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談到“抄襲”、“模仿”,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眾泰、陸風等車企,他們對國外知名車型外觀赤裸裸地抄襲,已經引起了各界的批評,其話題已經超出汽車領域。可即便如此,仍有人為之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弱小自主品牌迅速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讓各界給予其更多寬容和時間。
不錯,有需求即有市場,也就有了生產的動力,但車企并不應當用這種方式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于車企本身來說,一味的抄襲模仿只會帶來更多負面的結果,從而使車企喪失正向前進的動力。而在眾泰陸風們之前,汽車界“抄襲、模仿”鼻祖——雙環的結局已經給出最好的啟示。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28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其中有13家企業被工信部取消了乘用車生產資質,這其中包括因“抄襲”而成名的雙環汽車。
相關資料顯示,雙環汽車曾在2004年山寨了本田汽車第二代CR-V車型,并將之命名為來寶SRV。在當時,中國車市的體量并不大,轎車市場也剛剛起步,消費者對SUV的概念還停留在“越野車”上,可即便如此,雙環來寶全國銷量在一萬兩千臺以上,平均每月銷售數量均在1000臺以上。在當時,雙環汽車也先后多次獲得了“河北省重點保護企業”、“利稅大戶”、“質量效益型企業”、“名牌產品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視知識產權為生命的日本人,將可不能自然被欺負。為此,日本本田技研將雙環汽車告上了法庭。遺憾的是,日本人本以為穩操勝券,結果告錯了地方,不僅敗訴要負擔全部的訴訟費用,還為雙環汽車帶來了6000萬的融資。但是,雙環汽車這種“罪惡的原始資本積累”并沒有讓其迅速走上汽車研發的正規化發展道路,雙環汽車始終堅持的是“必須用一種更為經濟的方法,盡一切可能整合社會上現有的汽車設計、制造和技術研發等資源為我所用”的發展道路,然而,這種道路最終限制了企業本身發展空間,從而喪失了向上發展的動力和能力。此后,先后模仿寶馬X5制造了SCEO車型,抄襲奔馳smart制造了小貴族。但是SCEO和小貴族卻沒能獲得像SRV的成功,雙環品牌影響力有限,最終月銷量僅維持在幾百臺。
其后,如此低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在雙環特有的發展道路下沒有得到改變,雙環在2010年繼續推出改款SCEO以及小貴族后,從此沉寂,而國內銷售的小貴族也在推出2012款后宣告停產。并且據媒體報道2013年后,雙環官網已經不在更新內容,售后電話也無法接通。偏居一隅、固守發展道路的雙環品牌逐漸成了僵尸企業。2012年7月份,工信部發布了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兩年的特別公示管理,特別公示期滿以后,如果還達不到合格要求的企業就要退市。建立汽車行業的退出機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的終身制,建立起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通過兼并重組來不斷地提高汽車整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此后在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對第一批特別公示企業中的14家企業公告停止生產資質。雙環、慶鈴等企業在此次公示后最終被拿掉生產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