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會一代傳一代。
不幸的婚姻,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著你的下一代。
這種說法,你相信嗎?
因此,為人妻為人母,我們都要明白,夫妻關系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而母子關系最終會指向別離,孩子將來會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
要是上一輩的婚姻沒有經營好,有時真會嚴重地禍害下一代。
知乎上有個提問:什么是媽寶男?
一個點贊4千多的回答是:不知道,等我回家問下我媽。
過于真實,我哭了,你們呢?
媽寶男的痛,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歷過。
我一個“被離婚”的同事,說那是“和一個老巫婆大戰幾個回合終于敗下陣來”的故事。
經過婆婆的挑撥,老公成功跟她離婚。
她也挺快活,說特感謝他的放棄。
因為多虧他這么聽媽媽的話,否則她永遠都是個小三。
嫁給媽寶男,與其說是找了老公,不如說是給自己找了個“兒子”,“新娘”成了標標準準的“新的娘”。
別說什么夫妻間的照顧、擔當和責任,就連最起碼的人格獨立,都無法做到。
這是一個怎樣的媽?又是一個怎樣的兒子?
如此引起不適的母子關系,男孩沒有察覺出絲毫不妥。
婚姻當中但凡有婆媳矛盾的,多半是因為有一個媽寶男。
他們堅信我媽是最愛我的,永遠不會害我這個理念。
他們要求自己的配偶像自己那樣服從于媽媽的意志。
這種男人算不上大奸大惡,他們一不出軌,二不家暴,甚至還挺溫柔,會關心你。
但他們那種為母命是從的精神,絕對能逼得你崩潰。
每一個媽寶男背后一定有一個惡婆婆!
查資料的時候,看見一段視頻,把我氣得不輕!
深圳一位寶寶被熱油燙傷,在兒童醫院包扎好準備回家時,寶寶的媽媽當眾被婆婆怒罵。
婆婆說:“你兒子是我孫子,我孫子、我兒子都是我的,回去就離婚,你給我滾回你家去!”
甚至數次把兒媳推倒在地。
你看,嫁給媽寶男,只有一種結果:
明明是原配,卻被排擠得像偏房,貶低得像小三,使喚得像女仆,拋棄得像備胎。
在通過很多個案的觀察中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當媽媽比較強勢的時候,分別對兒子或者女兒會有不同的影響。
曾經有一個女性的學員,媽媽是當地的一位知名企業家,擁有一個年產值上百億的企業,是個超級女強人。
第一次見到這位媽媽的時候,就感覺霸氣十足,眼神相當地凌厲,說話中氣十足,也正是因為有這份能量幫助到她的企業成長到如此的規模。
家庭的組成很奇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陽性能量與陰性能量的平衡與互補。
當一個女人是如此強大的陽性能量時,基本上能夠長久在身邊的男人就會比較多陰性的能量。如果兩個人都是非常強大的陽性能量的話,生活中總會有很多磕磕絆絆,產生矛盾與爭執的時候,陽性能量強大的人誰都想當家做主,誰都想說了算。
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大家就斗來斗去,最后的結果基本上都是以分手告終。
每一個鐵了心要婚離婚的人,都是“斷臂求生”。
面對僵死的婚姻,率先下決心要離婚的,是最先做好“斷臂”準備的人。
我知道會很痛,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留在關系里慢性自殺,眼看著自己被“婚姻的癌細胞”吞噬,不如來個痛快的,還有重生的希望。
這個時候,如果另一方不配合而使出“耗功”,這股消耗的力量,讓原本可以痛快的“砍”,不得不變成了一點一點地“鋸”,痛苦可想而知。
離婚抽筋扒皮,就是在這個消耗的過程中。
嫁給一個媽寶男,注定要收獲一段比普通人更辛苦的婚姻。
在一段婚姻里,丈夫就是妻子最大的依靠,幫她融入大家庭,為她開天辟地。
身為丈夫的男人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一個女人遠離自己的父母,舍去溫馨舒適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家庭,聽著聽不懂的方言,吃著不習慣的飯菜,還得不到丈夫的愛與幫扶,那么,她憑什么要遭這份罪?
姑娘,用了三年時間,
認清一段關系,曉得利害。
然后聽從人性中趨利避害的呼喚,
果斷離開。
沒人會說你渣。
戀愛是雙方平等的博弈。
忍讓太久的愛,就是犯賤。
媽寶再好,也是媽媽的寶。
跟一個母愛爆棚的媽媽爭她的寶寶。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別高估自己的能力,也別看輕自己的價值。
拿媽寶當愛情試金石。
只能是兩敗俱傷。
人生會遇到很多苦難,但媽寶這個苦,真的沒有必要去嘗。
媽寶是一種可怕的生物。
知道他是媽寶男之后,我跟他分手了!
「你那種情況真的很麻煩,最后受不了了,真的就只能離婚了。
我的情況比你要好一點,至少我在跟他結婚前就知道他是媽寶男了,知道他是媽寶男之后,我跟他分手了!
雖然我知道有些媽寶男的母親是好婆婆,但我無法保證我遇到的那個媽寶男的母親是好婆婆,我不敢賭,我也不想去了解和判斷,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就算媽寶男的母親是好婆婆,男人本身沒主見,也會讓我不舒服。
與其結婚后像你一樣保守男人是“媽寶男”的折磨,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結婚。
我想嫁的是有主見的男人,男人只有有主見了,才能正視婚姻,才能為妻子遮風擋雨,而這些,媽寶男是做不到的。」
有人說,父母與子女,是彼此贈予的最佳禮物,媽寶男的出現,不過是失敗家庭教育的縮影。
對面臨情感抉擇的女人而言,今天為媽寶男留下的淚,都是當初在男孩成長過程中,母親的過度干涉種下的因。
媽寶男今天的一句句“我媽說”,不過是幾十年前媽媽說的一句句“讓我來”的翻版;
媽寶男今天的一次次推卸責任、無動于衷,不過是數十年間媽媽不斷代勞的必然結果;
媽寶男今天的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不過是媽媽強勢包辦、代為選擇的影響。
這種育兒的悲劇,是時候被看到了
心理學從來都不能去“救”任何人,只能幫助大家學會“自救”,但很遺憾,這個前男友沒有任何求生欲望,所以基本可以判定他為終生巨嬰了。
當然,巨嬰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個人選擇問題,跟媽過一輩子也沒錯,只是選擇做他“伴侶”的那個人……
呃……我會為你默默祈禱。
但如果他看到這篇文章能有那么一丁點生理反應,也許還能搶救三秒。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