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嶺如綠色的城堡,一條紅色巨龍般的斜拉橋橫亙其間,灰色的橋墩如巨型的龍爪嵌入大地,一道道斜拉索猶如碩大無朋的翅膀,穿透了山間的云霧,遮蔽了周圍的天空。這是位于杭瑞高速公路畢節至都格段上的北盤江大橋。這座全長1341.4米的斜拉橋,橋面距離下方奔流的江面565.4米,相當于200層樓高,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第一高橋。
而在黃果樹瀑布景區,也有一座同樣身披耀眼紅色的巨型懸索橋,吸引了全世界蹦極、低空跳傘愛好者,被譽為全球商業蹦極第一地標,它就是壩陵河大橋。橋梁全長2237米,當年建造過程中還用到了飛艇,是已建成的中國第五、世界第七高的懸索橋(不含在建項目)。
風物之旅嘉賓在壩陵河大橋體驗蹦極。
來源/地道風物
從前,貴州能修的橋梁,跨度最多也就幾百米,但在2009年,以鎮寧至勝境關高速公路壩陵河大橋(主跨1088米的鋼桁梁懸索橋)為標志,率先建成世界首座山區峽谷千米級懸索橋,無論是施工工藝、施工方法等都取得較大突破,極大豐富了貴州峽谷橋梁的實質和內涵,同時也為世界懸索橋建設提供借鑒。在那之后,貴州上千米跨度的橋梁,如雨后春筍,一座接著一座。
壩陵河大橋。
攝影/周睿曦
這兩座橋,只是貴州三萬余座橋梁的縮影,作為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地區,貴州在橋梁建設上可謂“與天爭地”,付出了巨大的艱辛。重巒疊嶂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智慧的貴州人在高原山地飛架“交通平原”,創新出許多亙古未聞、世界首創的設計方法,書寫了撼天動地的人間奇跡。
建造中的貴州橋梁。
長巖大橋在貴州動輒橫跨千米的世界級大橋中只是小試牛刀,卻開啟了貴州人“逆天”的創新之路,從此貴州人在拿懸崖峭壁、高山峽谷做試驗的道路上一往無前,一發不可收拾,橋越架越大,靈感越用越險。在號稱“世界大峽谷”的北盤江大峽谷,重巒疊嶂險奇得“不走尋常路”,一座座峽谷竦峙天地,讓長空飛鷹都無從置喙,更何況人類要在這里建造巨大橋梁呢?
敢為人先、一往無前的貴州人,2009年在全世界范圍內首創了“空腹式連續剛構新橋型”,解決了常規混凝土梁式橋跨度只能限制200米以內的技術瓶頸,豐富和完善了峽谷大跨徑橋梁的結構設計!這就是水盤高速北盤江特大橋主橋,(220+290+220)米的“空腹式連續剛構”,宛如一道一波三折的巨大甩鞭,天地為之變色,天塹變成通途!
貴州橋梁結構體系技術創新圖鑒。
攝影/魚一條
如果說水盤高速北盤江特大橋主橋克服的是峽谷絕險,那么烏江水系的支流清水河,發源貴陽,流經開陽、甕安,注入烏江,河道彎曲,曲度極大,加上周圍的懸崖峭壁高聳入云,巨大的層巒險嶂宛如天地懸垂的巨大豎琴??墒沁@架豎琴卻沒有“琴弦”,天籟不通人間交通,這怎么能難倒專門險中求勝的貴州橋梁人呢?
清水河大橋。
攝影/尹剛
“懸崖豎琴”沒有琴弦,我就給你編織出來!2013年,貴州橋梁人全球首創了少縱梁 +次橫梁的新型板桁結構,革新了千米級懸索橋板桁分離加勁梁構造體系,這就是清水河大橋。大自然給人類制造障礙、交通層層設限“做加法”,人類偏偏在橋梁設計上“做減法”,這種結構體系省去了大量的橋面板支座、伸縮縫以及橫梁,維護成本反而降低了!看來“天道崇簡”,人類創新亦如是呀。
如果說峽谷“豎琴”是靜態難度的話,那么在此基礎上增加的霧、雨、電、雪、風等惡劣天氣,就是plus級別的動態難度。在烏蒙山區的鴨池河,深切峽谷的瞬間風力可達11級,而雨霧天氣又超過200多天。在大自然“軟硬兼施”的循環設限下,貴州橋梁人還擊以“剛柔并濟”,發揮出了前無古人的創造力!
鴨池河大橋。
攝影/陳偉紅
一塊塊混凝土是富于可塑性的“柔”,一根根鋼桁是富于可焊性的“剛”,貴州橋梁人將復雜的地形與天氣裝入創意之盒,擰起了“魔方”!2014年,貴州橋梁人全球首創了鋼桁—混凝土混合梁結構的斜拉橋,發展了山區復雜地形條件下,大跨度的混合梁斜拉橋的設計!這就是鴨池河大橋。鴨池河大橋建成時為世界最大跨度的鋼桁梁斜拉橋(包括公路鐵路,后被滬通公鐵長江大橋超過)。正如現實中的“最強大腦”的魔方天才,貴州橋梁人還優化了智能算法,真正做到了“人算勝于天算!”
鴨池河大橋。
攝影/周睿曦
除了“織琴弦”“擰魔方”等橋梁結構上的技術創新,貴州橋梁人還在施工工藝上做到了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全球首創”“國內第一”;比如珍珠大橋國內首創的負角度豎轉轉體工藝,轉體質量世界第三、國內第一;丫髻沙大橋的平豎綜合轉體施工技術,跨度在世界同類橋梁中名列前茅;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全球首創“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工藝”,有“世界第一斜腿”的美稱!
低空跳傘。
攝影/周元杰
位于黃果樹瀑布景區的壩陵河大橋,是世界首座山區峽谷千米級跨徑橋梁,建成時是“國內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它北鄰滴水灘瀑布,南毗神秘的紅巖天書,自2012年便吸引了全世界的低空跳傘愛好者。壩陵河大橋的低空跳傘具有極高的觀賞性,運動員在空中做出空翻、旋轉等高難度動作,觀者為之揪心,除了單人跳,雙人、三人跳等形式也極具挑戰,是近年來年輕人文旅體驗的潮流之選。
壩陵河大橋。
攝影/李貴云
蹦極體驗。
攝影/陳慶全
建造中的壩陵河大橋內部。
攝影/李貴云
而在壩陵河大橋下面的草坪上,還有一間間絕美的民宿,從竹竿窗欞向外望去,壩陵河大橋就像一枚長長的“糕點叉”,扎進遠山的“松露巧克力”。晨起推窗而立,連反射在遠處壩陵河大橋的陽光,都“支棱”了起來。用完早餐,在去往黃果樹瀑布的方向散步,道路兩旁,玉米地和果樹隨處可見,鳥鳴啁啾,小狗慵懶,一派祥和的農家田園風光。
位于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上的平塘大橋,主橋為三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橋跨布置為(249.5+550+550+249.5)米,橋梁全長2135米,橋塔采用鉆石形空間塔設計,主塔高332米,是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橋塔。這么美的橋也一定要有絕美的觀測點。“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能滿足你所有想象。
平塘大橋。
攝影/張晉銘
這個貴州首個橋旅融合觀光服務區,距離平塘特大橋只有1.3千米,是平塘大橋的最佳觀賞點。本身就像群山環抱的巨大藝術品。白色基調的綜合樓兩枚枚巨大的“子母扣”,鏤空的落地弧形玻璃,極具科幻質感,兩側的空中廊道宛如星云彗尾。
在木質第一觀景臺上,遠處的平塘大橋宛如編織群山綠色毛衣的銀針,在云霧繚繞間“穿針引線”?!疤炜罩畼颉庇^光服務還有兒童樂園和房車露營基地,可以同時???0輛房車。依山而建的星云懸崖酒店,陶土肌理的外墻,透射著當地的牙舟陶文化;半山腰上的觀星臺,游客可在葉夜間用天文望遠鏡俯瞰星河沐浴月華流光。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遠眺平塘大橋。
攝影/燕春 供圖/貴州省交通廳
“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span>1506年,觸怒大太監劉瑾“逆鱗”的王陽明,對被貶之地貴州發出了靈魂之嘆。王陽明那個年代沒有這么多飛越山谷的大橋,來到這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只能選擇翻山越嶺。王陽明如果穿越到今天,將會看到——
黔春立交橋。
攝影/陳偉紅
千隧洞穿,萬橋飛架,橋上有橋能疊羅漢,橋上還能建火車站……貴州簡直是一座“橋梁博物館”!
貴州已經建成3萬多座橋梁,幾乎囊括當今世界所有橋型,而貴州古代的橋梁文化,更是燦若煙霞。南宋嘉定年間在遵義所建的普濟橋,是貴州現存最早的橋梁,是川黔古驛道的重要樞紐;明代修建的平越直隸州的葛鏡橋,與趙州橋并肩享譽海內外,被茅以升稱贊“北有趙州橋,南有葛鏡橋”……
在貴州武陵山區、苗嶺山區和南北盤江等河谷地帶,還有頗具苗族、侗族特色的“風雨橋”,既是人們的必經要道,村頭寨尾的交通設施,又是遮風避雨納涼、迎送賓客娛樂的文旅場所。風雨橋是“世界十大不可思議橋梁”之一,涂有苗家特制的桐油,有的能做到兩三百年不腐爛損壞。
比如位于黔東南黎平縣的地坪風雨橋,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仍然保存比較完好,更神奇的是,全橋結構不用一釘一鉚,全部用穿榫銜接。橋的下部由兩排各為8根粗大的杉木穿榫連成一體。橋下面奔流的地坪河,向游客們娓娓訴說著歲月流金絮語,展現著侗族先民的智慧結晶。
貴州古代的橋梁給今人投下綿綿注腳,它們身上流淌著歷代入黔文人詩詞;葛鏡誓言“橋不成兮鏡不死”的壯志豪情;周起渭回報桑梓的動人故事;奢香女侍阿笮朵妮的美麗傳說……古代貴州橋梁天生自帶“文人氣”與厚重的歷史底蘊。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貴州橋梁人如今繼續書寫巧奪天工的現代橋梁奇跡——
位于仁懷市、桐梓縣交界的桐梓河特大橋,全長1422米,主跨達965米,主塔高208米,建成后將使兩地交通通行時間由原來的兩個半小時縮短至20分鐘,主橋為雙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是貴州金仁桐高速公路目前跨度最大、施工最難的控制性工程大橋。
位于銅仁市思南、石阡及遵義市鳳岡三縣交界處的烏江特大橋,全長1834米,主跨504米,矢高90米,主橋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斜拉扣掛最大懸臂長度237米,全橋60個節段,最大節段吊重157.8噸,施工難度系數居世界同類型橋梁前列。
位于貴州省貴定縣境內的甘溪特大橋,去年12月剛剛順利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220米。主橋跨度組合為155米、300米 、155米,300米主跨為在建同類橋型世界第一。甘溪特大橋也是貴黃高速公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安全風險等級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貴州的橋,在崇山峻嶺里鋪路,從歷史煙塵中走來;貴州橋梁人,挑戰不可能的難度,向全世界展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