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
讓孩子們的寒假提前了
但是考試也提前了
對于成績好的“學霸”們來說倒是無所謂
但是對于習慣臨時抱否腳的“學渣”們來說
可能就要“裸考”了
近幾天,學生們的期末成績也該出來了
群里家長們也討論的熱火朝天!
通過家長們,小編了解到振興花園學校雙語教學的辦學成果還是不錯的,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能考出這樣的成績還是很值得的!
據小編了解,
教育局規定成績是不對外公布的,
所以想知道成績的家長需要去咨詢相關老師哦!
其實,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就是給家長的一個關于學習的交代,是孩子一個學期學習的成果?,F實中,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幾乎沒有。
不管孩子最后的考試成績有沒有達到預期,家長們還是要做好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那么,家長們如何回應孩子考的好與不好?
1、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物質獎勵(如給孩子買一套她很久就喜歡的圖畫書)和精神獎勵(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吻)。
雖然孩子是為自己學習,但好成績意味著付出了努力,這種努力值得獎勵。同時獎勵要在合理范圍內,不宜用物質刺激來誘導孩子養成利益驅動的心理。
2、幫助孩子進一步優化學習方法。問問看:同樣的分數,和別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呢?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復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后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
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復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復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復利于記憶,所以采用零碎時間分散復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分數不理想,怎么解氣怎么說:“榆木疙瘩腦袋!”“一樣的腦袋,你怎么就這么笨!”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這些諷刺,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北砻嫔峡此麄儗Ω改傅闹S刺、挖苦無動于衷,其實這種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我說什么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提示
同城家長圈