有發生過南京大屠殺,你肯定辯解,歷史就是歷史,我需要公正的評價,我需要通過回憶歷史才有存在感。如果他認為我依賴360,那么我只能說他活在他的世界里。”
但實際上,在2014年之前,傅盛的微博至少有36次提到過周鴻祎,過感恩節會@他,看球的時候會想到老周的習慣。《小時代3》有句話:“自從遇見了他,我的人生就被點亮了。”
人們都以為是雷軍點亮了傅盛,但傅盛卻跳出來說最初是周鴻祎點亮了自己。并且補刀一句,只是后來他后悔了,想弄滅我,未遂。甚至在他離開360六周年日子,微博舉辦轉發抽獎紅米手機的活動,也不忘特意點名周鴻祎參加。
去年的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祎和傅盛首次共同出現在了姚勁波組織的飯局上,合影的時候僅隔著程維一人。不知道是不是傅盛手里間接持股的360公司股票的18個漲停板,復牌后500%的漲幅給了他氣定神閑坐在那里的勇氣。
另一方面,傅盛還是得感謝周鴻祎,如果不是后者的四處樹敵,他又怎么會這么容易就能趁“3Q大戰”、3B大戰”和騰訊、百度組成對抗周鴻祎的“傅聯”。
就連傅盛自己都坦言,在與360的競爭中,若360在幾年前不與百度開戰全力反撲獵豹,那么360有獲勝機會。
都說模仿是最沉沉的愛慕,第一次跟周鴻祎開會,兩個小時的演講,傅盛做紀要到半夜3點,不斷琢磨周鴻祎的思路、提煉要點,不斷學習。時至今日,機器人發布會上傅盛怒懟同行、提出質疑的口氣卻還是和周鴻祎如出一轍。
傅盛曾罵周鴻祎是流氓惡霸,但業內很多人對傅盛的評價都是:他是最像周鴻祎的人。一種無法逃離的歷史宿命感又讓他并不甘心做“第二個周鴻祎”,甚至是希望超越他。“不讓獵豹要成為小360,而是說要讓360變成一個小獵豹。”是傅盛心中的野望。
2.俄狄浦斯的弒父情結
對于傅盛的評價,雷軍總是不吝贊揚的。當他還在奇虎的時候,雷軍就稱之為中國做客戶端三大高手之一。
從奇虎離職后的傅盛,于2009年9月9日,出任可牛影像董事長兼CEO,算是開啟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
雷軍對他說了一句,“金山安全請你傅盛來,是做新主人”。于是,2010年的光棍節,金山安全和可牛兩家公司就正式合并為了金山網絡公司。
彼時剛好趕上“3Q大戰”,騰訊入股金山前,馬化騰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詢問雷軍,傅盛能帶領金山網絡走向成功嗎?雷軍站在了傅盛面前為其背書。
傅盛帶著技術團隊去珠海的前一天晚上,傅盛和雷軍打了一通電話,“你要施展你的個人魅力,然后要讓大家都看到你的能力,無論你做什么,我堅決支持你。”傅盛甚至有那么一瞬間覺得,雷軍囑咐自己這些時,就像嫁女兒一樣。
他向雷軍提了一個要求:“四年之內不能考察業績”。雷軍答應了,即使在改革期間,有人打小報告指責傅盛“瞎整”,他也選擇了不過問。
如果說,周鴻祎是傅盛心中刻骨銘心的“初戀”,那么雷軍就是一手把他調教成熟的大叔。
由于和360、百度、騰訊、小米的微妙關系,有人將傅盛比喻為制衡巨頭博弈的一枚“棋子”,但“棋子”也很害怕有一天會淪為“棄子”。
不甘心做雷軍身邊“小奶狗”的傅盛,改革第一步就是去掉“雷軍化”的標簽,比如清洗“老金山”團隊和改名獵豹移動。從心理學上講,屬于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的“弒父情結”,不僅是傅盛,馮鑫、王峰等,這幾乎是出身金山的創業者人人皆有的心態。
傅盛深知自己在國內會受限于BAT和360,所以干脆選擇轉戰海外市場。“在硅谷,我沒有看到過一家創業公司還在做手機,大家都已經在研究發射火箭、醫療、VR等下一代技術,但是在中國,號稱最聰明的創業者中還在不斷做手機。”傅盛的這句話,想必說的不只是老東家周鴻祎,還有自己的“恩師”雷軍,這又何嘗不能理解為是他內心世界的情感表露,是一種弒父情結的爆發呢?
3.難兄難弟
在互聯網的二線梯隊里掙扎多年的傅盛還有一位叫王小川的“難兄難弟”。
他們擁有同樣的朋友圈(挺騰訊,懟360),在各自大佬的身邊成長,然后選擇“單飛”上市。盡管王小川名人輩出的清華96級中不算是最受重視的,但相比于山東工商學院畢業的傅盛,也算是學霸出身。
在快手上,以吃螞蚱、啃甘蔗的屌絲形象示人的傅盛在去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則穿上了Dior的定制套裝,和價格不菲的紅底鞋,仿佛這樣可以顯得他的草根逆襲故事更加勵志。
傅盛和王小川共同愛好點都是AI。前者,在 2016年4月26日 的獵豹全球媒體發布會上,就曾宣布前期投入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成立機器人公司,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甚至,他連自己的墓志銘都想好了:我是機器人公司的創辦者。
而王小川不僅發表過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論文,還在谷歌AlphaGo完勝李世石的當天定為搜狗“狗勝節”,全員放假一天。
搜狗有問答機器人產品“汪仔”,百度有研究院,產品包括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等,騰訊組建了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聚焦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四大發展方向;阿里啟動了“NASA”計劃,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等核心技術組建團隊。
所以,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布局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獵豹一口氣推出5款機器人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新鮮的是,傅盛在發布會上diss友商的“壯舉”,他表示交通銀行的機器人嬌嬌和網紅索菲亞的人工智能對話都是假象。
不過隨后,打臉的一幕就發生了,有人深扒出獵豹的機器人之夜神似2017年華碩“Zenbo小布”的新產品發布會,甚至宣傳海報只是換了背景顏色。這場教科書般的“大型翻車現場”,暴露了獵豹的細節處理問題,讓外界的感覺像是臨時湊出來的一場發布會。
還有另一個“尬點”就是獵豹選擇進軍智能音響領域,打出的賣點是區塊鏈。從早期的工具類產品,到轉戰海外市場,轉型個性化內容推薦,獵豹以57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一家新聞內容推薦應用News Republic,在美國市場做了直播產品Live.me,以及投資了Musical.ly短視頻產品團隊,看似是在縝密布局,實際上卻都離不開追逐風口,很難判斷傅盛All in AI和區塊鏈到底是興趣使然,還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畫一張可口的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