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海之中,有著一種相貌丑陋、總愛打著一個燈籠的魚,我們叫它鮟鱇魚。
因為鮟鱇魚的外貌實在是過于隨意,以至于它在人類社會頗具知名度,特別是在涉及到海洋的科幻或動畫作品之中,如果沒有鮟鱇魚的出現,總感覺少了些什么。鮟鱇魚其實是一種分布非常廣泛的魚類,而且種類繁多,已知的鮟鱇魚種類就達到了200種以上,不同種類的鮟鱇魚無論是在體型還是外貌上都有很大的差異,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相貌丑陋且都打著一盞燈籠。
不過,既然是生活在不見天日的深海,那么長成什么樣子也就無所謂了,反而是長得好看了到會憂心沒有展示的機會。其實,我們所熟悉的那種打著燈籠相貌丑陋的鮟鱇魚,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雌鮟鱇魚,雄魚與雌魚大不相同。
鮟鱇魚雖然是一種深海魚類,但有些種類也會生活在百米深度左右的海域,所以人類早就發現了鮟鱇魚的存在。
可是一直到19世紀,人類都沒有意識到一直以來所發現的鮟鱇魚其實只是雌魚而已。直到人們開始研究鮟鱇魚,才驚奇地發現,怎么所有的鮟鱇魚都是雌性呢?雄性鮟鱇魚去哪里了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當時的研究人員。后來人們才知道,人類其實從一開始就發現了雄性鮟鱇魚,只不過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它是雄性鮟鱇魚而已。在研究和捕撈鮟鱇魚的時候,經常會在鮟鱇魚活動的區域看到一種小魚,這種小魚與鮟鱇魚的身體結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體型和鮟鱇魚相差巨大。
一般的鮟鱇魚體型可以達到30厘米以上,有的種類甚至可以達到1米,而在鮟鱇魚附近發現的小魚體長只有幾毫米而已。
時間向后推移到1924年,當時在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的里根發現一條鮟鱇魚身上吸附著一條小魚,出于好奇,他對這條小魚進行了解剖研究,結果發現,這小魚就是雄性鮟鱇魚。
雌雄鮟鱇魚的外貌和體型差距如此之大,實在是令人驚訝。后來,通過研究,人們來明白,原來雄性鮟鱇魚擁有著獨特的生存策略,那就是依靠雌性鮟鱇魚,這種行為如果放在人類社會,我們會將其稱之為“吃軟飯”。在人類社會,吃軟飯通常發生在女強男弱的伴侶關系中,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雄性鮟鱇魚的軟飯吃得是理所當然,因為和雌性相比,它實在是太弱了,如果一條雄性鮟鱇魚在生命的最初時間里沒能夠找到一條雌性,那么它很可能無法生存下去,因為雄性鮟鱇魚不僅體型弱小,而且幾乎沒有在深海捕食的手段。
鮟鱇魚在深海狩獵的方式主要是誘捕,也就是以頭上的燈籠作為誘餌來吸引獵物,然后將獵物一口吞下。
可是雄性鮟鱇魚沒有會發光的燈籠,而且它弱小的身軀和嬌小的嘴巴也吞不下什么,所以雄性鮟鱇魚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找到一條雌性鮟鱇魚。當雄性鮟鱇魚在深海中找到一條雌性之后,它會毫不猶豫用牙齒咬住雌魚的腹部,掛接成功之后,不可思議的事情將會在二者之間發生。
雌魚與雄魚的生理組織將會逐步發生融合,它們的循環系統將會實現連接,也就是說從此雄魚再也不需要吃飯了,它可以直接從雌魚的體內獲取營養。融合是如何發生的,循環系統又是怎樣完美銜接的,對此,我們仍然一無所知,這種發生在兩個獨立生命之間的自然融合對于人類而言還是一個謎。
雄魚之所以能夠在茫茫深海之中發現雌魚,一是靠嗅覺,二是靠視覺,嗅覺來捕捉雌魚的氣味信息,視覺來尋找雌魚的燈籠。
可是當一條雄魚成功找到雌魚并實現融合之后,這些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身體器官都會逐漸退化,包括眼睛在內的很多身體內外器官都會發生萎縮,從此雄魚便真正成為了雌魚的一部分,不過它仍然是獨立存活的,在繁殖的季節,鮟鱇魚夫妻通過身體內部的某種交流,同時將卵子和精子排放在水中,實現體外繁育。
關于鮟鱇魚夫妻的趣事就說到這里,最后來說說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吃。鮟鱇魚別看樣貌猙獰,但味道極佳,其肉質與龍蝦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就是鮟鱇魚肝了,那個味道簡直無法形容,只能說是誰吃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