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腸道菌群有兩種途徑,即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益生元與益生菌都會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但影響的方式完全不同。益生元(Prebiotics)與益生菌(Probiotics)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實他們有本質上的區別:益生元作用于本已存在于腸內的菌群,而益生菌是外部添加的細菌。
何謂益生元?
益生元它是一種膳食補充劑。通過選擇性的刺激一種或幾種菌落中細菌的生長與活性,對寄主產生有益的影響,從而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常見益生元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尤其是菊粉里含有的菊粉多糖,更被稱為生命黃金元。目前已知菊粉是最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素。
何謂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種對我們身體健康有益的好細菌,可改善宿主腸道微生態平衡和增強健康。目前常用的益生菌主要有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兩種,是可以產生乳酸的腸道菌。
除了這點區別,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成分上的不同
益生菌是有生物活性的細菌,益生元主要是無生物活性的糖類物質。
益生元主要是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的低聚糖類。通俗來講,益生元是不能直接被宿主消化吸收,而是維持益生菌的“養料”, 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或者說是益生菌的專享食物。益生元能夠被腸道內有益細菌分解吸收,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繁殖。
益生菌即有益菌,簡單來講,益生菌是指對人和動物有益的細菌。益生菌通過調理腸道菌群,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想要腸道有益菌生長,就要給有益菌多吃食物,才能壯大。
2、作用方式不同
益生元是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從而發揮間接作用,益生菌是直接作用。
益生元主要是低聚糖,是以未經消化的形式進入胃腸道,通過降低PH值,促進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間接地促進胃腸道健康和營養素的吸收。
益生菌是外源細菌,作用更直接。但是,它有較明顯的針對性,即針對不同的病因及體質,添加不同的菌種,如雙歧桿菌對胃腸道疾病有顯著功效等。
3、受胃酸環境的影響不同
在胃部強酸性的環境下,益生菌作為添加的外來細菌,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胃酸的破壞,只有活著進入胃腸道的有益菌才能發揮功效;而益生元只是一種糖類,而不是生物,不存在存活率的問題。
4、免疫系統識別影響
免疫系統對于由外部而來的益生菌有識別的過程,當外部添加益生菌時,不同體質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而對于益生元來說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要長期調養腸胃的話,建議選擇不會產生免疫反應的益生元。
什么情況下,我們需要補充益生菌呢?
便秘、腹瀉、服用抗生素、飲食結構不合理,膳食纖維攝入少、出現濕疹等過敏性疾病、抵抗力差,經常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胃潰瘍等。
什么情況下需要補充益生元呢?
1、青少年時期容易暴飲暴食,也容易偏食和厭食,正值成長發育黃金階段,此時必須補充營養豐富的食物,若適當補充益生元,可鞏固胃腸道功能。
2、現代人交際應酬多,精神壓力大,喜好“三高”的快餐和垃圾食品,頻繁夜生活而造成睡眠不足,加上飲食不均衡,極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形成胃腸疾病。此時應該補充益生元,尤其有習慣性便秘者更應及時補充調理,而且要調整好心態,不能急于求成,立竿見影。
3、人一旦進入老年期,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也隨之減弱,胃腸動力不足,所以導致糞便形成時間過長,糞便內水分被過度吸收,造成便秘;還會導致解毒功能下降,不僅增加肝臟的負擔,而且如果進入循環系統,就會導致其他重要器官受損,造成全身慢性中毒,引發慢性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此外,腸道內有益菌的大量流失,也加速了機體的衰老。此時,需每天堅持補充益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