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兩個名詞——班主任和家長——就像毒瘡和炸彈,哪個爆發了,作為目標的孩子都禁受不起。
巧的是,我今天上午也剛好在朋友圈吐槽老師與家長的渣:
最無能的老師,才會事無巨細都向家長告狀,更有甚者,順帶無休止的抱怨和指責家長。抱怨和指責家長并不能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頂多讓家長真切感受到『老師也不過如此』。跟老師隨意貶低自己孩子的家長,同樣不稱職。這樣的老師配這樣的家長,孩子遭了殃。你怎么看?
新聞里的家長,已經不是語言上的『貶孩子』,而是上升到『暴力貶』——扇孩子耳光。
這種家長一個『渣』字早已無法標簽他們,孩子遇到這種家長是人生大不幸。
有人會說,攤上熊孩子誰都沒辦法。我只想說,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在他爹媽啪啪啪的時候就會被注定為熊孩子。
熊孩子背后一定有比孩子還熊的父母,甚至背后除了熊父母之外,還有熊祖父母和熊外祖父母的多重加持。
不信,你去鄰里小區和新聞里看看。
關于渣老師的新聞很容易成為熱點,這讓好老師莫名背鍋。時間久了,好老師的積極性還會依然如故嗎?
正在讀錢穆《中國歷史精神》,在《中國歷史上的教育》一章,有這樣一段話:
中國今天還是只知有單型的一條線的短暫時期中的教育。在政府的意想中,只知有國民教育的重要。但在社會人心的實際反映上,卻是一種個人主義自由競賽的機會教育在鼓蕩。中國人進小學,進中學,都是別有用心,都想借了國家教育的機會,來爬上他們個人自由教育的前程,趨向求知識、謀職業的道路去各自奔競。如是則使人生只有斗爭,只有分離。而社會上也只有聰明強壯的成功,不管愚笨病弱的失敗。盡他們痛苦,怨恨,忌刻和反抗,教育是不負責任的。于是中國的現代教育,不僅不見有成效,還更發生了許多反作用。
錢穆先生此番灼見發表在差不多70年前,仔細讀一讀,仔細品味一下,就像在9.18這個值得銘記的國恥日里,剛剛聽完錢先生一場關于『教育』的演講。
為又一個死在渣老師和渣家長雙人四手里的孩子默哀。
2020年9月18日
雨中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