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大“第一罵手”怎么看待中國和世界 | 戰狼

中國人是什么樣的人?100多年來一起爭論不休。

1

《戰狼2》創造了中國電影新的票房高度,同時也暗示給了中國人一個不正確的觀念——中國人善戰。

為國家而戰一直是中國人的信仰,死社稷一直是中國人的追求。但與此同時,中國人更高追求是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

2

魯迅的一生都在深挖中國人的劣根,中國文化的劣根。這是魯迅的視角,因為魯迅生長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他一眼就能看出中國人身上的缺點。這和一個人照鏡子一樣,多數人在鏡子里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哪長得好看,而是哪難看。這樣的缺點與其說是鏡子照出來的,不如說是內心的自省,那面鏡子是由心而生,相由心生。

與魯迅同在北大時有一個人,他祖籍福建同安縣,生于生于英國殖民地檳榔嶼(今馬來西亞檳城),10歲的時候隨父親和一位叫布朗的英國橡膠商人來到了蘇格蘭,并認布朗為干爹。

干爹告訴他:“現在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想侵略中國,所以那些國家的學者都在努力鉆研中國文化;希望你日后也能為自己的國家學好中西文化!”

1870年,14歲的他被送到德國學習科學。后回到英國,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臘文,并于1873年考入愛丁堡大學文學院攻讀西方文學專業,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又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獲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后來又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法學等等。

1880年,他結束自己14年的求學歷程返回馬來西亞檳城,這時他23歲。

1881年他在馬來西亞遇到了一位洋務派的中國外交官——馬建忠。

馬建忠告訴他有一個地方叫中國,那里有不一樣的文化,那里是你的故鄉。

這時候的他滿身掛著“西洋鏡”,他透過“西洋鏡”來看待這個世界,他與馬建忠談了三天三夜,他發現看世界還有另一面鏡子——“中國鏡”。

對他來說中國是一個未知的社會,那面“中國鏡”像魔鏡一樣吸引他。他辭去了殖民政府職務,開始學習中國文化。

那一年魯迅剛剛出生。

1883年,他開始在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發表題為“中國學”的文章,宣揚中國文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幾年里,他還將《論語》、《中庸》譯成英文,相繼在海外刊載和印行。后來又翻譯了《大學》。

1885年,他來到了中國,被湖廣總督張之洞委任為“洋文案”(即外文秘書)。1893年張之洞在武漢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他任英語教習。他的課非常受學生歡迎,成為自強學堂一代名師。

1908年宣統即位,他出任外交部侍郎(外交部副部長),1910年,他辭去外交部職務,赴上海任南洋公學(上海交大的前身)教務長。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辭去公職,1915年到北京大學任教授,主講英國文學。

這一年他用英文寫了一本書叫《春秋大義》,《春秋大義》是中文譯名,英文名叫《中國人的精神》。

這個人叫辜鴻銘,被稱為“清末怪杰”、北大“第一罵手”、“辜瘋子”。

3

北大是前身是清朝官辦的京師大學堂,是光緒帝戊戌變法的唯一留下來的成果。

那時的北大既有前清的翰林,也有流洋的歸來的教授,東西方的文化開始在這里沖撞。沖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罵,但誰也罵不過辜鴻銘,因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得過13個博士學位,又是國學的大師。你用什么語言、什么方式罵他,他都聽得懂,他都能和你罵。

正是這樣的沖撞和對罵,才使1916年出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想出了北大的校訓:“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之義”。

不自由不包容北大就辦不下去,現在聽了高大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當時實屬無奈。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辜鴻銘寫了《中國人的精神》。

該書出版后,在西方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先后被譯為德語、法語、日語、漢語等多種語言,并被多次再版。尤其是在德國,掀起數十年的辜鴻銘熱。

有學者指出,該書是東西方文化比較的早期代表作品。該書探尋中國文化思想精髓,在新文化運動前期,西風東漸之時,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該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捍衛。

辜鴻銘認為,要估價一種文明,必須看它 “能夠生產什么樣子的人,什么樣的男人和女人”。

他獨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必須是深刻的、博大的和簡樸的”,因為“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刻、博大和簡樸”,此外還要有“靈性”。

辜鴻銘從這一獨特的視角出發,把中國人和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進行了對比,凸顯出中國人的特征:中國人深刻(depth),博大(broadness)、簡樸(simplicity)并具有靈性(delicacy)。

辜鴻銘在北大任英國文學系的主任,陳獨秀是中文系主任,李大釗是圖書館館長,楊昌濟(楊開慧的父親)是論理學系教授。問“明天會好嗎?”的“梁瘋子”的兒子梁漱溟是哲學系教授。

辜鴻銘出版《中國人的精神》六年后,梁漱溟也寫了一本東西方文化比較的書——《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梁漱溟從只一個視角來看待中西方文化。

他將中、西、印文化概括為三種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是征服自然、改造環境的路向,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為其根本精神的。

他還認為,“文化三路向”分別對應了“對物、對人、對己”的“人生三大問題”,而這三大問題對于人類整體而言,有一個必須遵循的次第順序,即首先解決對物的問題,然后是對人的問題,最后才是對己的問題。

這是100年前中國文人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從這里面我們看不到狼性。

對狼性崇尚的一部作品是姜戎2004年出版的《狼圖騰》,《狼圖騰》是一部有爭議的作品,其實也沒有什么可爭的,因為以狼為圖騰的是蒙古人,并非中華民族。也有蒙古學者說狼也不是他們的圖騰。

4

最后聊聊北大“第一罵手”的軼事。

辜鴻銘在英國街頭故意倒拿報紙,有英國人看見,大笑著說:“看這個中國人多笨,報紙都拿倒了,還假裝懂英文。”辜就回嘴說:“你們英文太簡單,拿正著讀,顯不出本事。”然后熟練地倒讀報紙,一口地道的倫敦腔,把英國人都驚呆了。

辜鴻銘與一個外國人見面時,正好在準備供品,叩頭祭祖。外國人嘲笑說:“這樣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飯菜了嗎?”辜鴻銘馬上反唇相譏:“你們在先人墓地擺上鮮花,他們就能聞到花的香味了嗎?”

慈禧太后過生日,他當眾脫口而出的“賀詩”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人稱“辜瘋子”。他總是梳著辮子,走進教室,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聞聽此言,狂傲的北大學生一片靜默。(這一段被拍到了《建黨大業》里)

關于辮子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年,張勛過生日,辜鴻銘送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荷盡已無擎雨蓋;”下聯是:“殘菊猶有傲霜枝。”事后,辜鴻銘故作神秘地問胡適,這副對聯有什么含意。胡適笑答:“‘殘菊猶有傲霜枝’,當然是指張大帥和您老的辮子了。但不知‘擎雨蓋’是指什么?”辜鴻銘答:“‘擎雨蓋’就是清朝的大帽子。”于是兩人大笑。

辜鴻銘自稱“一生四洋”,即“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

辜鴻銘娶的妻子叫淑姑,是中國人。淑姑去世后,又娶了日本人吉田貞子為妻。

辜鴻銘很主張男人要娶小老婆,認為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他說男人是茶壺,女人是茶杯,一個茶壺肯定要配幾個茶杯,總不能一個茶杯配幾個茶壺。

徐志摩結婚時,他的妻子陸小曼曾對他說:“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壺的比喻來當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壺,乃是我的牙刷,茶壺可以公開用,牙刷是不能公開用的!”

識物、識人、識己,識己最難,經常會跑偏。不知道今天為什么中國人都崇尚狼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辜鴻銘:中華文化堅定的捍衛者,褒貶兩重天,心中的孤獨,誰懂?
一代狂儒辜鴻銘:天才級混血兒學霸,10年攻讀13個博士學位
辜鴻銘尊孔崇儒的驚人之論
留辮子,納小妾,聞女人腳,他憑什么被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名家欣賞】辜鴻銘書法:菊殘猶有傲霜枝
混血狂儒辜鴻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吉林市| 军事| 二连浩特市| 墨竹工卡县| 北宁市| 利川市| 黄平县| 青铜峡市| 秦皇岛市| 托克逊县| 阿尔山市| 姜堰市| 东山县| 平阴县| 若羌县| 泉州市| 永福县| 横峰县| 灵丘县| 理塘县| 武城县| 夹江县| 陇南市| 晋宁县| 甘南县| 昆明市| 宿迁市| 延庆县| 镇赉县| 讷河市| 怀来县| 思茅市| 海伦市| 永新县| 汉源县| 思南县| 监利县| 瑞昌市| 辽宁省|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