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請您關(guān)注酩悅
正是酒,讓詩人平添了雙翼,有了追風(fēng)逐電的力量;正是詩,為物理的酒賦予了風(fēng)雅的情愫,熠熠生輝。
文:孔金泉|整理:酩悅團隊
“記憶中的大曲酒”征文活動入選作品
原文標題:今天喝一杯紫砂大曲
曲為酒之骨,所以酒曲的好壞就是點睛的那一筆,對酒的濃度和醇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酒曲有大小之分,大小為型,大者比磚頭大,小者比湯圓小。大曲中微生物品種豐富,除了含有促進生產(chǎn)的主力軍酵母菌及霉菌以外,還含有大量的能夠產(chǎn)生微量香氣成分的細菌等微生物,所以大曲釀制的酒濃香醇厚,回味悠長。我們通常所說的大曲酒,就是泛指用大曲釀造的白酒。
川南厚土,這里出產(chǎn)的軟質(zhì)小麥,尤其適合用來制作釀造濃香型及醬香型白酒的大曲,加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傳統(tǒng)的制曲技藝,使得酒曲具有特殊的香味成分。這份天時地利,是其他釀酒產(chǎn)地望塵莫及的,像我們熟知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水井坊、郎酒這六朵金花都是用大曲釀造的白酒。我國名酒輩出,其中大多為濃香型白酒。1959年出版的行業(yè)首部教科書《瀘州老窖大曲酒》,為大曲酒的釀造工藝樹立了一個標桿,因此濃香型大曲酒,也稱為瀘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產(chǎn)量最大的酒種。前有車后有轍,此后各地的大曲酒廠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遍地開花。凡是飲酒之人,多多少少都會與之交集,持觴在手,感慨系之。
說到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文酒合璧,中國是詩的王國,詩人喝起酒來,就逸興遄飛,非賦詩一首不足以盡興;而寫起詩來假如其中不飄飛著幾滴酒香,這首詩神采上就要打上折扣?!度圃姟?,洋洋灑灑五萬多首,蘸著酒的就占了五分之一。李白說:“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崩畎椎脑娛窃娛返囊粋€高度,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可見李白離開了酒,筆下就失去了這萬千氣象。
探究詩與酒的關(guān)系,不能不提到詩的起源。中國的詩歌興于山水,山水之上是天,山水之下是碌碌人生。在封建時代,仕途的正道是科舉,詩是什么?性格的余數(shù)。那么酒呢?它在柴米油鹽之外,是生活的余數(shù)。余數(shù)是性情之至,猶如一條魚浮出水面喘一口氣。這就可以理解在中國為何詩酒密不可分了。詩是興之逸,酒則充當了助力的角色。離開了酒,詩無法臻至高遠。即使詩里沒有酒,這詩也必是在酒的作用下催化的。
當詩人用他如椽之筆蘸上幾滴酒之后,這詩讀起來自然另有風(fēng)情。曹操一代梟雄,寫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樣的詩句,遂成千古佳話。在陶淵明看來,酒是“佳人”,是“情人”,“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這酒在他的腹中滋養(yǎng)開來,一旦吐吶,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樣的曠遠境界,讓今天的人依然神往不返。李白更不用說了,居然喊出了“會當一飲三百杯”的口號,杜甫就比他內(nèi)斂多了,但在酒癮上并不輸與李白,“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頭盡醉歸?!本蛹疫^日子都不考慮了,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賭徒心態(tài)。自稱“醉司馬”的白居易一生之中寫了八百多首與酒相關(guān)的詩,還特意寫了一篇《酒功贊》來歌頌飲酒之好。到了宋代,大抵歌舞升平,迎來了士大夫階層的黃金時代,做為佐詩的作料酒自然更不可少了。晏殊作詞,那叫“一曲新詞酒一杯”,柳永更是沉湎于此,“歸來中夜酒醺醺”。歐陽修被稱為文章太守,人謂“揮毫萬字,一飲千鐘?!崩@不過去的蘇軾是“酒酣胸膽尚開張”,有時免不了借了酒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但也每每得之天成。集宋詞之集大成者的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讓人一騁胸意。即便是巾幗之輩,李清照也有“沉醉不知歸路”的時候,以致于信馬由韁,“誤入藕花深處”……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正是酒,讓詩人平添了雙翼,有了追風(fēng)逐電的力量;正是詩,為物理的酒賦予了風(fēng)雅的情愫,熠熠生輝。
今天的酒也許不同于昨天的酒,但酒到深處,情都是一樣的。紫砂大曲作為瀘州老窖旗下的拳頭產(chǎn)品,其前身是于1915年最早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三百年老窖大曲”, 是“大曲”這種傳世釀造工藝的杰出代表。系出名門,于揚棄中傳承,醇香濃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長、飲后尤香。
今天喝一杯紫砂大曲,酒在唇齒間回蕩,情在心田里葳蕤!
詩文達意,美酒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