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答這一疑惑,英國紀錄片《食物情報組》訪問請教一些學者專家,甚至還到荷蘭羅森達爾,對益生元進行了追蹤了解。
1、益生元是什么?人體腸道細菌數量大約有100萬億個,形狀各異,有圓形的,也有桿狀的。各種細菌種類不同,按對人體的作用來分,可分為有益菌,壞菌和中性細菌。 益生菌本身是活菌群,人體需要它們幫助消化,制造維他命和促進免疫系統。 益生元為人體消化道的益生菌提供養分,可以促進人體內現有益菌的生長。
2、益生元和益生菌有什么區別?益生元和益生菌有著本質的區別。 益生元就像益生菌肥料;而益生菌就是細菌。 益生元其實是一種纖維,一種性質特別的纖維。它可以經過消化,供腸道的細菌攝取。 吃下益生元時,并沒有吃下細菌,而是吃下身體中現有細菌的食物,所以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性質確實不同。
3、什么是菊糖,為什么它是益生元產品的重要材料?很多益生元產品的成分表上有一個相同材料——菊糖。
菊糖是人體無法消化的纖維,不會被胃部分解,可進入下消化道。菊糖發酵后可做益菌養分。 菊糖來自菊苣。很多人知道菊苣葉可做沙律,而它的根部可以用來做咖啡替代品。
菊苣根部有五分之一是菊糖。人的肉眼看不見菊糖,菊糖就在菊苣根部的細胞里面。直接嘗一口菊苣,并不能嘗到菊糖,但是能嘗到菊苣根部是苦的。 從菊苣根到菊糖還需要經過處理:首先要將菊苣根切片;切片后要加水,讓切好的菊苣根片在水中浸上幾個小時;然后要風干和提煉;最后才能制成白色粉末。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菊糖來自菊苣,那為什么不直接吃菊苣呢? 原來一粒益生元的纖維,等于整整10條菊苣根部的纖維。
此外,菊糖有一個特點,當菊糖在人的大腸發酵時,就會想放屁,簡直無法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