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天有個人發了一組計算數據給我。
樓面地價13549,契稅415,配套費290,建安+基礎設施3000
再假定資金成本加管理費用10%,銷售費用5%,毛利潤15%
于是:
(13549+415+290+3000)*1.1*1.05/0.85=23445
再加上9%增值稅
23429*1.09=25555
再換算為套內(得房率80%計算)
25537*1.25=31944
他問我灘子口的房價該不該這么算?
現在是不是該去周邊叉一套?
我的回答是:
NO!
其一,每家開發商對待土地的態度、投入精力、運營的能力、成本、產品定位都不相同!
價格也就不同,ZF都說了,從來沒人保證你買地就必須賺。
其二,看到地王,就去隨便叉一套,這個想法很幼稚!
為什么?
01
我先給你看兩個戶型圖
(戶型圖可點擊放大查看)
左圖,是10年前一個定位還不錯的樓盤。這個戶型你猜多大?
建面171平
右圖,是近期某樓盤,定位也挺不錯。這個戶型你猜多大?
建面168平
他倆區別在哪里呢?
區別是:時代變了!需求和生活理念變了!
前者,10多年前,那時候根本不準生二胎,生了要罰款。
設計理念也因此簡單。
171㎡,三居室,夠了!
于是,這么大面積,都用在哪里了?設計師說“均攤吧”!
后者,儼然是將“別墅扁平化”真正融入到了大平層設計之中。
大橫廳,大陽臺,3.15米層高;
整套房面寬達到18米!
4個臥室,2間套房,3個全明衛生間!
滿足二胎時代,三代同堂,對一套房子的全部功能性需求!
用通俗的話說,后面這個戶型(西派時代),幾乎做到了改善型生活必需品的標準。
用西派時代自己的話說:生活,是家庭中人與人之前的化學反應,改善的意義,就是把生活過得更好一點。
(戶型示意圖)
各個功能區域面積“重新分配”,該C的地方C,該A的地方,就A。
戶型還有明顯的細節升級
比如入戶,專門設計了獨立的電梯入戶廳!讓家有了“儀式感”
比如陽臺,最寬的地方進深2米,10米長,讓你擺得下躺椅,擺得下燒烤架
甚至連淋浴房,都特意設計成能容下雙成人的空間
咳咳...試想一下,當父母老了,需要你伺候著洗澡、搓搓背,就像小時候父母給你洗澡時一樣,是不是淋浴房必須要大?
足夠的空間,裝下了父子,母女之間最珍貴的愛!
所以,我要說的第一點是:
未來的新房子,的確會比較貴,因為產品全面的升級換代了!
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應該考慮適應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改變!
從設計理念,到功能性。
10年前用諾基亞的,如今還會用嗎?早都換成蘋果了吧?哦不,是華為!
02
有人說一張戶型圖很難直觀的說明問題,就放一些圖片吧。
上面那個戶型的精裝修實景。
(實景拍攝)
這是大橫廳
大橫廳,加上一個大陽臺,帶來的效果是什么呢?
首先,還是家人之間的陪伴,為什么這么說?
有個調查數據:80-90后中,約74.4%的人平均每天陪伴伴侶的時間不足1小時,近6成的人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1.05小時。
996太忙了!
而一個很大的廳+陽臺,則能創造更多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活動空間與機會。
當你有小孩子,你就能體會我說的這一點。
(實景拍攝)
其次,在物理層面,你可以注意到,整幅的落地滑門,讓屋子采光和通風更好,包括廚房、餐廳,包括過道;
滿滿的陽光,在傳統“大豎廳”里,是無法感受到的...
在家里,可以辦一個私人派對。
同時,在裝修方面,新一代的住房,也是顛覆性升級!
比如,地暖,中央空調,逐漸成為家裝的必須品。
重慶冬天很冷,抖了幾十年,家里都要穿厚棉襖,小孩老人總感冒...
這兩年開始有些人用上了地暖,冬天舒服的不得了,但遇到一個問題:傳統的住房層高都是3米!
這是什么概念呢?同時裝上地暖、中央空調,特別是空調吊頂的地方,凈空大概只有2.5-2.6米。一個170CM的帥哥,墊腳伸手就能摸到你家天花板!這是多么的尷尬。
(實景拍攝)
所以,留出空調、地暖的設計空間很必要。
將層高提高到3.15米!
這15CM的空間,是開發商用額外的成本做的。
而高出的這15CM,不簡單,會讓房子的空間感大幅提升,心情都會因此變的開闊。
再比如衛生間
(實景拍攝)
通過設計的深化,實現了“三衛全采光”!
其目的就是滿足家庭成員的私隱性和獨立空間需求。
比如,老人起夜頻率高,冬天的夜晚,有一個在自己房里的單獨衛生間,是不是更加貼心?
又比如,家里的寶貝兒女長大了,是不是該擁有一個獨立衛生間?如果和家里的老人、客人共用一個衛生間,是否會感覺到不太方便?
五口之家,三代同堂時,你會發現三個衛生間,是那么的有必要,從上班早高峰到夜晚24小時,讓生活起居,多了一些從容。
而且,在居家智能化上,也有提前考慮。
因為隨著AI技術發展,以后電器會全部變成智能化:
鬧鐘一響,窗簾自動打開,語音機器人給你播報昨晚的時政財經要聞,天氣,還有交通情況;下班回家前,就能提前把空調調到合適的溫度...
就像上面這套精裝房,考慮到各個家庭對智能化家居不同的需求,預留了智能家居所需的線路!
廚房也是
(實景拍攝)
在廚房方面,配全套的廚房電器。(西派時代用了方太品牌)
在此基礎之上,多了很多實用的細節,比如:
配置3M凈水器,更健康
設計廚房擋水臺、可伸縮水龍頭
廚房操作臺安裝LED燈...
當你在廚房洗菜切菜的時候,水就不容易流到地上;而LED燈,在你晚上燒水、煮咖啡時,甚至是洗菜時,都有了恰到好處的照明。
除此之外,在一些裝修上,品質細節,會甩開普通住宅很多。
比如這套房,
客廳地面,用了白玉蘭格調鋪裝和三色塊方形,這種工藝,非常費事!
陽臺的地鋪,也是波打線加雙色玻化磚拼花,在陽臺邊緣,還專門設計了水槽。
(實景拍攝)
客廳背景墻用法式皮革硬包!
全屋,都貼了墻紙!
因此,這是我想表達的第二點:
10年前開CRV的,如今換成了卡宴,內飾、做工品質、動力、舒適性,已無法同日而語。
高品質的新房,設計感、精裝修、地暖、人性化細節等,全面的迭代!
03
除此之外,在社區打造、建筑外立面、服務等方面,普通住宅與高品質的新房,更沒辦法相提并論。
(意境圖)
比如,用大面積玻璃幕墻+金屬氟炭漆的外立面,外墻不易留灰,大幅改善了重慶房子外觀舊的快的現象!還增加了采光和視野。
還有園林景觀
(意境圖)
這個樓盤因為是圍合式布局的大中庭結構,對視樓棟的最小樓間距是60米,最大是90米。60米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普通洋房的樓間距的4倍。
戶均綠化面積達到了45㎡左右!45㎡又是什么概念呢?普通高層的戶均綠化面積大多在30㎡以下,這樣,就對比出了差距!
開發商把6米挑高的首層架空層,做成精裝入戶大堂,以及近1900㎡的泛會所空間。
為業主專屬的泛會所里,還會有豐富的活動空間,例如運動健身+兒童游玩+生活休閑+藝術、會客等各種功能分區,有了帶鏡子的瑜伽室,母嬰室,等等。
(意境圖)
不光人行大堂精裝,車庫也一樣的精裝標準!
因為開車的業主,特別是忙碌的業主,很少從人行入戶大堂出入,雙精裝修大堂,就是為了多一份儀式感。
于是,第三點:
高品質的新房,從建筑的外立面、園林景觀,到入戶大堂、泛會所、物業服務...已經全面的迭代。
你拿鳳姐去PK冰冰,沒法比啊!
04
基于以上幾點
樓面地價13549元/㎡的灘子口,未來,他極可能會賣出“天價”!這幾乎沒有懸念!
但是,你如果想蹭上車。
買個老房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看明白這些,其實就比較容易想明白現在該怎么辦,或者說現在適合買哪里?
灘子口和大渡口連續的猛操作,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鄰居巴濱路。
江對岸地價13000+,江這邊明顯的環境更好!性價比變得異常突出!
而以上的內容就是我看完巴濱路西派時代以后的一些體會。
最新的居住理念,上乘的品質與空間設計,漂亮的外立面!還帶豪華精裝修!
房子僅僅和江對面的地價差不多!
用一句話形容,應該是“用現在的價格,買未來的房子!”
首先,西派時代位置不錯。
(意境圖)
他距離在建的軌道5A線外河坪北站大約800米。
前面就是未來龍湖的濱江商業綜合體。
周邊還有像魚洞二?。繒熜^)、史迪威外語學校,清華中學等成熟配套。
通過三座長江大橋,與九龍半島、大渡口實現了“無縫連接”。
其次
豪宅血統純正,2007年,“西派系”樓盤誕生于北京,后來就成了高品質的代名詞。
就像在隔壁成都,西派系的房子普遍賣到了20000-40000元/㎡!建面單價哦!
在巴濱路,甚至整個南區,西派時代都是一個非常難得各方面兼具的精裝修大平層。
最小四房,總價180萬起步;能修5棟樓的地塊,卻為了提升品質感,擴大樓間距視野,只修了4棟樓!
實際上,通過以上種種,他設置了一個相當純粹的圈層!
在南區一眾樓盤里,獨樹一幟!
你想要最純粹的品質生活,西派時代成了唯一性的選擇!
05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城市也是...
從某種程度上說,伴隨著城市大更新,南區的時代,就快來了。
這里的舒適性和性價比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而隨著優質土地越來越稀缺、昂貴,好房子與普通房子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如果從實際需求出發,必然是買“更好的房子”。
讓生活過的更加精致。
而如果從保值增值角度看,更應當明確,這套房子,未來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嗎?
本文為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