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真假“花木蘭”


1

昨天我們聊了聊正在上映的美國迪士尼真人秀大片《花木蘭》,有朋友問我,歷史上有沒有這樣一個女英雄。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沒有。因為花木蘭這個形象是通過文學作品流傳下來的,虛構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手段。

通過《木蘭辭》或叫《木蘭詩》的傳誦,花木蘭的形象在中國社會廣為人知。北宋年間山東鄆州須城有個讀書人叫郭茂倩,他把漢朝、魏晉、南北朝時的民歌精華以及先秦至唐末廣為流傳民謠,一共5000多首搜集在一起,匯編成一本書叫《樂府詩集》,民歌《木蘭辭》被選入其中,并把它歸入南北朝時北朝的民歌。

《木蘭辭》被選入初中教材之后要求背誦,因為是民歌,也比較好背。

我上學時就有疑問,為什么詩里有“可汗大點兵”,又有“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后面又說“可汗問所欲”,天子和可汗是不是一個人,為什么天子又叫可汗呢?

當時老師的解釋是,忽必烈即是元朝天子,又是蒙古可汗,這樣叫也是正常的。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漢人不是會管忽必烈叫可汗的,所以花木蘭是不是少數(shù)民族呢?這只是我當時的一個疑問。

如果說這是一支流傳在北方游牧民族中的民歌,詩里又出現(xiàn)了“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很明顯,花木蘭生活的地域是黃江流域,并不是塞北。也就是說,她不是少數(shù)民族。

也正是這幾句里的地名——黑山、燕山,后人考證,在公元429年的北魏與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柔然有一戰(zhàn),正史《魏書·世祖紀上》對于這場戰(zhàn)役有記載,行軍的線路也是從黑山到燕山,所以認定這是一首流傳于北魏的民歌。

2

但我們也知道北魏也是一個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北魏拓跋氏建立中原政權之后漢化,后來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東魏和西魏又演化為北齊和北周,之后北周滅了北齊,由北周貴族建立了隋唐政權。所以,隋朝楊氏、唐朝李氏都是有鮮卑血統(tǒng)的。

再有就是,歷史上我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也總是讓大家頭痛,他們總來打漢族,這才修長城,這是古代人的頭痛。現(xiàn)代人也頭痛,挺不清楚都叫啥,匈奴、東胡、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之間都是個啥關系。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北方,主要就是現(xiàn)在內外蒙古地區(qū)就有兩個比較大的游牧民族,比較強大的占據(jù)西部地區(qū)的叫匈奴,另一支勢力比較小的占據(jù)東部的叫東胡。

等發(fā)展到秦朝,匈奴越來越強大,要不秦始皇也不會修長城,把原來各國的長城都連起來。同時,匈奴的強大也壓縮東胡的生存空間,外部有壓力內部就會分裂,東胡分裂成了北部的鮮卑和南部的烏桓。

漢朝時期出了個牛人,就是漢武帝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死磕,匈奴內部也發(fā)生了分裂,分成了南、北匈奴。北匈奴西遷,進入了中東地帶,南匈奴歸服了大漢。這時烏桓幾乎也被滅掉,而在東北的鮮卑一下子就有了生存空間,開始在草原上擴張。

正好在東漢末年,中原政權勢力變弱,內戰(zhàn)不斷,出現(xiàn)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鮮卑勢力趁機壯大自己,變得異常強大。畢竟中原內亂顧及不了他們,匈奴幾乎被鮮卑消滅,東北的烏桓被曹操滅了,鮮卑一支獨大。從晉朝到后來的五胡亂華時期,鮮卑分成了東、北、西三大部落。

北鮮卑就是拓跋鮮卑,后來建立了中原北方政權北魏。在西鮮卑和東鮮卑中最有地位的是鮮卑貴族慕容氏,西鮮卑在慕容氏的帶領下跑到青海東部安營扎寨,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渾。后來參與晉朝之后的五胡亂華,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北燕等政權。東鮮卑在五胡亂華中也逐步進入了中原,并與漢族及其他各族相融合了。

這樣北方草原又出現(xiàn)了空間,原屬于鮮卑拓跋部的柔然部落開始興起,北魏入主中原時實行漢化,有一批不想漢化的鮮卑也回到了北方草原,加入了柔然部落。這樣,原來的小柔然也就闖蕩成了大柔然,并跟原來的主人死磕。

據(jù)說花木蘭的這個故事就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北征柔然時發(fā)生的,這個時候北魏還沒有南遷,主要在內蒙和山西大同一帶,這一帶確實離黃河、燕山都不遠。當然,這時的拓跋珪既可以叫天子,也可以叫大汗。如果是這樣,花木蘭也是鮮卑族女英雄。

3

這個故事到唐代就比較流行了。白居易寫過七言絕句《戲題木蘭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

素艷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tài),

木蘭曾作女郎來。

并且在唐朝就有人為花木蘭修了廟,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七言絕句《題木蘭廟》。

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

夢里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白居易和杜牧都屬于中唐之后的詩人,那時盛唐已不在了。而在隋朝初年,在日益壯大的柔然部落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部落叫突厥,發(fā)源于西北的突厥部落日益壯大,到了盛唐的時候突厥消滅了柔然,占領了整個北方草原,并不斷向南進攻大唐。這才有了大唐不斷地向西、向北的用兵,逐步控制北方,建立了都護府。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唐的國力衰落,內外矛盾促成了安史之亂。但到了中唐之后,也就是唐玄宗安史之亂之后,北方的回鶻又開始發(fā)展壯大,并在原來的突厥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部落叫契丹,到了宋契丹做大。契丹之后又有了女真、蒙古、滿。

那么,我們可以從中晚唐詩人白居易和杜牧的詩里看出,他們寫的花木蘭一定不是北魏的鮮卑族女子,他們是當漢族英雄寫的。那就是說,這個花木蘭參的是大唐的軍,抗擊的是北方的突厥。剛好,唐初實行的也是府兵制,北方有大量的軍戶,再有就是《木蘭詩》里出現(xiàn)了南市、北市、東市、西市,這也是唐朝的事兒,北魏時還沒有這樣分,也沒有這個管理能力。

3

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抗擊的是匈奴,那是漢朝的事兒,今年的真人版里抗擊是柔然,這是根據(jù)北魏說而來的。

原作《木蘭辭》里并沒有說明木蘭的姓氏、所處年代、籍貫等信息,歷史上也沒有正史記載她的事跡,只是由詩歌、民間戲曲以及明清后的地方縣志記載有這么個人,這么個事兒,逐漸發(fā)展成為民間耳熟能詳?shù)墓糯詮能姷拇砣宋铩?/p>

臺灣有個民俗學學者叫張覺明,在他的《木蘭史研究:故里、姓氏、時代、生平考》一文中整理出木蘭生世,姓氏有魏姓說、木姓說、木蘭姓說、穆姓說、仆姓說、花姓說、朱姓說,年代有漢朝說、三國說、晉朝說、北魏說、南朝梁說、隋朝說、唐朝說,故里有河南虞城說、安徽亳州說、亳州譙城說、河南宋州說、內蒙古和林格爾說、內蒙古包頭說、陜西延安說、甘肅武威說、山東任城說、河北完縣說、河北新河說、湖北黃陂說等。沒有辦法下定論,她是哪個朝代、哪個地方、姓什么的人沒人知道。

我們現(xiàn)在說花木蘭姓花,是來自明代文學家、畫家、明代三大才之一的徐渭將《木蘭辭》改編的《雌木蘭替父從軍》劇本。

女主角在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吾父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

這個劇本的說法就被逐步被大眾接受,并改編成了不同的地方戲,比如河南豫劇中的經典曲目《誰說女子不如男》

迪士尼的電影也采用了徐渭編劇本的姓氏和她父親的姓名,不過花木蘭從軍的名卻不一樣,動畫版里叫花平,真人版里叫花軍。

花木蘭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另外三位是樊梨花、穆桂英、梁紅玉。這里面梁紅玉是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有其人其事,樊梨花、穆桂英也都是戲劇里的人物。也有人說,明史也有記載元末時有個叫韓貞的女子,也女扮男裝從軍,徐謂大概是根本韓貞和《木蘭辭》寫出了劇本《雌木蘭替父從軍》。

其實有沒有史實也沒有多大意義,不過花木蘭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中華民族史的本身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這種融合大多是通過戰(zhàn)爭來完成的。在這個民族的融合過程中很難講誰是忠、誰是奸;誰正義、誰邪惡。

真人版《花木蘭》里的士兵向三大美德“忠、勇、真”宣誓,并突出了“真”。在動畫版里女扮男裝是對皇帝的不“忠”,在真人版里這是做人的不“真”,后來又加了一個“孝”,批判電影的人都說后加進來的這個“孝”太假。可以看出,迪士尼在價值觀上是有意向我們靠攏的,這就是商業(yè),商業(yè)圖的是利。

只不過,它不知道的是,無論“真”還是“孝”在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好像都不太重要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花木蘭是哪朝人,為何稱呼天子為可汗?可汗是敵是君?
《木蘭辭》中花木蘭效忠的可汗到底是誰?說出來別不信
花木蘭到底是不是漢族人?有哪些歷史依據(jù)?
木蘭辭的可汗是誰?是歷史上的哪個可汗?
《木蘭辭》中征伐的對象——柔然汗國,竟然和北魏同源
白匈奴,柔然,突厥之間的三角關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武隆县| 任丘市| 克拉玛依市| 开封市| 卢龙县| 美姑县| 阿巴嘎旗| 武宣县| 建阳市| 韶关市| 湟中县| 昆山市| 靖西县| 孟连| 平阴县| 稻城县| 壶关县| 云霄县| 南岸区| 二连浩特市| 鹤峰县| 水富县| 民乐县| 页游| 海淀区| 准格尔旗| 奉贤区| 来安县| 通城县| 贵港市| 武定县| 保山市| 万源市| 自贡市| 天等县| 霞浦县| 扶余县| 望都县| 渭源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