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5億元,比上年下降了3.3%。中國雖然被譽為“世界工廠”,但長期以來,成本高企,利潤攤薄,眾多制造企業難以為繼。其實,不是制造業“活不下去”了,而是不尋求改變,不符合市場規則的的制造業“活不下去”了。 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化,中國家電企業主動求變。格力、海爾和美的這3大家電企業往智能化工廠邁進了一大步,而且也對未來做了規劃,今天小編就讓大家領略一下美的、海爾、格力的智能化工廠的風采!
面對家電行業的激烈競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速發展、日益復雜,美的集團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實現從自動化工廠向端到端互聯價值鏈的轉型升級,勞動效率提高了28%,單位成本降低了14%,訂單交付期縮短了56%,據美的工作人員介紹,美的工廠最大訂單可實現2小時內快速生產。
作為國內知名企業,海爾的創新、管理與發展一直是其他企業學習的典范,曾記得海爾老總張瑞敏在2014年接受采訪時就提出了海爾打造無人車間的計劃,2015年,海爾就做過一次參觀工廠的對外直播,透明工廠隨便看!查看有關海爾的報道,其中就提到海爾的佛山工廠徹底實現了“黑燈車間”,并且采用iMES全程訂單執行管理系統,裝配了200多個RFID、4300多個傳感器、60個設備控制器,全面實現設備與設備互聯、設備與物料互聯、設備與人的互聯。海爾正通過智能化,不斷實現“新制造模式”。
這幾年,格力電器也悄然從做家電的“空調一哥”變身為“重工業的裝備制造公司”。媒體報道,格力電器武漢工廠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提升,質量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生產效率同比提升15%以上。經過智能化改造,生產制造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年年正增長,顧客交貨期縮短30%,每年節約成本將近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