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今天上了兩節作文課然后我就有了一些想法,想與老師交流一下。上課的老師說現在十分規范的記敘文議論文已經拿不到很高的分數了,現在更為老師青睞的是一些有野性的作文,然后我就回來嘗試了一下,不知道自己這個有沒有文體不清的嫌疑。
我自己回想了一下自己認為的重點,一個就是高分作文都需要有一個承接情感的對象,像《煙火藍邊碗》這樣的。還有就是老師教我們要跨域,對舉。然后他拿了幾篇我們學校學生寫的作文,有一個是中草藥,有一個是繁體字。我覺得這對我的啟發還是蠻大的,因為單純的材料記起來很吃力也有些排斥,然而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確實很愿意自己去找資料而且很容易記得很牢。
不知道可不可以往這方面努力,因為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有興趣。有人寫書法國畫圍棋京劇,我覺得還可以寫古琴刺繡(非常感興趣)。就是要寫一些獨特的,這一點上我覺得我有一個比較不容易撞車,就是雕偶操偶(因為喜歡布袋戲)。還請老師點評。
同學:
你好。首先對你能嚴格要求自己,敢于嘗試的精神表示贊揚。同時南京揚州南通幾位老師都覺得你的文筆不錯,想在53分的基礎提高,是認可的,也認為通過一年的訓練,應該可以提高到二類卷(56-62)的中下58分左右,也請你相信自己。
下面就你提問的問題,一一進行回答。
現在的高考作文復習尤其高三上學期,還是應該扎扎實實地進行議論文和記敘文訓練(當然訓練的過程中,你可以強化訓練你獨有的內容,后面會細談)。在強化書寫的前提下,第一應該重視立意訓練,確保自己動筆寫作文的立意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千萬不要流于表面立意,立意高遠分才高。其次在作文思維,布局,素材方面多下點功夫。這方面你一直在努力,也做的不錯。高考作文必須要保證在三類(49-55)中上,也就是52以上,這樣作文才不會拖你高考語文成績的后腿。
高考作文閱卷老師確實反對程式化作文,一個模式,什么主題都往上套,變成新八股式文章,我也反對。審美疲勞的閱卷老師也確實會“喜新厭舊”,會喜歡帶有一些野性的作文,但也只是一些,也就是說你的作文還是應該在尊重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撒野。一句套話形容:帶著鐐銬跳舞。你想:帶著鐐銬的跳舞,自由度能有多大?所以你應該在規范的基礎上適當撒點野,使自己文風活潑起來;讓老師閱卷老師的眼睛亮起來。
從你近兩次訓練來看,第二次比第一次在文體上規范一點。第一次的作文揚州南京南通老師認為你有一點點文體不明的傾向,但因為文筆比較好,好像大家沒有當成多大問題。但是你要明白,那是我們都認真的在看,可是考場上只有60秒,不敢保證閱卷老師一定非常認真的看和甄別你的文體。所以你得明確自己究竟想寫復雜的夾敘夾議的記敘文還是想寫今年高考滿分作文《煙火藍邊碗》一樣的議論性散文或者議論文。想寫什么文體,必須高度像這種文體,寧左勿右,文體不明,高考大忌。第二次的修改,文體特征好多了,但是議論又太機械集中。文章中間部分可以隨機一點,結尾可以強化一下主旨。
你說自己不太喜歡單純的材料,愿意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尋找素材或者作文載體,這一個想法非常好。尤其你說自己喜歡古琴刺繡等別人不太熟悉,你不僅熟悉又非常喜歡,那就再好不過了。如今的高考考場的作文素材的競爭已經從原來的“有沒有素材”發展到“用怎樣的素材”和“如何巧妙地運用素材”。素材哪里來,占有,挑選。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優”,最后是“人優我獨”。你有獨特的素材不是非常好嗎?素材也不分文體。記敘文可用,議論文同樣可以用,只不過注意針對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角度就好。
既然現在你已經明確有非常喜歡的承接情感的對象和載體,就應該不斷收集這些載體的素材,不斷把自己看到的文章,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往里面填空。然后歸納整理,看看分別對應什么主題,高考作文的母題也就10來個,做起來也不太難。每次作文前翻出來看看,每次大型考試后,再把優秀內容填補進去,不就內容越來越充實,記憶起來也越來越方便,用起來也越來越爽?
不過想問你一句,你是不是還停留在我喜歡古琴刺繡雕偶操偶(因為喜歡布袋戲)的口頭上?它們的起源,發展,走向,繼承,創新,爭議等你清楚嗎?記敘文怎么使用它們,議論文怎么使用它們,想過嗎?要做點實事,分門別類吧。我以前有一個學生,高中三年就一個作文題目:在路上。每次批改他的作文,他就足球敘述或者議論都不太一樣,這才叫喜歡,這才叫會使用自己獨特的素材。巧裁妙剪才能成就個性美!希望你能懂,然后能做點事情。
你說想你想把作文往53以上提一提,完全可以。那么平時就應該多多讀一些58以上作文。想寫議論文,就看看58分以上議論文長什么樣,如何思辨,如何說理;想寫復雜的記敘文,就看看58分以上的記敘文長什么樣,用什么,如何用情感承接對象,扣題的議論抒情如何穿插其中,如何深化主旨。就如同我們做人一樣。自己想要優秀,就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學習他們優秀的習慣,你也會變得優秀。
以上是我今晚想到的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對你有啟發,祝學習進步,圓夢理想大學!
2016年10月0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