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內容
世界顯然也明白,
中國人的腰桿前所未有得硬了。
但各位請不要忘記,
為了這一天,
我們付出過血淋淋的代價。
中國人明白了:
不想挨打,
必須要有先進的戰斗機!
可戰機研發是會死人的。
對戰斗機試飛員而言,
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
每一句報告都可能是遺言。
1993年,飛行員劉剛試飛戰機,
沒有任何預兆,
飛機在空中解體爆炸!
2011年,
飛行員余錦旺遭遇飛行事故,
為了將戰機飛回, 他犧牲了自己。
還有飛行員盧軍,他年紀最小,
后來說起他,每個人都忍不住哽咽:
“飛機的左機翼掉了,
發動機也掉了, 最后直接墜地,
小盧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
就直接犧牲了……”
新中國剛成立的前二十年里,
在守得和平的較量中,
后來,國內出現一本雜志,
叫《航空知識》,
我們的戰機設計師們,
什么都想過了,
就是沒有想過投降!
軍事論壇上,
有人甚至作出這樣的打算:
8架殲-8換別人1架F22,
也就是8個飛行員,
愿意犧牲自己的性命,
去給戰友創造一個,
接近對方戰機的機會。
但實際上,
用8架殲-8去換一架F22,
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美國舉辦的軍演中,
在這樣的絕望之下,
科學家們,
開始奮勇拓荒,開始披荊斬棘。
12年死磕不放棄,
總設計師宋文驄捧出四代機殲-10;
10年苦心孤詣,
總設計師楊偉捧出五代機殲-20,
13年碧血鑄劍,
總設計師王海峰,
主持下一代戰機即第六代機研制。
從抗美援朝的空戰,
到81192無法返航,
再走到今天。
近百年血淚背后,
是一代又一代熱血者的托舉。
有的人灑了血,有的人舍了命,
有的人,付出了一生,
這就是真正中國人的血性和骨氣!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