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編輯:靜靜
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居民旅游意愿增強,國內旅游市場呈現穩步復蘇態勢。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國內游客達23.55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7%,較2020年同期增長153%;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為1.95萬億元,恢復至2019年的70%,較2020年增長208%。
聞旅梳理了已經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的上市旅游相關企業,與上年相比,整體情況有了顯著改善,但形式依舊較為緊張,由于國外疫情態勢嚴峻,國內局部新冠疫情時有反彈,旅游市場與疫情前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陰霾尚未完全散去的大環境下,旅游市場波折跌宕猶存,但各家旅企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積極尋求轉型與布局核心業務,為行業全面復蘇時刻準備著。
01
上市景區企業逐步回春
云南旅游持續發力
梳理已經發布的景區上市企業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及報告顯示,除桂林旅游、西安旅游、張家界、曲江文旅、西藏旅游、長白山6家虧損外,麗江股份、九華旅游、金馬游樂、三特索道、云南旅游、峨眉山A及西域旅游7家上市景區均實現扭虧為盈。
其中麗江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2億元,整體扭虧為盈。公告稱截至2020年5月22日,公司業務全部恢復營業,但在今年3月份開始正式營業的迪慶月光城英迪格酒店,產生開辦費等一次性攤銷等因素也對報告期業績有一定影響。
同樣實現盈利的九華旅游上半年營業收入達2.48億元,與上年同期增加222.52%,據公告顯示,面對旅游市場新變化,公司積極采取新策略,在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緊跟形式創新抓經營,如推進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另同樣實現扭虧為盈的金馬旅游在上半年持續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讓產品研發收入帶動企業的業績發展。
而唯一實現同比上升的云南旅游,在公告中稱其積極利用旅游全產業鏈以及旅游文化科技業務板塊的產品技術優勢,發揮旅游文化科技、旅游綜合服務以及文旅綜合體運營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同時指出國內局部疫情的反復,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公司傳統旅游業務的復蘇步伐。
上市景區虧損方面,由于張家界、桂林旅游、曲江文旅等景區旅企對于門票收入、客流量還有著較強的依賴性,所以更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且較難突破原有的營收結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幾家企業沒有實現扭虧為盈,但在業績方面都呈發展態勢。
其中西安旅游,在報告期內雖未實現盈利,但其通過整合有效資源,引入新主業,在報告期內相繼成立了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分公司、西安西旅睿德教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有效聯動傳統主業創新發展,使公司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和新的業務增長點。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隨著疫情接種工作的有序推進,各地疫情防控趨穩,加之人們對出游的意愿明顯增強,景區經濟得到一定復蘇,但局部疫情的時有發生依舊是景區企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02
上市旅企虧大于盈
中國中免有望獲年內最大IPO
與上市景區企業相比,今年上半年上市旅企整體狀態并不樂觀。在公布業績報告的8家旅企中,除中國中免、中青旅、天目湖和三湘印象外,復星旅文、眾信旅游、嶺南控股等都呈虧損態勢。
其中復星旅文虧損較為嚴重,2021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20億~21.5億元,對于該虧損,其在發布的盈利警告中表示主要由本集團度假村運營的經營虧損所致;嶺南控股雖積極展開行動自救,在疫情期間加大研發創新與市場營銷力度,推出酒店預售、超級預售等產品,但也未能扭轉虧損的局面。
在實現盈利的三家企業中,中國中免上半年凈利潤猛增484.12%,對于業績上漲原因,公布的業績公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島免稅新政效應持續凸顯,公司離島免稅業務大幅增長;同時指出受疫情影響,公司2020年同期基數較低。
實現扭虧為盈的中青旅,在預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上半年疫情及防控政策對公司旅行社、景區、整合營銷、酒店等業務產生不利影響,導致2020年上半年虧損嚴重,上年同期凈利潤為負。步入2021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觀環境、市場環境持續回暖,人員流動逐步放開,居民消費復蘇,公司景區、整合營銷等業務板塊呈現出良好態勢;而實現同向上升的三湘印象上半年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87.39%,公告顯示,業績變動原因主要是本報告期項目交房結轉收入較上期結轉收入增加,本期利潤從而相應增加。
由于2020年疫情的強烈沖擊,上市旅企尤其是旅行社受創嚴重,上半年國內游雖已在逐漸恢復中,且包含清明、五一、端午等節假日,但國內局部疫情的反彈依舊影響人們出游,旅行社整體業務并不樂觀。
近期爆發的新一輪疫情,也讓旅行社再遭波折,廣州、四川等地紛紛暫停旅行社組織跨省團隊旅游以及旅行社接待跨省旅游團隊。隨著本輪疫情的逐步控制,截止目前,山東、海南等地各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已率先恢復經營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總體來看旅行社接下來的復蘇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03
OTA平臺強勢回血
同程藝龍業績喜人
今年第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加之清明、五一及端午三個小長假的帶動,旅游市場逐漸復蘇,國內出游人次、出游距離向疫情前常態回歸。在此背景下,同程藝龍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整體業績增長十分強勁,據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同程藝龍收入37.5億元,同比增長70.1%,經調整凈利潤達6.9億元,其中今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8.1%,經調整凈利潤4億元。
途牛旅游雖尚未實現扭虧為盈,但今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虧損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縮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途牛第二季度經營現金流繼2020年第三季度后再次轉正,二季度途牛聚焦核心業務、持續提升目的地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成效顯著。
聚焦2021上半年,無論盈利還是虧損,OTA平臺都吹響了疫情常態化下復蘇的號角,也展開了關于自身更加深入的思考。接下來,挑戰還在風險猶存,OTA平臺如何掌控時代給予市場的危與機,如何結合市場做好自身的提升實現更具深層次地發展,還需持續關注。
04
中報季度報集結上陣
酒店回血還需抓住“智慧”東風
隨著旅游和商務市場的復蘇,酒店行業受到的沖擊也在逐漸減弱,通過現有上半年業績報告及第二季度財報信息可發現,上市酒店整體都呈復蘇發展勢頭。
在現已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中,萬豪國際營業收入54.65億美元,凈利潤4.11億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2.03億美元,其中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萬豪在全球范圍內可比的酒店入住率為50.8%,同比上升了32.8個百分點;而以剛需型差旅作為抵御疫情風暴重要元素的洲際酒店今年上半年成績也十分亮眼,在各國國內休閑游的帶動下,經營業績強勢回歸,集團運營利潤達1.38億美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華住集團今年第二季度實現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97.8%至人民幣131億元。公告顯示今年二季度,華住中國在營酒店業績較2020年同期增長顯著,截至2021年6月30日,日均房價較2020年同比增長38.3%,入住率較2020年同比增長13.5個百分點;RevPAR較2020年同比增長65.5%。
愛彼迎雖尚未實現盈利,但業績回暖趨勢十分明顯,在其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營收達1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00%,超出疫情前水平,較2019年同期增長10%,凈虧損較2020年及2019年同期大幅收窄,這與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旅行禁令的放寬不無關系。
上半年酒店行業呈現良好恢復趨勢,但外部環境影響依然不容忽視,疫情、洪水、臺風……但從另一方面看,種種因素的出現也加速了酒店數字化轉型,尤其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自助入住、機器人送物、零秒退房等服務,都可以有效減少人與人接觸頻次,降低病毒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風險。而跳出疫情來看,數字化、智慧化酒店也是未來酒店發展的趨勢,把握住疫情危機當中的“機遇”,擺脫傳統思維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好“數字化,智慧化”帶來的價值。
05
航空公司回暖進行中
吉祥航空營收亮眼
2021年航空業依舊受疫情影響,從2021年2月國家倡議“就地過年”開始到3月份開始的“五個一”政策等,都對航司國內客運運力及客運量造成影響,但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航空公司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航空器起降架次迅速回升,目前發布預報的三家航空公司中除國泰航空外,吉祥航空、深圳機場均呈盈利狀態。
其中吉祥航空業績十分亮眼,營業收入達到60.49億元,其公告中稱2021年雖然依舊受疫情影響,但經濟運營穩中向好,總體恢復符合預期。在報告期內,吉祥航空以上海虹橋、浦東兩場為主基地機場,以南京為輔助基地,同時不忘發展廣州基地,打造以“長三角”區域及“大灣區”為依托的航線網絡。
暫未實現盈利的國泰航空,在今年上半年公司收益158.54億港元,同比下滑42.7%,股東應占虧損75.65億元,同比收窄23.3%。其公告表示,收益下滑主要還是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上半年由于客運量下滑及貨運量下滑,導致國泰航空客運收益下滑92.8%、貨運收益下滑0.6%。
縱觀2021年上半年上市旅企的財報數據,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旅游市場整體呈現穩步復蘇狀態,國內旅游消費穩步增長,市場格局正在重構,相關企業業績狀況整體較上年同期相比有了明顯改善。但國外疫情嚴峻、國內局部疫情反彈對旅企的影響依然不容忽視,目前在疫情常態化下,各大旅企能否順利應對挑戰,實現自身的復蘇回暖,聞旅也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