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因為了按英美的學年算是“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今年參加排名的大學有1662所,分別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有97所大學入圍,歷史最高。
如果算上港澳臺一共147所高校入圍了榜單。臺灣42所,差不多是大陸的一半,香港6所,澳門2所。
把港澳臺都算上,中國排世界第二,美國第一,一共有183所入圍,是大陸的兩倍。其次是日本110所,英國101所。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并列排行榜第16名,雙雙列亞洲第1位。
報道稱,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處于亞洲領跑地位。這是首次中國兩所大學進入前20名,也是亞洲國家迄今為止的大學最高排名,堪稱歷史性突破。
去年清華是排名20,北大是23。
今年共有10 所高校躋身前 200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第16,復旦第60,浙大第75,上海交大第84,中科大第88,南京大學第105,武漢大學第157,南科大第162,華中科技大第181。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官網的報道是:《2022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結果揭曉》。圍繞新冠病毒發表高影響力研究的大學排名大幅提升,而中國高校收獲頗豐。
“對比2021年和2022年的排名,有19所高校在發表新冠病毒相關醫學論文后引文影響得分顯著上升。這些高校中有11所位于中國大陸地區,一所位于臺灣地區,另一所位于香港地區。因此,中國大陸目前排名前200位的高校數量為10所,與荷蘭并列第5位(去年為第7位),超過了加拿大在前200位中的高校數量。”
排名前200內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57所;其次是英國28所,第三的是德國22所,第四的是澳大利亞12所,并列第四的是我們和荷蘭10所。再后面是加拿大、瑞士各7所,韓國6所,法國、中國香港、瑞典各5所。日本只有2所大學進入前200,其中東京大學排在第35名,較上次上升了一個名次,京都大學則排在第61名。
光明日報報道:《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發布 日本僅兩所大學進入前200名 》
2
泰晤士高等教育是一份英國出版的高等教育報刊。這個刊物1971年以前屬于英國《泰晤士報》的一部分,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從2004年開始泰晤士高等教育和英國QS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共同發布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稱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
QS公司是英國一家專門負責教育及升學就業的組織,成立于1990年。QS為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項服務,并提供海外留學的指引。算是教育和就業的中介公司。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推出之后,泰晤士高等教育行情看漲。2005年10月《泰晤士報》老板魯伯特·默多克(鄧文迪前老公)以2.35億英鎊的價格把它出售給了一家私募基金公司。
泰晤士高等教育與QS合作了5年,2009年散伙,分別推出了自己的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則與英國路透社(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之一)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排名系統——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QS則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導報、朝鮮日報(韓國)、英國太陽報及愛思唯爾出版社(世界上最大的醫學與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合作,發布QS世界大學排名。
近期,泰晤士高等教育也開始與愛思唯爾出版社合作。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教學、研究、論文引用、國際化、經濟收入等5個范疇共計13個指標。
不過,“論文引用率”比重過高一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被詬病的一點,論文引用率的比重占了32%。
3
還有一點被詬病的就是經濟收入,就是看你能不能掙錢,表面看這個比重只占了2.5%,但在教學投入、校園環境投入也都在其中。
有一點是,西方的好大學大部分是私立,政府的投入自然算收入,也就列到了收入這塊。你比如這次列前十的大學英國2所,美國8所。
英國的牛津、劍橋是公立的,但想從國會拿錢也十分困難,美國的八所中只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州立公辦大學,其他七所都是私立大學。這樣的學校政府投入自然是收入。
不過,我們就不一樣了,都公辦年年有預算。
今天,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界面新聞就報道《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來了!清華北大創歷史,收入均超90%A股上市公司》。
報道說:身為中國排名最高的前兩所高等院校,同時擁有“中國最高學府”之稱的清華和北大,到底有多牛?
據北京大學公布的數據顯示,其2021年收入總預算為221.3億元,較2020年增加近30億元,包括上年結轉的53.2億元。此外,清華大學公布的2021年收支總預算為317.3億元,比前一年增加6.5億元,除去上年結轉88.5億元,本年收入預算高達228.8億元。
總預算是啥呢?財政撥款。去年還因為清華、北大的財政預算太高而被社會質疑,其他高校更是滿肚子的氣沒處發。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8月,清華PK北大上了熱搜。這次倒不是清華和北大在學術方面進行PK,而是在校辦企業破產方面進行PK,前段時間“北大方正”陷入了債務危機,而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清華紫光”也因為債務到期未能按時償還,被微商銀行起訴了。
清華紫光集團2020年凈利潤負45.44億元,集團負債規模高達2000多億元,7年半的時間,債務擴張了44倍,截止2021年6月末,已有6只債券產生違約。
北大方正集團十分龐大,共有7家一級子公司和13家二級子公司,其中包括方正證券、中國高科、北大醫藥、方正科技等六家A股上市公司。但也是債臺高筑債務規模早就超了3000億,從去年就開始出現了多次的債務違約,正在破產的路上。
不過產業這塊肯定不能算是大學的,那么,大學的經濟收入怎么算呢?
當然,美國那些常春滕名校都是靠富翁贊助和用學校基金去投資掙錢,我們國內這種自然就財政預算,所以這個榜單上中國大學的排名,可以比對他們的年度預算。
4
今年新晉世界前200強的中國大學分別為武漢大學(第 157 名)、南方科技大學(第 162 名)和華中科技大學(第 181 名)。主要原因是論文得了分。
不過今年在排名規則中,有一個特殊情況,據泰晤士官方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在這一年持續蔓延,本年度排名反映了高校在了解和應對新冠肺炎危機方面的重要作用,因為很多高校在新冠肺炎重點研究方面的引文分數大幅提升。
受此影響,中國內陸有11所高校引文分數出現了提升。
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第 181 位)、南方醫科大學(第 401-500 位)、首都醫科大學(第 501-600 位)和溫州醫科大學(第 601-800 位)的排名均至少上升了兩個區間。
今年中國內陸有8所進入1662所排行榜,廣州大學、東華大學、青島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成都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上海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不過,這個排名就那么一排,別當真。就和胡潤這個英國人在中國排富豪榜一樣,主要是為了盈利。
你比如,今年溫州大學、溫州科技大學都排在了600-800的位置上,遠遠高于排在1000-1200位置上的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