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所有的分娩方式當中,不論是對于產婦,還是對于新生兒來說,順產都是最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一部分孕婦在臨產時固執選擇順產,其實自身條件根本就不符合,但是還是想冒險一搏,導致風險變大不少。
案例:產婦順產乏力生不出,卻拒絕順轉剖,理由讓醫生氣到發抖,胡鬧!
小丁在快到預產期的時候,醫生經過各方面數據的評估,最后建議小丁最好選擇剖腹產,因為肚子里的寶寶可能超過八斤,而小丁的骨盆結構并不具有較大的優勢,所以也就給出了剖腹產的建議。
但是小丁卻覺得自己可以,因為她的一個朋友,連九斤多的寶寶都是自然分娩的,她就不相信自己八斤多生不出來。醫生無奈,也只能夠尊重小丁的想法。等到分娩那一天,小丁的第一產程就足足長達20幾個小時,主要是因為小丁是第一胎,所以宮口擴張速度慢。
等到好不容易進入到第二產程之后,小丁的力氣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但是第二產程正是需要力氣的時候,可第二產程剛開始半個小時左右,小陳就堅持不下去了,實在是乏力,累的直喘氣,整個人都開始發軟。
這時醫生便建議小丁,“轉為剖腹產吧,你繼續這么下去,寶寶會有危險,而且寶寶的體重較大,更禁不起熬。”
小丁一聽到要轉為剖腹產,馬上就否認了醫生的建議,表示自己一定可以順產出來。醫生實在是不理解小丁執著的理由,于是便詢問了原因。結果從小丁口中聽到,“順產寶寶更健康,而且我肚子也不會留疤,不然到時候多難看。”
聽到這個理由,醫生直接氣到發抖,這不是胡鬧嗎,拿孩子和自己的安全當賭注,最后醫生選擇在最短時間內給小丁做了簡要的科普,小丁才算是明白,也妥協了順轉剖的決定,寶寶在取出來的時,臉色已經有點輕微發紫,說明有點缺氧的跡象,好在取出來的比較及時,才沒有引發更大的危害。小丁也感到隱隱的后怕,也慶幸自己當時聽了醫生的話。
01 順產再好,這四種情況還是得選剖腹產
首先,如果孕婦在產前就確定存在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癥等情況,那么很大程度是不適合順產的,因為對于這部分孕婦來說,選擇剖腹產的風險要更小,否則不但在產程中會出現危險,也會在產后留下許多并發癥。
其次,如果在臨產前,孕媽媽們經過評估,發現肚子里的寶寶胎位異常,胎兒過大或是盆腔較小等等情況,那么通常情況下也是需要剖腹產的,否則在產程中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而且在所有的難產情況中,最為危急的一種情況是胎兒出現肩難產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難以分娩出來,而且還不能轉為剖腹產,對于產婦和胎兒都有極大的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和上述案例中的很像,就是在產程中出現乏力的情況,這時產婦產力不足,難以將寶寶從產道中擠出,胎寶寶若是長時間在產道里待著,很有可能出現窒息的情況。
最后,還有些產婦的產程時間較長,通常情況下,在進入第二產程之后,初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為兩個小時左右,而經產婦則在一小時之內,如果超出這一范圍,那么就需要注意,必要時同樣也要轉為剖腹產,否則肚子里的寶寶也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寶寶在產道里待得時間越長,也有可能出現窒息的風險。
因此,在這里要提醒孕媽媽們,最好遵從醫生的建議,在醫生經過臨產前評估,鑒定發現最好選擇剖腹產時,不要任性選擇順產,否則自己和胎寶寶都會面臨比較大的風險,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雖然說也有不少產婦也不適合順產,但是最后卻順產成功的例子,但是這其中的風險也是很大的,不建議孕媽媽拿著自己和胎寶寶的安全冒險。
當然,如果在產程中醫生明確提出建議順轉剖,那么產婦更要及時同意,不要再執拗于順產,認為自己說不定等下就生出來了。醫生更了解產婦的狀態,醫生之所以能夠提出順轉剖的建議,那么就說明胎兒此時面臨的風險已經很大了,不能繼續再拖了,需要孕媽媽們的配合,以降低產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