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已達一億七千萬,其中痛風患者達八千萬之多,并且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長。疼痛風病率從1998年的0.34%上升到了2008年的2%。到2020年,痛風患者的數(shù)量有望達到1億。如今,痛風已成為繼糖尿病之后我國第二大代謝性疾病。
但是,對痛風的了解很不深入,普遍存在一個公式:酒+海鮮=痛風=關節(jié)痛,把痛風和單一癥狀混為一談。因為不夠了解,一般人都沒有適當?shù)膽獙Ψ椒ǎ垡娂膊≌蚰贻p人蔓延。
痛風也稱為代謝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因尿酸代謝紊亂而引起的疾病。痛風還可引起痛風石,腎結石,或急性尿酸腎病。
當前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飲酒、吃紅肉、海鮮和運動過少等都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體重過高和腰腹型肥胖也會引起痛風。
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物,約80%的尿酸來自于內(nèi)源性嘌呤代謝,20%的尿酸來自于富含嘌呤的食物。
飲食攝取嘌呤過多會增加尿酸生成,高嘌呤食物會增加痛風發(fā)生的危險,應避免高嘌呤食物,以減少尿酸生成。
痛風是什么?
體內(nèi),食物及自身代謝產(chǎn)生的嘌呤,進一步代謝成尿酸。這是痛風的根源。
一般情況下,尿酸對人體沒有負面影響,甚至有一些益處,但當尿酸分泌過多或排泄障礙時,就會引起高尿酸血癥。
該病為痛風的生理基礎。血漿中高濃度的尿酸沉積在關節(jié)內(nèi),導致炎癥,破壞關節(jié)。隨時間的累積,還會不斷堆積,形成結晶,造成關節(jié)反復疼痛甚至畸形。
除了疼痛,痛風還有什么危害?
血中尿酸含量過高會損害腎臟。尿中的酸性物質(zhì)可以通過腎臟代謝,排出體外。但是腎對廢物的處理能力有限,一旦尿酸水平超過這個限度,就會進入過載狀態(tài),從而產(chǎn)生問題。
血尿酸是高血壓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濃度每升高59.5μmol/L,高血壓的相對危險系數(shù)就會增加25%。與此同時,血尿酸水平也與中風的風險密切相關。
很明顯,痛風的危害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分布在人體的多個系統(tǒng)。這不但導致病人生活質(zhì)量下降,而且可能危及生命。而且年輕人工作繁忙,生活不規(guī)律,飲食不健康,面對痛風時毫無還手之力。
疼痛的基本征兆
痛風癥狀可分為無癥狀期、急性期、慢性期三個階段,具體癥狀各不相同。
沒有癥狀的時期。
這一階段,痛風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唯一能判斷他們是否患有痛風的指標是其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續(xù)增加或波動增加。
急性期
尤其在夜間,這一階段的痛風者經(jīng)常因腳趾、踝、膝、腕、指、肘等部位出現(xiàn)紅腫熱痛癥狀而被叫醒。
同時,在測量體溫時,這些關節(jié)的正常功能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障礙。
慢性期
此時,發(fā)病的關節(jié)會出現(xiàn)腫脹,僵硬,畸形,象石頭一樣,不對稱,大小不一。主要出現(xiàn)在耳朵的輪廓,腳趾,指間等部位。
患痛風怎么辦?
很可惜,痛風不能治愈。但只要控制得當,基本上不會影響生活。
因此,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相關癥狀,要第一時間到醫(yī)院進行救治。隨著時間的推移,復雜的事情也會隨之而來。
每天控制痛風的關鍵在于控制血尿酸的含量。
首先是要做好飲食調(diào)整。已經(jīng)患痛風或高尿酸的人,應該多吃低嘌呤食品。
還可以鍛煉身體。肥胖癥,特別是腹型肥胖癥,與高尿酸血癥密切相關,因而與痛風有關。因此,鍛煉不僅可以讓你保持良好的體形,還可以使你遠離痛風的威脅。
最終也是最基本的,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經(jīng)常喝酒、抽煙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尿酸升高,從而導致痛風加重。
食品中嘌呤含量清單。
低度嘌呤食物
食物中每100g的嘌呤低于50mg的稱為低嘌呤食物。
這種食物包括米、麥、高粱、玉米、土豆、紅薯、面條、通心粉等五種谷物。雞蛋中的蛋,鴿蛋,鵝蛋,鴨蛋,鵪鶉蛋,皮蛋等。牛奶,羊奶,馬奶,乳酪,酸奶,冰激凌等奶類食品。汽水,巧克力,可可粉,咖啡,麥乳精,果汁,茶,蜂蜜,果凍。果蔬和油脂也屬于低嘌呤類食品。
痛風病人可以吃的食物
含嘌呤食物
含有50~150mg/100g的食物嘌呤稱為中嘌呤食物。
這種食物在肉類中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蝦,蟹。黑豆,綠豆,紅豆,花豆,豌豆,菜豆,干豆,豆腐等豆制品的豆制品。筍干,黃花菜,銀耳,花生,腰果,芝麻等都屬于嘌呤類食物。
痛風病人可以稍微多吃點。
高嘌呤類食品
高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在150~500mg的食物。
攝取大量的嘌呤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如果同時有尿酸的排出量減少,還會使尿酸在血液中聚集,形成尿酸血癥。有資料表明,90%的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都是由于尿酸排泄量下降造成的。因此,高嘌呤食物會增加痛風發(fā)生的危險,應避免高嘌呤食物,以減少尿酸的產(chǎn)生。
這些食物有豆苗,黃豆芽,蘆筍,菜花,紫菜,香菇,烏魚,鯊魚,鱈魚,海鰻,動物內(nèi)臟,蚌蛤,干貝,帶魚,魚肉干,沙丁魚,蛤蜊,牡蠣,鰱魚,小魚干,烏魚皮,酵母粉,雞湯,肉湯,魚湯等等。
痛風病人不能吃(盡量不要)食物。
痛風有五大誤區(qū)。
誤解1:血尿酸高=痛風?
血尿酸升高是身體代謝出了問題,并不是說血尿酸超過正常值就一定會得痛風,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概率關系。尿酸長時間超過400umol/L,1%的患者會出現(xiàn)痛風,500umol/L以上,8%會出現(xiàn)痛風,600umol/L以上,10%會出現(xiàn)痛風。
若僅單純血尿酸升高,尚未發(fā)生痛風性關節(jié)炎,可去看內(nèi)分泌代謝科。如已發(fā)生痛風性關節(jié)炎,則需到風濕免疫科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已發(fā)病。
誤解2:果蔬隨便吃?
有些人以為,痛風只要少吃肉,隨便吃蔬菜水果,其實不然。新發(fā)現(xiàn)的痛風危險因素有: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軟飲料,果汁,富含糖的水果。
誤解3:痛風緩解后,血尿酸控制可以“放松”嗎?
疼痛風急期過后,更需要將血尿酸控制在目標值以下,以免痛風反復發(fā)作。
抑制血尿酸的藥物副作用不大,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長期服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誤解4:管好嘴可以遠離痛風嗎?
資料顯示,超過50%的痛風患者體重超標,約3/4伴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因此,單靠節(jié)食是不夠的,減肥,治療并發(fā)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劑等等都特別重要。
此外,許多患者雖然注意到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取,如海鮮、動物內(nèi)臟等,卻忽略了甜食攝取量的控制,使體重失控,痛風發(fā)作不可避免。
誤解5:得了痛風就不能吃海鮮嗎?
豆類產(chǎn)品可以降低尿酸的含量,研究發(fā)現(xiàn)海鮮并非都是高嘌呤食品。海產(chǎn)品中嘌呤含量低,如海蜇、海參等,對痛風病人影響不大。
痛風患者應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應保證在2000ml左右,這還不包括吃東西的時候喝湯和其它液體食品(如牛奶、豆?jié){等)。痛風病人最好喝白開水或淡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