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有一個現象,覺得自己的孩子明明在小學的時候還學習很好,結果在中學成績卻跟不上,很多家長對此感到非常的苦惱,但他們往往將成績不好怪責于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忽視了也許在中學的成績不好,是因為小學時的行為習慣所造成的。
在孩子剛步入小學的階段,還是第一次進入這么系統的學習環境,這是他人生學習的開始,所以很多行為習慣在這個階段就會養成,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在這個階段,很多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表現出非常依賴父母,而在這個階段,孩子書寫習慣正在悄悄建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校在1.2年級開設寫字課,因為如果過了這個階段,長大之后書寫習慣是很難改正的,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家的孩子寫作業非常的慢,而且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無法專心,經常有作業完不成的情況,這種情況在這個階段是一定要杜絕的,因為在小學的時候作業難度還不是很大,一定要讓他按時按點完成,哪怕他的正確率并不是很高,也要要求他的速度,否則上了初中高中,他就會因為寫字速度過慢,成績而被落下。
當孩子漸漸熟悉的學校的環境,到了三年級以后,這時就可以放手讓孩子一個人做作業了,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時有一個行為,非常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就是你可以適當教孩子整理計劃,比如說語文作業安排的時間,數學作業安排的時間,并且要求她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鍛煉他自己安排計劃的能力,而且在這個階段很適合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你可以讓她將自己想寫的寫下來,甚至可以帶他多出去玩一玩,回來后可以讓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長此下來對于孩子以后寫作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起碼會減少很多孩子面對作文有觸頭的行為。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讓孩子多讀一些書,因為這時讀的書很多會成為他以后寫作的素材,加之現在人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在這個階段,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英語,提前培養他對英語的興趣,也讓他從小就處于一個英文學習的環境中,讓他今后的英語學習不是很困難。等到孩子再大些,家長就不用再為孩子過分的擔心,只需要在他考試失利的時候或者,處于倦怠期的時候,提醒提醒他就好,切忌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不要用打罵吼叫的方法,否則很容易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