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Tyrannosaurus
吉利控股籌劃沃爾沃上市已久,作為前者籌集資金與后者盤活業務的策略。在2016年底,沃爾沃就曾宣布通過發行優先股,從瑞典投資者處獲得50億瑞典克朗(約合37.7億元人民幣)的資本,此后沃爾沃汽車上市母公司Volvo Car AB (publ.)股比情況變為:吉利控股瑞典子公司Geely Sweden Holdings AB占99%,瑞典機構投資者占1%。
接下來有關沃爾沃IPO上市的消息不斷傳出。2018年5月份,沃爾沃被曝已由吉利選定花旗和高盛為其IPO做準備,也有說法摩根士丹利也參與到其中,吉利和沃爾沃也討論過在瑞典和香港兩地上市的事宜。
但吉利控股方面表示“在討論可能性,但未最終決策”,而沃爾沃首席執行官漢肯·薩繆爾森則宣稱,IPO是一個選項,但具體的上市計劃由母公司吉利決定。
知情人士還表示,作為沃爾沃母公司的吉利控股,一方面在汽車領域積極推進并購,另一方面也意識到沃爾沃過早上市可能無法挖掘其價值潛力。“就像是烤了一半的面包,”該人士打了個比方。
按照吉利控股預期,沃爾沃估值定在16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之間。但是7月份投資者的反饋消息顯示,沃爾沃首次公開募股估值約為120億至180億美元,和吉利的預期存在巨大差距。據悉,吉利實際上希望沃爾沃市值能夠達到300至400億美元,即市盈率(P/E ratio,股價達到年度每股盈余EPS的倍數,或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的倍數)達到10左右,或接近戴姆勒寶馬利潤的2至3倍。
對吉利來說,沃爾沃必須市值達到足夠高,才能在脫手部分股權時“收回成本”。2010年吉利控股斥資18億美元從福特手中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股權,盡管當時地方政府提供的資金貸款占據大多數比重,但最終仍是吉利承擔。
過去幾年里,吉利投入110億美元幫助沃爾沃在脫離福特之后構建技術體系。再考慮到幣值變化,即便按最新估值的180億美元,也等于未實現多大的增值。
沃爾沃8月全球和在華銷量
沃爾沃還“不夠強壯”,這是爆料者提供的重要信息。當前沃爾沃在中國市場年銷量達到10萬輛級別,距離一線豪華品牌奧迪奔馳寶馬的50萬輛級別相去甚遠。
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沃爾沃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4.5%至43,361輛,在華銷量同比攀升18.4%至11,386輛。前8個月,沃爾沃在華累計銷量上漲17.2%至82,987輛,預計全年可突破12萬輛。這也推動前8個月累計全球銷量上行14.5%至411,931輛,全年預計首次跨過60萬輛門檻。
吉利控股營收利潤大漲
至于另一條延遲IPO的理由或許更為理直氣壯,即吉利資金狀況并不緊張。“吉利銷量在爆發,獲利無數,為何非要沃爾沃IPO?”該人士表示,“吉利從來不急于讓沃爾沃上市。”
根據《每日汽車》所掌握的信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3%至1,602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大漲69.5%至149.1億元,凈利潤同比勁增55.9%至121.0億元;期末現金和等價物余額為800.8億元。總體上增長勢頭突出,持有足夠的現金。
吉利控股手里“不差錢”
業界還有一種猜測,即吉利希望在適當的時候脫手沃爾沃,畢竟已經通過聯合研發與投資,讓吉利不僅獲得了正向研發體系、提高了集團品牌形象,并且還借東風創立了領克高端品牌,將沃爾沃能夠產生的貢獻幾乎發揮到極致。如若沃爾沃不能取得更好的增長,則其市值預期或許很快就會達到峰值,之后甚至會下滑,那么吉利脫手沃爾沃、再借助持有奔馳股權繼續維持同豪華品牌的關聯,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當然,迄今吉利對放棄沃爾沃的猜測都予以了否認,更多地將安排沃爾沃上市或者放手部分股權給公開市場解讀為降低沃爾沃在財務層面對吉利的依賴,同時緩解一部分吉利控股的資金壓力。
而漢肯·薩繆爾森對于最新的IPO新聞仍然是佛系態度,表示“現在的形式對給投資者信心還并非最佳時候”,“上市需要穩定的市場環境”,最終“一切都是吉利控股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