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要戰勝你的敵人,首先得了解敵人。想要“戰勝”頸椎病,我們就必須先了解它。以下就為大家詳細介紹6種頸椎病的分型及預后。
不同頸椎病表現不同
【病因】
多因睡眠時枕頭高度不合適或睡姿不當,頸椎轉動超過自身的可動度,或由于頸椎較長時間彎曲,一部分椎間盤組織逐漸移向伸側,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疼痛。
【癥狀】
以頸部僵硬、痛、脹及不適感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現或起床時發覺抬頭困難。約半數以上頸部活動受限,少數患者上肢可有短暫的感覺異常。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可以緩解。
此型頸椎病病程較長,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且常反復發作或時輕時重。頭部轉動時可聽到響聲。
【預后】
大多數此類的患者預后較好,只要注意加強防護,避免各種頸椎病的誘發因素,癥狀是可以消失的。反之,如果持續增加造成頸椎負荷的各種誘發因素,那么就有可能使病程延長或進一步加重。
【病因】
頸椎間盤及骨刺向頸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壓迫相應脊神經根。神經根型頸椎病多數在30歲以上發病,呈慢性經過,反復發作。
【癥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多種多樣,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根性痛:疼痛為神經根型頸椎的主要癥狀。其性質呈鉆痛或刀割樣痛,也可以是持續性隱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當咳嗽、噴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頸部過屈、過伸時均可誘發或加劇疼痛。部分患者患側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間癥狀加重,常影響睡眠。
(2)肌力減弱:部分病人由于運動神經受損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縮無力,手部活動不靈,持物不得力容易脫落。
(3)頸部僵直:棘突、棘旁或肩胛骨有壓痛。頸部、肩肌肉張力增高或痙攣。
【預后】
由于神經根受到壓迫的程度不同,影響的部位和預后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單純的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大多預后良好;如果突出后和周圍組織形成粘連,就會很難恢復,容易形成殘留癥狀;如果椎間盤突出的同時還伴有骨質增生的話,復雜的病情就會影響預后的情況,一般椎間盤突出不及早干預,拖延太久就會引起骨質增生、椎間關節紊亂,即使手術治療也很難保證效果良好。
脊髓型頸椎病是目前許多骨科大夫非常頭痛的一種頸椎病類型。因為他的影響十分嚴重,甚至可造成肢體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